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每天吃多少油合适?4个控油小技巧必须掌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成人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g(其它各人群见下表),根据2012年的调查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吃42.1g油,跟推荐量一比,超了很多。大家可以算一下,1g油提供9千卡热量,超出的12.1g油,差不多相当于每天多摄入109千卡的热量,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肥胖,跟这个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因此,大家一定要限制油的摄入量,尤其是家里掌勺的那位,务必做好控油措施。接下来教大家几个控油的小技巧——


■ 买一个控油壶:每天把全家人的油使用量算好,提前倒进去。比如一家三口,2个大人和1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对照上表数据,那就是70g~85g/d。如果不想买控油壶,一天只在家里吃一顿饭,可以用瓷调羹来估计,一调羹油大概有7克,所以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了。


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 一调羹油7克,控油壶中装了30克油


■ 改变烹饪方法:不同的烹调方法用油不一样,多选择蒸、煮、炖、焖等,少用煎、炸的方法。


■ 少吃油炸食品:都是高热量的食物,而且都很好吃,随便吃吃就热量爆棚。


■ 少吃饱和脂肪:市面上买到的各种零食,尤其是油炸的、香脆的那种,要严格限制,里面可能加了很多饱和脂肪,如黄油、奶油、可可脂、棕榈油、人造黄油等。


但是,控油也有限度,不能走极端!


比如有这么一群人,尤其是很多女孩子,为了控制身材,特别害怕油,每天水煮菜、轻食沙拉,买各种排油丸、控油减肥药吃个没停……结果呢?有可能因为缺乏脂肪造成体内脏器下垂,关节损坏、器官功能下降,怕冷、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等)摄入不足,出现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皮肤干燥、发痒脱皮等……就得不偿失了。


烹调油到底怎么选?


烹调油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从化学结构上,我们把它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不饱和脂肪酸又细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 饱和脂肪酸: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棕榈油

■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油

■ 多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海洋鱼类


根据不饱和化学键的位置不同,又分为n-9、n-6、n-3脂肪酸。


■ n-9脂肪酸:以油酸为代表,主要存在于橄榄油、茶油中,它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

■ n-6脂肪酸:以亚油酸(LA)为代表,主要存在于玉米油、葵花籽油中,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补充。

■ n-3脂肪酸:包含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也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有紫苏油、亚麻籽油、胡麻油等。


知道了关于油的基本营养学概念和分类之后,我们来说说用油的建议。还记得曾经有个很有名的广告——“XXX油,1:1:1”,这三个比值的意思其实就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类的比例,是世界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推荐的比例。感谢这个广告,把不同类型脂肪酸的概念慢慢普及开来。


■ 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尤其要提升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我们都知道地中海饮食模式非常健康,它们的特点之一就是深海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吃得多、食用油以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主,这恰恰是增加了两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心脑血管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好,也有潜在的不良作用,比如促进机体脂质过氧化、促进化学致癌作用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等。因此,更需要提升的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日常摄入量最少的一类。


■ 注意n-6脂肪酸和n-3脂肪酸的比例:n-6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但摄入过多会引发血管炎症、高脂血症、关节炎症等;n-3对大脑、视网膜、皮肤、肾功能的健全非常重要,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目前各国的膳食指南都呼吁提升n-3脂肪酸的比例,我国的推荐比例在4~6:1。


是不是看晕了?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没必要那么精确的计算出来,优化一下比例即可,直接总结一下就是:提高我们日常膳食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3脂肪酸的摄入量。


因此,我个人对于食用油的搭配建议是:购买至少2瓶不同类型的油放在厨房里混着用,给大家推荐4个基本组合:


■ 橄榄油+大豆油

■ 橄榄油+花生油

■ 茶油+葵花籽油

■ 茶油+玉米油


另外,不常吃深海鱼的朋友,紫苏油或者亚麻籽油备一瓶在家里,3种油混着吃,就非常健康了。


但是,每种油怎么用,是有讲究的,根据烟点的不同,使用场景不同: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烟点?油加热到一定的程度,开始冒烟,这就是烟点。冒烟就会呛人,其实是因为分解出对人体有刺激性的物质丙烯醛,而且油烟中含有脂肪烃、杂环烃、芳香烃等化学物质,包括甲醛、乙醛、丙二烯、苯、苯并(a)芘等,其中不少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烹调油烟暴露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除了厨房必须安装抽油烟机外,做菜时,油温一定要控制,不要等到油开始冒烟再放菜,远离“爆锅”!


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 部分常见的烹调油烟点

图源:肉料理原来是这么回事


因此,给大家不同油的食用场景建议如下:


凉拌料理:初榨橄榄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紫苏油

日常炒菜:菜籽油、茶油、葵花籽油、米糠油、花生油、精炼橄榄油、葡萄籽油

高温煎炸:椰子油、棕榈油


快去超市采购几瓶好油吧~


告诉妈妈,咱家厨房里不能只有一种油!如何选食用油?

[1]曾洁,烹饪化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科学出版社

[3]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4]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15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食品科学,2013,34(06):211-214.

[5]赵平,预防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6]亚瑟·勒凯恩,肉料理原来是这么回事,中信出版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不饱和   烟点   玉米油   茶油   紫苏   棕榈油   调羹   花生油   脂肪酸   橄榄油   食用油   亚麻   膳食   中国   脂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