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她还有祭月节、团圆节等美名。最初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 ,大概也因十五月圆之故吧。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中秋节源起上古,普及于汉,定型于唐,而盛行于宋,现已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情结。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思念故乡、亲人之情;托祈盼丰收、幸福之意。传统以月饼做中秋礼物,现也多伴以茶礼,以月饼祈亲人团聚,用茶礼寓茶寿高福。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随波千万里,何处无月明”。因形象美好,气质皎洁,且时空无垠,月亮已成为中秋文化的象征,情思的载体。千百年来,她更化身为中国人的灵魂情人,自古至今,绵绵情话诉说无尽。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古人的问月,神秘浪漫,至今让人迷惑恍惚,神思无定。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酒后对月诉说的深情,豁达、怅惘而无奈。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旷达通透如东坡,游长江、赏明月、思往事,也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祝福,依念着中秋圆月,深深埋在华人心底,如蠢蠢欲动的种子,随时会喷薄而出。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饮酒赏月,情思无限,一片衷情,诉说至今。而当中秋月夜,茶前月下,品茗赏月,又当如何?

三五家人好友,携茶席茶具,于野外空地,席地品茗。或在山岗,或于旷野;四下无人,秋虫啾唧,不染人间灯火,惟见皓月当空;素月清辉,如霜如水;山河共影,玉宇澄澈。泡上一壶茶,品茗闻香,赏月聊天。茶致中秋,清欢至美。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清风、明月、虫鸣、茶香,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鼻嗅之为香,舌触之成味;茶香月色,互为辉映;交融弥漫,盈而不溢。大自然的美好馈赠,需要一颗美好的心去发现、品味、珍惜。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西江的水流过竟陵城,不停留、不回头,这是茶圣陆羽对生命的领悟和感叹。月光如水,茶香似烟,无处不在,无影无形。这月光、佳茗、美景,你和我,不正如那西江的水,缓缓地流,却无法停步?珍惜当下美好,一瞬也是永恒。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日本茶人千利休说:“当你放下茶具时,心情要同握着即将远行爱人的手那般依依不舍”。喝茶在形式,更在态度,审慎、恭谨,珍惜。喝茶如此,万事何不如此?人与人,人与月,人与茶,月与茶,与万物,此刻不正是“一期一会,足当珍惜”?

茶前月下 II 茶致中秋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当中秋遇到茶,茶前月下,赏月品茗,我们当怀着感恩的心,以茶致中秋、致自己、致万物,感知生命的短暂而美好,珍惜每一次的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月下   旷达   天象   西江   东坡   中秋   竟陵   长江   情思   茶具   月饼   中秋节   明月   珍惜   美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