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离我们有多远


胆囊炎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代疾病,防治胆囊炎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以外,还应当注意参加适当的运动或者体力劳动,这样再加上饮食调养,疾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

胆囊炎离我们有多远

有一些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排泄不通畅,特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那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

中医认为,胆具有藏精气的特点,与五脏藏精气的作用相似,然而五脏所藏精气是“藏而不泻”,而胆居六腑之首,不仅储藏胆汁还排泄胆汁,“亦藏亦泻”,所以胆又属于“奇恒之腑”的范畴。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灵枢·本输篇》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亦即胆汁。胆汁味苦,色绿黄,由肝的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排泄到小肠中,以帮助饮食的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胆汁的化生与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临床上可出现胁下胀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如果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则可出现身黄、目黄等黄疸症状。

胆囊炎、胆石症属于中医的“胁痛”“腹痛”“胆胀”“黄疸”等范畴,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引起肝胆气郁、气血淤滞不通所致。患者常感右上腹不适,阵阵钝痛,往往过食油腻食物痛感更重,伴有腹胀、吸气、恶心、低热。有时产生急性发作症状,表现痛感剧烈,并有黄疸。

俗语说,未雨绸缪。怎样防治胆囊炎呢?防治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2)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特别是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更要忌油腻。因为吃带脂防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怀疑有慢性胆囊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多的震动腹部不要长时间在畸岖不平的路上骑自行车。乘汽车时尽量要坐前排,以减少震荡,防止诱发急性发作。

(4)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5)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6)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胆囊炎   化生   胆结石   黄疸   胆汁   精气   脾胃   胆囊   中年人   肥胖   腹部   症状   食物   饮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