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众所周知,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一位圣贤式的人物,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完人”,而且也是一位奇人。

也就是说,在五十年的生涯当中,他也经常遇到一些奇人奇事,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位奇人,因此,后人也把与他有关的一些奇事记载于《王阳明年谱》之中。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而在这些奇事中,除了“龙场悟道”之外,最有名的就是他让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还俗的故事。

据说有一位和尚在一座寺庙当中,静坐入定了三年,众人以为奇,刚好王阳明也路过此地,于是自己也进入寺庙看个究竟。

当进入寺庙之后,果然见有一位静坐的和尚,不视不听,于是他绕着和尚走了三圈,然后大喝一声,说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只听“啊呀”一声,静坐三年的和尚睁开了眼睛。

于是王阳明继续问他:“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和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答道:“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见和尚仍在犹豫,就是摆手地向他说道:“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还俗回家照顾老母云了。

那么,王阳明的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一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还俗呢?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即:

一、和尚虽然枯坐三年,但并没有真的看破红尘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从这个故事的前后来看,这位和尚之所以枯坐三年,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假入定,又或者是习惯了以静坐的方式示人,并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

而王阳明年轻时,不仅学道,也修过佛家的法门,而且还得到不小的成就,只是他本人觉得,学佛修道并不是究竟,才最终放弃了。

因此,他深知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尽管表面上不说、不看,但是其内心却终日在说、在看。

而这其实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冲突的表现。

所以,王阳明的大喝与这几句话才正好契合和尚的心境,甚至擢破了和尚想还俗又不敢还俗的最后防线。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二、王阳明的话,就是让和尚顺从自己的“良和”

王阳明说的这几句话,说到底,就是让和尚顺应自己的本性,也是顺从自己的“良知”,因为只有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有可能接近真正的“道”,或者符合“道”的本质。

因为在王阳明看来,“道”每一个人都有,无需外求,人们之所以无法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顺从自己的本性,即“良知”,当一个人顺从自己的本性,就是“心即理”,而“道”也就自然显现了。

三、所谓圣贤,并不是神,而是听从自己真正的心

对于许多人而言,圣贤的境界遥不可及。

这当然是一种误解。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因为圣贤本身也是人,而不是神,进一步地说,圣贤只是懂得顺从自己真正内心的人。

因此,所谓圣贤,说到底,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做人,享受当下,并听到自己内心,即“良知”召唤,当你做到这一点,就距离圣贤不远了。

而王阳明跟和尚说的这几句话,本质上,就是教和尚要听从自己的声音,更何况枯坐本身并不是“道”,就算是再枯坐十年、二十年,也不会真正的“得到”。

所以,这位枯坐了三年的和尚,正是听懂了王阳明话里的意思,于是第二天就还俗回家了。

王阳明这几句话,为什么能够让枯坐三年的和尚还俗?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这几句话能够让和尚还俗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年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和尚   年谱   奇事   看破红尘   圣贤   奇人   顺从   良知   说到底   寺庙   终日   后人   本性   内心   原因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