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肝胆病,肝胆疾病的主要症候,特征以及用药特点

肝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气机,即气的运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运动。

而肝的疏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可产生种种病变。

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脏腑辨证——肝胆病,肝胆疾病的主要症候,特征以及用药特点

辩证论治肝胆病

1、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

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

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咽部异物感,或瘿瘤,或瘰疬,或胁下癥块;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

治疗: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

2、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由于肝血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失血、久病,营血亏虚所致。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或夜盲;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爪甲不荣,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治法:养血补血;

方药:四物汤

3、肝阳上亢证

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于下,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

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致使肝阳偏亢;素体阳盛,性急多怒,肝阳偏旺,形成本证。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或见腰膝酸软,或见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4、肝火炽盛证

肝火炽盛证是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胆气火上逆所致。

临床表现: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或龙胆泻肝汤

5、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由于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灼肝阴;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肝阴不足而成。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目涩,视力减退,手足蠕动,胁肋隐隐灼痛;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治疗: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或左归丸

6、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内风"所以冠以"肝",这是由于内风之生成与内脏阴阳失调有关,特别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肝风内动证则是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震颤抽搐耳鸣,口眼㖞斜,甚则昏仆失语,不知人事,或为手足麻木、偏瘫,或为瘓痳,舌多红绛、干燥,脉多弦数或兼滑、兼长,阴血虚极生风者,脉多细数无力或细弦、虚弱。

治法:平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特别提示:

可以说,现在有肝胆病的人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用药以免耽误病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肝胆   熄风   炽盛   肝气   血虚   方药   灼痛   肝火   脏腑   症候   易怒   急躁   手足   器官   临床表现   生理   特征   疾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