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药时 1 片写成 7 片导致孩子中毒?常见的用药标准你需要知道

据都市时报报道,8月2日,张先生4岁半的儿子出皮疹,便带孩子去昆明城东医院就诊。当天孩子吃完从医院拿的药后就出现了狂躁、浑身通红的症状,还伴随着意识不清。下午4点,张先生又带孩子回到医院,经接诊医生核实,孩子是因服用药物剂量过大,诊断是异丙嗪过量中毒。

开药时 1 片写成 7 片导致孩子中毒?常见的用药标准你需要知道

药是散装放置在一次性药袋里的,药袋上由药剂师手写用法用量。张先生说“每日服用3次,每次应该是1粒,他写成了7粒,孩子妈妈就按照7粒给孩子吃的”。昆明城东医院办公室主任伍凤琼称:“这个量,我们是有口头交代的。你没听清楚也行,但在你喂药的时候,是不是常识性地想一想,哪有吃七片药的。”

所以,应特别注意,尤其在家庭用药时更应慎之又慎。

家庭用药的剂量,也应因病人具体情况不同而异。

小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药物也比较敏感,通常用药剂量比成人小,按成人剂量折算,或按体重计算给药。

医院配药可能产生误解,生活中更有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是"老毛病",便直接选用过去曾用的某药。如此这样反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利因素。

有些病人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忘服、漏服、乱服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病人在病情稍有好转,不适感觉明显减轻时,就不想再用药;

有的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用药不便而忘服;

有的为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而乱服,使用剂量随意加大,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使用非处方药,应该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有些人为备急用,总是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以便偶尔用之。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贮存保管,有些药物因吸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因此家庭用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具体用药数量一定要查看药物说明或遵从医嘱,切不可盲目选择,出现不符合常理的用药数量,也一定要向专业医药人员咨询明确后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防湿   孩子   昆明   疗程   剂量   用量   城东   不适   药物   病人   患者   数量   常见   自我   家庭   医院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