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台风季到来,南北方都开始进入多雨状态,有许多朋友对于阴雨天能不能艾灸不是很了解,雨天艾灸,要注意几个方面,才能灸出好效果。


一、雨天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吗?


答: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下雨后,气温低、空气潮湿,做艾灸时毛孔张开,湿气会进入体内,导致艾灸没有效果。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其实这是多虑了。

真相是:在室内做艾灸的时候,湿气是不会进入体内的,因为艾条燃烧时周围的温度已经很高,所以就没有湿气的入侵,只有湿气的排出。


但做完艾灸后,如果再把皮肤暴露在外,寒湿就容易进入体内。


因为没有艾条的火力而毛孔依然在打开(毛孔的关闭并不像开关一样,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二、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如果你是自己在家中做艾灸,那么只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了。


比如准备些毯子将自己包裹严实,或者艾灸过后贴足贴在艾灸处封穴。这样做不仅效果好,其实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湿气进入体内。


多雨的季节,做好养生保健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雨天里人体正气不足,体温下降,抵抗力下降,体内的病邪容易生发,例如:头晕、全身无力甚至风湿、类风湿等。


这时候艾灸相应的穴位,可去除体内的病邪,同时更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雨天人体体内最明显的就是湿邪。


“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


雨季阴雨连绵,人们居处潮湿,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引发湿症。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贪吃冷食,凉爽的饮食的确能让身体感觉舒适,但寒凉之物却最伤脾,而脾在运化水湿方面作用重大,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湿邪通常分外湿和内湿


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有句话“脾喜燥恶湿”。就是讲脾很不喜欢湿气,但湿气很容易停留在脾上。源于脾主运化,喝进来的水、吃进来的食物,如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津液,就会变成“水湿”,“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热邪煎炼,就成了痰。


如果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说明体内有湿,需要调理了。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三.那么该如何祛湿呢?


多做艾灸祛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温经通络、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夏季常见疾病。

男女祛湿配穴各不同。


男人祛湿穴位

1、艾灸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2、艾灸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3、艾灸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可有效健脾化湿。


女人祛湿穴位

1、艾灸关元穴: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养生保健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2、艾灸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3、艾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除了艾灸,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首先运动是可以适当缓解湿气的导致的全身乏力、头重脚轻,四肢乏力,头重昏沉的症状,但一定要记住运动后的出汗只能缓解。因为,湿气的源头在于困阻我们的脾胃,你出汗流失的只是外湿,而真正让你难受的内湿,需要通过其他方法的调节。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2.《本草纲目》上记载了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等。

湿气重的人宜食味淡、性温平之食物,如薏苡仁、洋葱、红豆、赤小豆等。曾有很多朋友给我指出,薏苡仁应该喝赤小豆搭配,而不是和红豆。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这里希望大家注意两者的区别,红豆是食材,赤小豆更多是药用。赤小豆确实祛湿的效果明显,但如果服用人群阴虚火旺,那么赤小豆在去掉湿邪的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阴虚燥热。而作为食材的红豆,则没有上述副作用,而且红豆入心,对心脑血管有利。

  

下雨天艾灸,注意这几点!雨天祛湿、驱病邪~灸出好效果

因此,大家在服用时候一定要有所取舍,红豆搭配薏苡仁,是可以长期食用的。而赤小豆搭配薏苡仁煮粥,但赤小豆可以会导致阴虚,因此只适合短期快速的祛湿,不适合长期食用。最后强调:薏苡仁红豆粥,1比1的比例煮粥就可以,不要加入其它食材,比如大米就会反而加重湿气,因为大米生长在水里。如果不了解食材的特性,不要乱加,不然反而弄巧成拙。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4、多吃祛湿食物

可适当多吃赤小豆。因其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


5、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过多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艾灸   多雨   雨天   赤小豆   效果   湿气   下肢   穴位   下雨天   小腿   毛孔   症状   体内   食物   作用   薏苡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