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众所周知,道家的思想是诸子百家最著名的学派之一。

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它的影响几乎能够与孔孟比肩,甚至可以说,清朝之前,朝廷基本上都是一直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略。

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道家思想的影响丝毫不低于儒家,更何况道家的智慧,事实上,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名学者纪晓岚就曾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这八个字,来形容道家思想所影响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其智慧之深髓当然不言而喻。

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我们纵观老子的一生,其著作尽管仅有一部《道德经》,但是在这部只有五千言的论述当中,确实字字殊机,也就是说,在《道德经》中,几乎每一个字都充满智慧,如他在第八十一章中讲,即: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口才好的人,其智商往往不高。

为什么?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即:

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一、口才好的人,往往都会在“口才”训练之上,花费许多时间,而无法开启真正的智慧

所谓口才,其实仍属于一种技艺,而非智慧本身。

换句话说,口才好,也只是意味着技艺娴熟,而技巧娴熟,则需要经过许多时间与精力去练习,从而错失真正的学习机会,最终只会被困于“术”的层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讲,口才好的人,往往智商都不高。

更何况只要辩论,就会有立场,甚至可以说,一张口,就不再是真正的智慧。

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二、真正的智慧无法言说,更不可能用文字表达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即真正的“道”无法用语言文字道出来,反过来说,若是能够用语言道出来的“道”,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而真实的智慧亦是如此。

因此,真正的智慧,根本无法言说,更不能用文字表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口才越好的人,往往会离智慧越远,即智慧本身无关于语言与文字,更何况通过嘴巴说到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智慧了。

老子:为什么口才好的人,智商往往不高?

或许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即口才好的人,往往智商不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史记》《道德经》王东岳《物演通论》《知鱼之乐》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道德经   智商   史记   老子   儒家   道家   娴熟   能用   技艺   口才   用语   更何况   智慧   思想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