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吃“野味”,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一律都吃,野猪麋鹿果子狸只是入门,敢于直面猴脑穿山甲的,才是老饕……

但其实,早在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吃野味容易染上疾病。

鸟类

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诸鸟有毒”,“凡鸟自死目不闭,自死足不伸,白鸟玄首,玄鸟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异形异色,皆不可食,食之杀人”。

乌鸦:“肉涩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

啄木鸟:“因食百虫,肉有毒,不可食”。

孔雀:“肉性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后服药必无效”;

水禽类

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鸿鹅:“肉性味咸,平,有小毒,食之腹胀腹泻”。

鸳鸯:“肉性味咸,平,有小毒,食后头痛、头晕,可成为终身疾病”。

(俗称野鸭):“性味甘、凉,身体虚弱者不宜食。

虫类

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蜗牛:“性味咸、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卷缩抽筋”。

山蛤蟆:“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现狂热”。

蚯蚓:“性味咸、寒,有小毒,食之发热起风疹”。

天螺:“性味咸、寒,有毒,不可食”。

兽类

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豪猪:“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则伤头伤身”。

野马:“肉性味辛、苦、冷,有毒,煮食难消,多食生疮患痢”。

:“肉性味酸、热,有毒,食之,损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助鼠(黄鼠狼):“肉性味甘、臭、温,有小毒,心、肝有臭味”。

:“肉性味甘、平,虽无毒,但有痛疾者不可食”。

水獭:“肉性味甘、寒,虽无毒,但食之引起血热,消男子阳气”。

鳞虫类

400年前,李时珍就警示后人:这些野生动物不能吃

穿山甲:“性味咸、寒,有毒,其肉甘、涩,味酸,食后慢性腹泻,继而惊风狂热”。

石龙子(猪婆蛇):“性味咸、寒,有小毒,食之可出现腹痛腹泻”。

蚺蛇、白花蛇、乌蛇(又名乌梢蛇、黑花蛇)、金蛇(又名银蛇、锡蛇)、蝮蛇、天蛇(又名四足蛇)等均为有毒蛇:“蛇胆性味甘、微寒,有毒;蛇肉味性甘、涩,有毒;蛇头毒人至死,不宜鲜品煮食,药用也要经过去毒”。

能鳖(又名三足鳖):“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杀”。

调查发现:人类当前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所以,对于大自然,我们需要多一些敬畏之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口号,是需要践行的,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也给人类自己留一条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李时珍   惊风   野生动物   白首   石龙子   本草纲目   乌梢蛇   白花蛇   穿山甲   大寒   野味   生路   又名   后人   狂热   年前   可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