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入秋以来,天气干燥,门急诊流鼻血的病人明显增多,而很多人流鼻血时,都会很紧张,并下意识地往鼻子里塞卫生纸。

李云英教授说,其实这是很不卫生的行为,也不能快速止血。

这期“耳鼻喉医话”,李教授给大家科普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出血时应如何正确止血?如何预防鼻出血的发生?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急症,以秋冬季气候较干燥时多见。具突然、反复、来势急骤的特点。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鼻出血是由于鼻部血管破裂,其病因复杂,常见有局部和全身原因。

1鼻部炎症:

如急性鼻炎、秋冬季干燥性鼻炎。天气干燥很容易损伤鼻部血管,导致流鼻血。

2鼻外伤:

轻微的外伤如擤鼻、挖鼻、鼻腔异物等常易发生鼻出血,较严重的外伤常可致鼻部大血管破裂,引起严重鼻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3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凸向鼻腔的那一面往往因为黏膜薄,加之气流冲击,或挖鼻子等不良习惯弄伤血管而易出血。

4鼻腔、鼻咽的良性肿瘤:

如血管瘤等。

5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或鼻咽部恶性肿瘤。鼻出血常为早期症状之一,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常反复发作,晚期可破坏大血管,而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这类病人血管脆性增加,秋冬天气干燥、冷风直吹,血管更加容易破裂出血。

2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友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血小板减少、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缺乏等,致凝血功能不好,易致流鼻血。

鼻出血时如何正确止血

鼻出血的治疗宜“急则治其标”,以止血为先,并查找病因,对因治疗。

当少量的流鼻血时,可以压迫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把患侧的鼻翼压向鼻中隔部,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可止血;或者可用冰块冷敷同侧颈部、前额、鼻子、脸颊和后颈部,血管遇冻收缩,血流会慢一些,可以减轻病情或者止血。

另外,也可用经消毒的柔软棉花填塞鼻孔。

当经以上操作未能止血,出血较为频繁,或者大量出血时,需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止血。

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行鼻内镜、血压、血液、或CT、MR等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行鼻部填塞止血或鼻内镜下止血等对症处理和对因治疗。

温馨提示,当鼻出血时不能过高抬头,过高抬头容易使血流到咽喉部。

如果血流到咽喉部要把血吐出来,吞下则会刺激胃肠道,若误吸入气管则可能引起窒息。

如何预防鼻出血的发生

1戒除挖鼻子、擤鼻的不良习惯,以避免损伤鼻部血管而诱发出血。

2风大的时候外出,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接触鼻子。

3尽量避免接触可诱发鼻黏膜干燥结痂的各种因素如刺激性气体、液体及气雾剂、油漆、粉尘等。

4老年人需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不要放松警惕,要注意把血压降到正常的范围。

5保持大便通畅,当用力时血管容易破裂。

6儿童的鼻出血还有可能是鼻腔存在异物,往往伴有鼻臭,流脓涕,鼻塞,家长要注意询问孩子是否鼻子塞入过异物。

7鼻出血时不能太过紧张,保持放松有利于改善鼻出血。

8中医认为,鼻出血多由于火热、温燥、虚火上炎灼伤鼻部血管所致。故不要吃燥热、刺激、辛辣、煎炸的食物。阴虚体质的人,冬秋季需防燥,饮食以清润、温补为原则,可适当吃一些清润的汤品,多喝水,多吃梨等润肺的水果。

李云英教授推荐以下汤饮可防治鼻出血

  1. 茅根竹蔗马蹄汤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材料:鲜茅根100-200g(干品用50-80g),竹蔗200-400g,马蹄300g,煎水代茶喝。

功效:治疗血热的出血,具有清热泻火、润燥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本方性寒凉,有胃病而身体素质虚寒者慎用。茅根以鲜用为好,马蹄用时连皮煮。

2.荠菜蜜枣汤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材料:鲜荠菜100g(干品用30g),蜜枣5-6枚,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

功效:治疗血热、阴虚鼻出血,具有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

注意:新鲜荠菜功效比干品好。

3.田七藕汁炖鸡蛋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材料:生鸡蛋1个,去壳,放入碗中搅拌;加入藕汁30ml(用新鲜藕节洗净、削皮,榨取藕汁)及田七粉3g,拌匀(可加少许冰糖或白糖调味)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用于治疗血瘀型的鼻出血,有活血祛瘀止血之效。

4.当归生地羊肉汤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材料:当归、生地黄各30g,鲜羊肉200g切成小块,水适量,煮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羊肉。

功效:治疗血虚症的鼻出血,有补血活血止血的功效。

专家推荐:

鼻子流血了塞卫生纸止血?名中医推荐您正确的防治方法

李云英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即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中医耳鼻喉专科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喉科门诊);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周五上午(广州固生堂东山门诊部)。

本文转载于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医话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鼻中隔   鼻子   中医   荠菜   秋冬季   耳鼻喉科   鼻腔   广东省   卫生纸   中医院   中医药   功效   血管   干燥   正确   原因   方法   鼻出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