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区别与使用

原创:陈德龙医生

审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属:王海彬教授团队,转发请标明出处。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者常见的三大症状为疼痛,驼背和骨折(图1),其中骨折的常见部位为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胸腰椎。

抗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区别与使用

图1 骨质疏松的患者常见驼背表现(来自百度图片)


目前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有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用机制药物等,其中骨健康基本补充剂有普通维生素D等,活性维生素D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及抑制骨吸收,能明显升高腰椎骨密度,减少椎体或非椎体骨折风险,降低跌倒风险。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膳食中维生素D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鱼肝、蛋黄、奶油等、摄入后在胆汁存在情况下从小肠吸收,在肝、肾、线粒体羟化酶作用下转变为1,25(OH)2D3,具有生物活性,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质钙化。维生素D主要包括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不受血清25(OH)D的负反馈调节,可有效提高骨骼、肌肉等靶组织中1,25(OH)2D3水平,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更有优势。

普通维生素D主要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等;普通维生素D需经肝脏、肾脏代谢,活化成1,25-(OH)2D3才有生物学活性,主要用于维生素D缺乏。活性维生素D主要有25-(OH)D3(骨化二醇)、1α-(OH)D3(阿法骨化醇)、1,25-(OH)2D3(骨化三醇)等。骨化二醇不需要肝脏代谢活化,但需要肾脏1α羟化酶活化后才有生物学活性,肾功能不全者可能会影响疗效,慎用。阿法骨化醇不需要肾脏代谢活化,但需要肝脏25羟化酶活化后才有生物学活性,肝功能不全者可能会影响疗效,慎用。骨化三醇有完全生物学活性,不需经过肝脏和肾脏羟化酶羟化(图2)。

抗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区别与使用

图2 骨化三醇与阿法骨化醇发挥作用方式的区别,阿法骨化醇需经肝脏活化。(来自百度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促进剂   维生素   桡骨   可能会   原发性   腰椎   驼背   骨质   肾脏   肝脏   生物学   疗效   活性   药物   区别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