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六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这段话也很有意思,因为整个这篇文章叫《阴阳应象大论》,通篇讲的就是阴阳的事,这儿又重新重申了一下,叫做“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这段话只要是学过前面的内容的同学一下就明白了,其实很好理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天地的动静就是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这种非常精妙的变化为纲纪的,叫做“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所以说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不休,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就形成了。所以整个这段话,我们要是连起来去理解,所以说“天有经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精妙的变化为纲纪的,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循环不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这样。


我们从这段话当中读出来什么背后的内容?其实就是《黄帝内经》在这篇文章里经常强调的动、静、阴、阳、天、地、生、长、收、藏,周而复始等等这些道理。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后面我们就会看到天气通于什么?地气通于什么?风气通于什么?雷气通于什么?谷气通于什么?雨气通于什么?天、地、风、雷、谷、雨,还有六经是什么?九窍是什么?


天道就是大自然当中的这些具体的事物,与我们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九窍、肠、胃都是相通的,互相之间相通。其实大家想想雨跟我们的肾有没有关系呢?天气与肺有没有关系?风气与肝有什么关系?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会看到没有直接联系。古人为什么喜欢就这么归类呢?这里就渗透出一个核心的思想,叫做取类比象,把一类的东西归于一种象,再给它分类。


五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取类比象的方式。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肝、心、脾、肺、肾又对应着窍,比如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等等,又对应了身体的其他的部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五体、五脏为核心的归属图、方法论。这就把天、地、自然跟我们身体它就连在一起了,所以说这就是古人的一个核心思想背后的内容。


我不知道上古的自然界和人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古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进行取类比象?我们研究同时代的,比如说西方的,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这些思想当中,几乎没有像中国这样取类比象的方式来划分自然界与人体的关系。中国古人是怎么样来思考这件事?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这与我们的传统的方法论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与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传统的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关系非常密切。这就是中国的传统的一种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医学,就是中医学。我们学到后来就知道了,包括药物、针灸的穴位,都是这个方法论指导下衍生出来的一个体系,这是一整套体系。像我们的肺,古人就认为属于金,西方属金。补肺的药物,像浙贝、杏仁归于肺经,像山药等等的这些归于肺经的药物,还有生石膏颜色都是白的。补肾的颜色都是黑的,都是种子。疏肝的大多数都是植物的茎,色青疏肝。归于心脏的,像丹参、酸枣仁什么之类都是色红。归于脾胃的像五谷杂粮都是色黄。


这些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古人把天、地自然的所有的植物跟我们人体,包括天、地自然的风、雷、云、电这些都跟我们的人体发生了联系,而且是归类性的联系,归了类,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核心方法论,叫做取类比象。这套方法论特别好玩,很有意思。包括我们现在非常热的《易经》的研究,八卦卦象,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这些风、雷、雨、电这些内容,天、地、阴、阳、水、火这些内容它是怎么跟人体发生关系的?


你要是对道家感兴趣,那就更有意思了。道家还有内丹,你要是不懂这些内容,不懂阴阳五行的话,你彻底什么也看不懂了。内丹里还喜欢用拟人的方法,还喜欢用赤儿姹女,黄婆为媒,这些水、汞、铅、还有这些重金属元素,然后进行比喻身体内部的这些变化,他们这套方法论是什么呢?也是中国古人骨子里思想当中的核心方法论,就是取类比象。把这个弄明白了之后,你再读古书之后就能解锁了,就全都能解开了,所以非常有意思。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关于取类比象是怎么回事?我们人体跟天气、地气、风气、雷气是怎么相应的?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讲,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六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黄帝内经   方法论   纲纪   人体   地气   神明   周而复始   风气   阴阳   古人   药物   钥匙   中医   核心   思想   关系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