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和抑郁症,是抽一管血的距离

张太太最近很抓狂,不知道自己的先生怎么了?

张先生63岁,以前是煤矿企业主,人称“煤老板“。平素个性热情开朗,爱交朋友,为这个家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可这一年来,张先生慢慢变了,一年前他开始,他莫名其妙地睡不着,睡着了半夜也总是醒来。白天显得没精神,不想说话,也不出去和朋友喝酒应酬了,连最爱的球赛、钓鱼,也没有兴趣。太太劝劝他,他还吹胡子瞪眼地发脾气。

梅毒和抑郁症,是抽一管血的距离

看起来是抑郁了吧?张太太到了家附近的心理科就诊。医师也觉得张先生的症状,很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给他开了抗抑郁药和改善睡眠的药物。

服药后,张先生的睡眠有了好转。似乎也不那么烦躁了。可是还是没有兴趣,不想出门。人还显得有点呆呆的。

是不是药物不良反应啊?张太太很着急,找医师看了好几次,调整了好多次药物。还是没有好转。医师解释了,抗抑郁药通常不会引起发呆的不良反应。

“患抑郁症的人,本身也会反应迟钝些。“医师向张太太解释说。

可是张太太还是觉得不对劲啊。丈夫越来越糊里糊涂,越来越做不了事情。提醒他下楼去倒个垃圾,嘴里“哦哦“答应了。再过一会再看他,还坐在客厅沙发上原样就没挪窝。

张太太忍不住火了,“你怎么这样啊!说了几遍了!”

张先生看见太太发火,倒是没太多脾气,只是表情很茫然:“你说什么了?”

梅毒和抑郁症,是抽一管血的距离

张太太每次气得心口疼。怎么回事呢,丈夫记忆力这么差,这么漫不经心,好象活在了另外一个世界。

经人推荐,张太太带着先生找到了我的门诊。 我给张先生做了精神检查。他在谈话时,显得无所谓的样子,和张太太着急地样子对比很鲜明。

“这是淡漠,不象是抑郁“,我心里敲响了小警钟。淡漠和抑郁表面上很相像,但实质很不同。一个人从热情变得淡漠,往往需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痴呆。

我接下来就给他评估了记忆和认知功能。张先生有点回避,不太肯配合,他说:“问这个干什么?“ 我在尽可能的尝试检查后,能察觉张先生的认知能力受损了。他不仅记不住月份日期,注意力的集中也显得很困难。

我心里有点底了,给张先生抽了血,并让他预约去做头颅磁共振(MRI)检查。

梅毒和抑郁症,是抽一管血的距离

一周后,张太太带着血检查的结果来复诊了,张先生的血清梅毒筛查阳性。两项指标(TPPA和RPR)都是阳性。

“他得了梅毒?“ 张太太很震惊。

“很可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我回答说。

张先生的磁共振结果,也显示了脑萎缩和一些白质变性病灶。看起来更支持神经梅毒诊断。但是还需要抽取脑脊液,要证明大脑也受了梅毒螺旋体影响,才算确诊。

“他什么时候得的梅毒?我是不是会传染” 张太太脸色憔悴。

“目前还不好说,如果是神经梅毒,他通常是在10-20多年前感染的。”我回答:“你的确需要也抽血筛查梅毒,但如果是神经梅毒,他目前是没有传染性的。”

神经梅毒的治疗需要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和痴呆的治疗不一样。治疗的专科也是在皮肤性病科,我给了张太太转诊的医院名称。

“如果和记忆有关的诊疗,还是可以来我的门诊。“ 我给他们预约了3个月后的门诊。

3个月后,张太太带着先生来复诊了。已经在皮肤性病专科医师那诊治了,是神经梅毒,也驱梅治疗了两个疗程了。张先生记忆好了一些,能做一些家务,说话也流利多了,但记忆力与做事的能力没有完全恢复。我给他开了一些认知支持的药物。

张太太做了筛查,她没有被传染上梅毒。

【tips】

1. 神经梅毒症状表现变化多样,容易造成误诊。

2. 症状有可逆转的成份。驱梅治疗可控制进展、改善症状。

3. 记忆门诊抽血筛查梅毒,是个常规检查,简单可行。

参考文献:

1、 Gonzalez H, Koralnik IJ, Marra CM. (2019). Neurosyphilis. Seminars in Neurology 2019;39(04):448–455.

2、 Yao Y, Huang E, Xie B, ChengY. Neurosyphilis presenting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and status epilepticus.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1;33(1):99–102.

3、 Friedrich F, Geusau A, Greisenegger S, Ossege M, Aigner M. Manifest psychosis in neurosyphili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2009;31(4):379–381.

支持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10500)

上海市女医师科普专业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梅毒   磁共振   阳性   痴呆   淡漠   记忆力   门诊   认知   医师   症状   抑郁   药物   太太   神经   距离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