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图/源于网络

女人的唠叨对丈夫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同样,在人际交往中,爱唠的人也是不受人欢迎的。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人群中的活跃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夸夸其谈,当然不会得到好人缘。还有一些人,总是将自己的生活泡在“苦水”里。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们都像“祥林嫂”一样,不遗余力地向人倾诉,向人抱怨。然而,这样做,不仅不会换来同情,还可能惹来别人的厌弃。

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话少倒有可能更让人接受。下面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开始时,王艳向别人推销时总是赖在别人面前不走,直到把对方累垮,业绩却毫无起色,久而久之,她对自己的推销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后来在别人的帮助和指点下,她决定:“并不一定要向每一个我拜访的人推销保险。

如果超过预订的时间,我就要转移目标。为了使别人快乐,我会很快离开,即使我知道如果再磨下去他很可能会买我的保险。”

谁知这样做竟然产生了奇妙的效果:“我每天推销保险的数目开始大增。还有,有些人本来以为我会磨下去的,但当我愉快地离开他们之后,他们反而会到另一间办公室来找我,并且说:‘你不能这样对待我。每一个推销员都会赖着不走,而你居然不再跟我说话就走了。你回来给我填一份保险单。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是复杂多样的,各有各的癖好,各有各的脾性。

在与人相处时,或许你就有这样的感触:当有人想用言辞来引起你的重视的时候,反而他说得越多,在你看来这个人就越是平淡无奇,或者越是觉得他啰啰唆唆惹人讨厌。

这是因为,说得越多,说出愚蠢的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很多时候,如果能保持缄默,或者把话说得简洁一点、直观一些,或者保留一些,给对方留一点遐想,那么可能更受欢迎。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常言道:“言多必失。”也是指说话太多的害处。清朝宰相刘墙就曾体验到这样的害处。

提起“刘罗锅”刘墉,人们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一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且不失几分幽默的人物形象。他凭着自己的正直和聪明周旋于危机重重的官场。

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墉也曾遭遇重大转折,受到乾隆皇帝的申斥,本该获授的大学士一职也旁落他人。

究其原因,不过是刘墉守口不密,说话不周,酿成了祸患。一次乾隆谈到一位老臣去留的问题,说若老臣要求退休回籍,乾隆也不忍心不答应。刘墉便将这话泄露给了老臣,而老臣真的面圣请辞。

乾隆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刘塘凯舰大学士的明证,是谋官的明证,因而训斥一通,将大学士一职改授他人。

因此,足见言语谨慎对于一个人在职场生存立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职场处世戒多言,多言必失。刘墉由于说话不慎,而将到手的大学士丢了,就是最好的明证。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当然了,与人相处,话要少说更要说得好。在我们的人生中,不但要学会适时地沉默,还要学会优美而文雅的谈吐。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在该说的时候,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古语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说话也应以“精”为好。《墨子闲话》中记下这样一个故事:子禽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言有什么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都在鸣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不为人们所爱听。

而晨鸡黎明按时啼,天下不都被叫醒了!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到点子上才好。”

事实正是如此。要把话说到点子上,说到对方的心坎儿里,这样才能给交际架起绚丽的彩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刘墉   墨子   乾隆   言多必失   都会   祸患   老臣   大学士   明证   害处   正直   点子   聪明   说话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