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期间如何吃?推荐几款制作方便的药膳

昨日,冬至。冬至是在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上,为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季。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有讲到“大气郁,人身亦郁”,是指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不注意跟随季节变化作出调整,就容易惹上疾病或加重病情。冬至期间,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冬至期间如何吃?推荐几款制作方便的药膳

冬至饮食

吃羊肉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至都有吃羊肉的习俗,对于偏爱面食的北方人民来说,吃饺子则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不仅仅是冬至,整个冬季人们对羊肉也是非常青睐。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不燥不腻,吃羊肉能够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可帮助人体抵御风寒。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滋补身体的美味自然是冬日里的上佳选择。

吃坚果

冬至,可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 、栗子 、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很多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坚果大多还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冬季食之有益 。另外,坚果大多热量较高,可帮助人体抵御严寒。

总之,冬至饮食可以御寒、健脾为重点,除以上食物外,还可食用白菜、豆腐、萝卜、枸杞、山药、核桃、莲子、羊肉、猪肉、鸡肉、鸽肉、牛肉、海带、虾、木耳、金橘、橙子、龙眼肉等食物。

冬至进补

冬至气候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人体阳气亦相对不足,这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

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这类人群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以期阳气生发。

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冻疮、尿多症等冬至病者,在中医看来属肾气亏虚、阳虚外寒。可使用熟附子、肉桂、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温药和之。

药膳推荐

冬季寒冷,阳气潜伏于人体内,宜多食甘温壮阳以御风寒的食物。除了吃羊肉,还可用各种鱼类、牛肉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制作方法简便的药膳汤。

四物鸡汤

作用:养血补血,调畅气血。

食材:乌鸡1只,生地10克,白芍5克,当归10克,川菖3克,生姜、盐适量。

做法:将生地、白芍、当归、川菖等药材装入纱布袋中扎成药包,放入宰杀洗净的乌鸡腹中,并用线缝好;再放入砂锅,倒入适量高汤或清水,熬至烂熟,入盐调味即可。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其适宜血虚血瘀者食用,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心悸、月经量少等症状。

老鸭汤

作用:补气养血,调和阴阳,强壮身体。

食材:鸭子1只,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熟地各10克,白芍、当归、肉桂各5克,川菖、甘草各3克,大枣3枚,生姜、盐适量。

做法:把除大枣之外的中药适度掰碎,放入纱布袋中,并扎好;将鸭子切成适中小块,与姜片一起倒入热油锅中翻炒片刻,焖2分钟后倒入砂锅,加入清水、药包、大枣,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肉烂,入盐调味即可。

老鸭汤对体虚贫血、发枯易落、虚劳咳嗽、营养不良、月经不调等气血两虚的人有益。但此药膳偏于滋腻,阴虚火旺、湿热偏盛者不宜服用。

薏米葛根排骨汤

作用:清热利尿,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泄泻。

食材:鲜葛根500克、或干葛根片50克,薏米20克,胡萝卜、玉米棒各1根,排骨200克、生姜、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汆水;葛根去皮,切厚块,或干葛根片和薏米用清水浸洗。最后,将全部材料放入砂锅内,熬煮熟,入盐调味即可。

葛根味甘微辛,性凉,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头晕、头痛等症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患者适合服用这一清热利尿的药膳,久坐缺乏运动者若时常有头晕头涨、胸闷心烦、口苦咽干、肢体麻木、小便不利等症状,也可常喝此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药膳   冬至   葛根   白芍   薏米   阳气   大枣   坚果   砂锅   当归   生姜   羊肉   放入   中医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