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祛除身体里的寒气?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四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


(接前文)第四种认知,他认为“阳宜损而阴宜益”,正好跟张景岳的认知相反,这是《素问集注》里边的注解。他认为∶“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因为阳常有余,因此需要损这个阳气,因为阴常不足,因此需要增加、补益阴气。因此他认为∶“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这种认知跟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特别类似。(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他认为阳气生于阴精,就相当于我有了肉体,有了这个身体之后,才有这些所有的生命活动,眼睛才能看,嘴才能说话,都是凭借于肉体,肉体就是“阳化气,阴成形”,就是指的阴精所化的。阳气就是我们身体的动能,基础是什么?基础是阴精。一个人衰老的表现是什么?也是形体的不足,形体出现了衰老。所以要“知阴精之不足,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所以他就特别重视调阴精,这就是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这种治病的这种法则,他是从这块来观察的。阴阳本身就是二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的。所以无论重视阳气也好,重视阴精也好,总而言之得把阴阳调整好。这都是他们的临床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些看法。


我们读《黄帝内经》,有的是医学理论家,就是专门研究《内经》《难经》《伤寒》,还有各个注家,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还有一些注家你会明显地看出来这个人注解是偏重于临床的,直接联系一些临床问题,直接联系人体的生理现象来进行注解或者是临床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注解。所以他这些思路跟一些前贤的思路就不太一样,我们如果在临床上用的话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近几年所熟知的火神派,就认为人体的阳气不足是导致所有疾病的一个根源。所以火神派的方法就喜欢用干姜、桂枝、附子、肉桂、川椒等等这些补阳气的药来调整人的身体,当然也是因为现在的人阳气偏虚的居多。到了夏天吹空调,吹空调伤身体的阳气,本身夏天应该出汗,应该是阳气外越,应该是天人相应的。到了夏天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时候应该增长身体的阳气,结果却很多人吹了空调伤了身体经络之阳气,还有的人身体弱的话,空调的寒气直接通过一些大的穴位,比如后背的大椎穴,前面的神阙穴,还有腿上膝关节的内膝眼、外膝眼这些穴位,就是通过肩膀的肩髃、肩缝这些穴位直接进入身体的内脏,以至于筋骨、经络。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女性过了三十五岁之后阳明脉衰了,气血不足了之后,男性过了五八四十岁之后,身体的阳气逐渐开始衰弱了,这时候就会逐渐感受到颈椎不舒服,肩周炎出来了,脖子难受,肩膀抬起来酸痛,膝关节疼痛,容易腹痛、腹泻、腰酸背痛,尤其是腰疼。女性还会出现痛经等等的这些问题就都出来,这都是与伤了阳气有关系。


刚才只是讲了空调。还有冰箱,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是冰镇的,尤其是夏天喜欢吃冰淇淋,喜欢喝冰镇饮料,喜欢喝冰啤酒。之前治了一个患者,喜欢吃着麻辣的食物,然后吃着特别热,肠胃也特别热。同时再灌上冰啤酒,时间一久了之后,肠胃的湿热和阴寒合在一起了,就容易导致肠胃的一个比较难以治疗的病变,一开始是溃疡,慢慢的转变为萎缩性胃炎,后来变成一个贲门和胃的癌症,疾病就一步步发展下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不会养生,不知阴阳之道,这就是一类临床的现象。


治疗这一类的疾病我们用火神派的方子非常好使,就是因为阴寒而伤及身体而导致寒湿痹这些问题都出现的就是用火神派的思路。比如我们用桂枝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等等进行治疗,根据不同人的情况再进行加减变化,效果都是不错的。得把寒气、寒湿排出来。寒气、寒湿一排出来之后身体就清爽,就不沉重。


沉重是什么原因?身体重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现象,身体重的原因就是湿,就相当于关节膝盖裹上一层厚厚的湿抹布,后背再披上一层厚厚的湿布,是不是感觉浑身沉?湿气就像这样的感觉一样,沉着粘附在关节、经络里边去,身体上就会感觉到沉重。(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 用纯阳化气的这些药给祛除了,用火神派的思路给祛除了之后身体就清爽,就会出现“阳气者若天与日”,就会出现天空清明、洁净,然后天高地远的这样一种感受。身体的湿气渐一旦排除了就会出现这天清地宁、天高地远的感受,就会感觉到天地非常辽阔,身体非常清爽的感觉就会呈现。所以《黄帝内经》有的时候在形容这种感觉的时候是用天地、苍天的清净这种词汇来形容身体的这种感受,所以叫做天人相应,这是一个思路的临床家。(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四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寒气   黄帝内经   火神   可调   身体   附子   阳气   穴位   经络   注解   肠胃   思路   夏天   空调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