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是肝胆有热,对症中药请收好,清肝胆,利湿热,改善口苦

中医讲"口苦,肝火之苗也"。什么意思呢?中医临床所见,经常觉得口中发苦的人,多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问题。口苦,就好比肝火窜上来,烧在嘴巴里的火苗一样。

也许你会问,肝火的火苗,烧在嘴巴里,为什么是苦味,而不是甜味、涩味、酸味、咸味呢?

这个很好理解。肝胆互为表里,经气相连。肝火烧起来,肝气上逆,那胆经之气也要跟着往上窜。这样一来,胆汁的苦味就会跟着返上来,形成口苦了。

口苦是肝胆有热,对症中药请收好,清肝胆,利湿热,改善口苦

曾经有一个60多岁的老年男性。这个人啊,他跟我讲,和爱人的感情不和。原因就是,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控制不住自己。平日里口苦、头痛,脑袋胀,眼眶也跟着胀痛。上来恼怒那股劲儿,自己无法控制,暴跳如雷,甚至动手打骂。每一次发作完了,他都一夜睡不好。第二天早晨起来,口苦,头胀痛。我看了一下他,发现舌红苔黄,脉象弦而有力。

中医认为,脉象弦而有力,舌红苔黄,加上口苦、心烦、易怒、这都是肝阳上亢,或者肝火上炎的主要表现。肝胆经都走咱们的头面。这类人,脑袋往往胀痛,甚至连带眼眶胀痛。这类人血压比较高,鼻子爱流血。尤其是和人争吵以后,容易流鼻血。为啥?争吵的时候,肝火煽动起来,火破血行,所以流血。

这时候怎么办呢?准备钩藤5克,栀子2枚,竹叶5克,生地5克。把栀子砸碎,生地切成小块。其中的栀子很容易砸碎的。所有这些药材放在水杯里头,加刚烧开的沸水,闷泡15分钟后徐徐饮用。一边喝一边加沸水。每天一剂。如果上午泡的次数比较多,味淡了,到了下午可以再用一剂。

口苦是肝胆有热,对症中药请收好,清肝胆,利湿热,改善口苦

结果,一个多月以后,他告诉我,自己口苦和头痛的现象都得到缓解,和人说话的语气和和善了。

我说,这就是把肝火清下去的结果啊。火退,人自安。今后,每两天喝一剂,保持心情舒畅,清淡饮食。不过要记住,脾胃虚寒,容易便溏的人别用。

其中的钩藤,是传统的熄风药,性味甘而微寒,入心经和肝经。它清热平肝的作用非常显著,可以治疗因为肝阳上亢等因素造成的口苦、头晕、头胀,以及血压升高。它就像钩子一样,把煽上去的肝火钩下来。

其中的栀子,是传统的清热药,性味苦寒。它善于清透郁热、凉血止血。肝气郁滞,日久化热等症,可以用它调治。古人说它"通彻三焦郁火",很厉害的。

钩藤和栀子,主要负责往下降火,势大力沉。

竹叶,能滋阴、清热,生地,也是滋阴凉血清热的常用药。这两味配合起来,主要负责滋阴。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都有一个基本的因素在,这就是阴不足。阴不敛阳啊。怎么办,把阴补足。阴阳平衡,肝火肝阳就煽不起来了。另外,这两味药,都入心经啊,能够清心热。心是啥啊?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啊。你要清肝,必须得清心。

总之啊,这个配伍,兼顾心肝,把清热去火和滋阴扶正融合在一起,是比较周正的。

当然了,很多事,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这个配伍脾胃虚寒,容易便溏的人,绝对不要用。一般人,也别久用,见好就收。处于经期、哺乳期、孕期的特殊人群,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的人,要慎用。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肝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疾病关注中医祝会君,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肝脏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肝胆   肝气   脉象   肝火   生地   栀子   滋阴   脾胃   湿热   沸水   苦味   竹叶   火苗   心经   眼眶   中药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