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记忆减退、词不达意、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等。

据全球数据,大约每3秒就增加一位痴呆患者,目前患者数量约5000万,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

当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仍然是以家庭照护为主,因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

如何才能加强社会公众对这一疾病的正确认识,如何关注和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联合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核心提示》。

对于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送来了一缕阳光和温暖。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家庭照护核心内容,具体如下:

1、接受疾病的诊断

这是亲人,最难以跨越的心理防线,也是给予优质照护的关键。很多家属照料者,往往对亲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心理上不能接受,甚至回避谈论这个话题,其实也很好理解。

2、认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不同阶段有不通的特点,症状表现也并不完全相同。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不同阶段的表现,让照护人群的心理有所准备,并制定合理的照护计划,规划不同时期的照护安排。

3、从容谈论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往往是家庭照护者的爱人、父亲母亲,都是其最亲密、最敬佩的人,从心理不能接受。谈论亲人的病情可能会让照护者感到羞耻。而解除病耻感,坦然表达出亲人和自己的需求,释放内心的情绪,尽可能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从容面对。

4、重视安全的问题

安全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防止走失、跌倒和车祸外伤等。确保其营养卫生、身体舒适等,也是实现老人安全的条件。照护者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危险征兆,通过沟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其要求。

5、行为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随着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行为可能成为老人们表达心理需求的主要方式。了解老人的生活的社会经历,观察和理解其行为表达,也是与老人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6、不要过度保护

照护要适度,要重视和发挥老人当前的能力。这样可以给老人带来满足感和价值感,让其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缓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有助于缓解照护压力和负担。

7、构建老人满意的丰富生活

规划适合居家实施的认知促进活动,保持一定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的多样性,对减轻照护者负担和改善老人生活都有所帮助。

8、家庭成员是共同的护理伙伴

对老人的主要照护者不应该是唯一的照护者。长久、不间断的照护,会导致照护者身体和精神压力非常大。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心理支持,可以让主要照护者得到喘息和情绪释放。

9、重视照护者本身的问题。

照护者也是普通人,甚至是老年人,长期照护老人给其带来巨大的照护压力和负担。照护能力再强,也会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心理再强大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

1、要注意自身情绪反常、睡眠问题等警示信号,

2、要掌握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3、要学会获取支持的途径和方式。

10、让环境变得友好并发挥作用。

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社会视野中,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家庭不放弃、社会不抛弃、公众不歧视。把关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构建温暖、和谐的社会友好环境。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10大核心提示》--关注照护人群

本文作者:金华二院 老周医生

本文编辑:白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家庭   痴呆   中国   老年人   患者   亲人   负担   人群   情绪   重视   老人   身体   压力   能力   心理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