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为什么要测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众所周知,养成良好的血糖监测习惯,对我们控制血糖、遏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很多糖友在面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凌晨血糖等不同指标,往往会感到十分疑惑。这些不同时间点测量血糖,究竟有些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要将测血糖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分成这么多不同的项目呢?

糖友为什么要测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 小时之后所测的血糖,一般都在次日早餐之前采血检测。这一项目主要是反映患者在非进餐状态下的血糖水平,还可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和前一天晚上的药物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直至次日早晨的血糖。一般认为,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专家表示,空腹血糖最好是在早晨6~8点之间取血,否则可能因为空腹时间过久而导致血糖值偏低或偏高,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难以反映患者的真实血糖情况。此外,患者在采血前要注意不能进食和进行剧烈运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在采血前也要暂停。但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应照常使用。

餐后2小时血糖

从进餐吃第一口时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血进行检测。这项检查主要可以反映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进食量与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以及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等多个问题。

在临床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还有助于2 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这是因为在糖尿病早期阶段患者往往空腹血糖正常,而最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

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一般是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情况,而空腹血糖一般是指患者空腹一夜之后,早餐前的血糖情况。这两者之间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餐前血糖反映的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或者糖尿病患者用药量是否合适。如果餐前血糖出现异常情况,就应考虑增加降糖药物的用药量,以保持血糖的平稳。

睡前血糖

顾名思义,睡前血糖就是指睡觉之前所测的血糖值。由于每个人睡觉时间各有不同,因此一般建议睡前血糖最好在晚上10点左右取血进行检测。

睡前血糖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对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检测糖尿病患者睡前的血糖水平,以便于患者决定是否需要在睡前增加降糖药的用药量,或是需要在睡前加餐以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

凌晨血糖

凌晨血糖一般是在凌晨3~4点取血检测,这项检测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判断空腹血糖升高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氏反应导致的,能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得更加平稳。

这些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些血糖检测项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积极做好血糖监测工作,对自身的健康能起到很好的预警和保护,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苏木   血糖   胰岛   时间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药物   患者   细胞   晚上   水平   小时   情况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