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癌症离世 关于癌症,这些事你要知道

2020年1月16日,在78岁生日当天,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永远离开了我们。

赵忠祥的儿子赵方在媒体平台发文透露,赵忠祥于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癌症离世 关于癌症,这些事你要知道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癌症离世 关于癌症,这些事你要知道


一个时代的声音远去,我们为之惋惜。


长鸣健康警钟 做好癌症预防

近些年,因为癌症离世的名人越来越多。篮球运动员吉喆因肺癌去世,著名主持人李咏患癌去世,摇滚歌手臧天溯因肝癌去世,年仅33岁的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离世,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去世,还有因胆管癌去世的演员沈殿霞,因乳腺癌离世的“绝版”林黛玉饰演者陈晓旭……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癌症是绝症”、“得了癌症就会死”。但,癌症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在笔者看来癌症带来的极度焦虑和社会影响比本身的病情更可怕。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合理干预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是可以得到治疗的,剩下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则可以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这说明了什么?简单粗暴地来说就是——癌症不等于死亡。

但在身体健康面前,每一个人都应拉响警钟,提高自我的健康意识、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远离癌症。

这两天,因为赵忠祥先生离世,有不少科普如何做好早期癌症筛查的文章发布,本文结尾也会提供一些筛查癌症的建议。在此之前,笔者更想给大家科普一件事情: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疗法,进行合理的干预,可以预防部分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缓慢病变的过程。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膳、中医经络养生、中医五行音乐、中医运动指导、中医心理疏导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身体健康管理与调节,必要时搭配药物疗法——中医辨证施药进行治疗,或现代医学治疗。


做好早期筛查 尽早治疗

部分癌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比如早期肺癌,通过切除手术,预后五年存活率相当高。那么如何在癌症早期,或癌前病变时期就得到治疗呢?这当然要通过体检,不过一般的体检套餐不涉及癌症筛查,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合理选择体检项目呢?

体检对于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且各年龄阶段的筛查都有不同的特点,因人而异,个性化体检是目前最科学的慢病筛查方法。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癌症离世 关于癌症,这些事你要知道

1、20-30岁

这个时段的年轻人刚踏上进入社会的步伐,开始接触各色人群,各种传染病的感染几率也相应增加,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心理疾病、严重睡眠问题而不自知。

因此,应重视传染病与心理疾病的筛查,常见检查如乙肝两对半、幽门螺旋杆菌、心理疾病自测量表等。

不仅如此,部分恶性肿瘤也见于年轻人,如白血病、骨肉瘤等,除了常规体检项目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肾功、腹部彩超、胸部X光等检查外还应注意结合平时身体变化及时就医。


2、30-40岁

随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事业的繁忙,饮食控制不佳,应酬变多,烟酒成了谈判的武器,在这个年龄段慢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注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检测以及癌症早期线索的发现。

宫颈癌、乳腺癌成为女性关注的重点,如:HPV、TCT、阴道彩超等,亦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检查。

此外,疾病的发生因素部分与遗传有关,遗传病咨询也应在此年龄段引起重视,给与相应的筛查,对慢病形成双重防控。


3、40-50岁

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在慢病早期没有引起重视,直到症状严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早期癌症(如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应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例如肺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肿瘤,每年都在上升,高危人群应注重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应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在此阶段已进入围绝经期,体内的激素变化导致情绪的变化明显,有数据显示女性抑郁、悲伤情绪更易导致女性癌症的发生,乳腺癌更是成了头号杀手。

可通过乳腺彩超、钼靶、肿瘤标志物等对乳腺癌进行早期筛查,如有家族遗传史更应提高警惕,可结合遗传学检查了解自身患癌风险。

早期筛查可发现癌前病变,预防癌症的发生,是该年龄段最重要的。


4、50岁以上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的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陡然攀升,检查主要有两大重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筛查,发现早期癌症,以早诊早治为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在心脑血管筛查方面,当机体各项功能随年龄增大开始老化,在注重慢病防治的同时对已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动脉硬化、脑血管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部磁共振等对预防脑卒中、冠心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肿瘤筛查方面,重点关注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的筛查。但该阶段人群往往最易忽略胃肠道肿瘤的筛查,人们对胃肠镜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其实胃肠道肿瘤是完全可以提前预防的。

由于血液检查并不能完全代替胃肠镜,应提高警惕,定期行胃肠镜检查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时发现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癌变。

同时老年人骨质流失较快,应注重骨质密度的检测,及时补充钙剂以及调整锻炼方式,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疾病的发生虽无法避免,但完全可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关注常见的致病因素,如个人行为、饮食习惯、身体代谢、环境,制定个性化体检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做检前风险评估,基于职业、性别、年龄段的筛查方案,可使大部分人的疾病风险降到最低,通过早期筛查,获得最佳治疗。


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

食管癌: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不适及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等。

胃癌:逐渐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服止痛药、止酸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良。

肺癌:刺激性咳嗽,久咳不愈或血痰,服用抗生素、止咳药不能很好缓解,且逐渐加重,偶有胸痛发生。

乳腺癌: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或破溃。

宫颈癌:阴道不规则出血,多在性交后出血,一般量不多,服药后不能缓解或再发。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味。

鼻咽癌:鼻涕带血,主要是鼻涕中带有少量的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耳鸣等。

肝癌:腹部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消瘦,严重的会有黄疸、腹水。

大肠癌: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发生改变等,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贫血、乏力、腹部摸到肿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癌症   宫颈癌   脑血管   心理疾病   肺癌   乳腺癌   年龄段   腹部   不适   肿瘤   药物   人群   中医   发生   发现   著名主持人   赵忠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