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之人外感风寒怎么办?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

麻黄(6g,去节) 细辛(6g) 附子(9g)

【煎服法】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甚,神疲欲寐,脉细微。

【方解】

方以麻黄为君,取其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制附子为臣,取其大辛大热,温补阳气,助麻黄鼓邪外出。然麻黄发汗之力较峻,阳虚之人用之恐易损耗阳气,与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二药相伍,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配伍。细辛归肾肺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以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以助附子温里散寒,为佐助之用。三药并用,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振奋,则虚阳外感可愈,为治表里俱寒、太少两感之剂。

【临证加减】

若阳气虚弱者,宜加人参、黄芪以合附子助阳益气,兼咳喘有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

何为阳虚之阴证?

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踡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外感   风寒   咳喘   青黑   细辛   附子   津液   麻黄   半夏   热饮   语声   困乏   阳气   黄芪   表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