五味能养五脏亦能伤五脏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七十。(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我们先看原文:“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味伤形,气伤精”,这个地方讲的是如果是太过的话——这里边讲的是病态了,就是精气是怎么损伤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气和味要是太过就容易伤形和精。(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素问注证发微》注解为:“夫味归形而形食味,则凡物之味,因所以养形也。然味或太过,是所以伤其形耳,故《生气通天论》第十节: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一节之义。及下文肝经在味为酸,而酸又伤筋是也。气归精,而精食气,凡物之气固所以养精也。然气或太过,适所以伤此精耳。”讲的是如果气和味都过的话,就伤身体。


比如说肝对应的五味是酸,大家还记得五味和五脏之间的关系。肝对应的是酸;心对应的是苦;脾对应的是甘,就是甜;肺对应的是辛;肾对应的是咸。酸苦甘辛咸对应的就是肝心脾肺肾。过酸就伤肝,因为“肝主筋”,这是后文当中的话。


我们就知道苦味是养心的。如果是过苦的话,是不是就是伤心脉了?就伤阳气。


甜味本来是养脾胃的,淡淡的甜对脾胃有好处。如果是甜味太过就伤脾胃,容易产生湿热。所以我们做粥的时候,比如说粥放上十个大枣,正好味道甜甜的,挺好吃。要是一大锅粥,放上一百个枣,再去喝这粥,就感觉喝两口特别腻,喝不下去。这就说明过甜则伤脾胃。


所以我们看为什么小孩不建议吃糖?一个是口腔科医生的建议,因为小孩吃糖容易产生龋齿、蛀牙。另外一个,小孩子要是吃甜、吃糖太多伤脾胃。(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凡是喜欢吃糖的小孩,吃饭就不好好吃了,涨肚了,中医学说叫做滞住了,滋腻了。这样一来,脾胃气就不通了,于是他的胃口、消化就会变弱。所以小朋友不太建议吃太多糖。


很多人说我没吃糖,但是为什么脾胃不好啊?在门诊上很多家长跟我抬杠,有的小朋友就说:“叔叔,我没吃糖啊。”但是我说一句话他就哑口无言了。我说“你是不是喝了好多甜的饮料?是不是喝了好多甜的果汁?”喝多了之后,这也是甜味,甜味一多了之后也伤脾胃,所以你看小朋友就喜欢吃甜味的东西。


当然吃甜味是人类的一个本能,人类的本能喜欢吃甜,因为一吃甜人容易产生愉悦感。


甜味要是多的话,就一定是伤脾胃。所以这一部分就是五味过多则伤身体。


辛味是什么呢?辛味就是所谓像辣一样,走窜之气。像我们吃的辣椒,就属于辛辣的。


还有我们吃的芥末,北方的白芥子研的末叫芥末。芥末吃完了之后,要是量大,鼻子流鼻涕、眼睛流眼泪。要是经常吃肺气就损伤了,因为天天辛散。少量吃,可以有助于肺气的舒展。所以这个东西一定是适量才好。


咸味是入肾的。所以在古代吃六味地黄丸的时候用淡盐水送服,很多人只理解了所谓盐水,他忘了这个“淡”字。(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有很多患者跟我说:彭博士,我听你话,我用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结果喝完了之后,总口渴想喝水。”我说:“你是忘了要用淡盐水。”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微微的,放一点点盐,让这个水有一点点的咸味。这种咸味能归于肾,有助于肾精收藏六味地黄丸补肾的药气,它是这样一个作用,因为叫做同气相求。


所以有好多补肾的药,也是咸味的,像锁阳、巴戟天、玄参、地黄等等,地黄仔细尝尝有一股咸味,这些药都是咸的,归肾。这在这里,我就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就是对辛甘酸苦咸本身这五味都是养五脏的。要有微微的味道才养五脏,就是中医所说的“少火生气”。


就是稍微有一点点味道一定是养的。只要一过头,过酸、过甜、过苦、过辛、过辣、过咸都不行,只要一过头,一定是伤五脏。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黄帝内经》实际上从头到尾讲了几个概念,讲阴阳、五行、气血、精气,里边它还会讲到一个点叫做度。度很重要,度把握好了之后,各种东西都是好东西。比如说吃馒头,这个人的饭量是一个馒头的饭量,他吃一个馒头正好饱,这就是度。


你要是给吃一个馒头饭量的人吃上十个馒头,胃撑坏了,该送医院去了。


像我们看到每年的这种大胃王挑战赛,那些大胃王,有一些人就吃出什么问题了呢?就是胃、肠道消化道的疾病。有的人甚至送急诊去手术,什么原因呢?就是过度了。好东西过度了都变成坏东西。


像我们熟知的酒,古人喝的酒,是指类似现代的那种醪糟,可以活血化瘀,通经脉。尤其是汉代的瓜蒌薤白白酒汤里边的酒,它是用米来酿的,对心脉很好处,有点像醪糟那样的一种饮料。


因为在宋之前没有蒸馏技术,酿不出高度酒。这种放在药里面,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这就是度。不能说醪糟没有一点酒精度,它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或百分之零点几,度数很低,可以活血化瘀。(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们要是喝50多度或60多度的酒,喝上半斤,这就过头了,伤身体了,每天坚持喝半斤,喝上一年两年,肝就不好了,甚至是脂肪肝,有的人耐受力差的话,可能变成肝硬化,甚至有的人还可能变成肝癌。所以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好的东西,在不好的应用下也会变成坏东西。所以中医学经常说另外一句话叫做“化腐朽为神奇”,就是不好的东西,能变成好东西,就是腐败的东西会变成神奇的东西。


这段话要是反过来想,很多人要是用过头了就会化神奇为腐朽。本来米饭是好东西,辛、甘、酸、苦、咸都是好东西,酒也是好东西,馒头也是好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只要一用错了,叫做化神奇为腐朽,就变成坏东西,变成腐败的,坏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适度这个原则。任何东西只要适度,就是好东西,过度,就变成坏东西。(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七十。(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黄帝内经   醪糟   素问   活血化瘀   坏东西   饭量   咸味   脾胃   芥末   甜味   馒头   中医   博士   东西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