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202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今日小满。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自然界变得一派繁茂生机勃勃之象。

那么,小满节气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吃点什么才能健康地度过这个节气呢?

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满期间的养生要点吧!

小满节气特点

2021· XIAOMAN

小满,《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到此时都达到了一个将满而未满的小满状态了。

气温明显上升,从小满开始就进入真正的炎夏了。这也意味着我们身体的阳气也日渐旺盛,达到了一个“小满”的状态。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阳盛则阴生,所以进入小满后雨水也会明显增加。

在五运六气上讲也是从小满之后开始进入一个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的湿热状态。

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7月22日的大暑之前。

这期间会因为主气的少阳相火而容易发生呕吐、吐酸水、耳部疼痛、眼睛发红、小肚子疼以及容易惊吓等情志病。

也因为客气和司天的太阴湿土而发生周身困重,尤其下肢沉重、肿胀、肚子胀、胃胀等疾病。

所以,小满期间我们的养生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并且同时还要继续长养阳气。

小满三候

2021· XIAOMAN

初候,苦菜秀。这里意思是说到了小满的时候苦菜就长得很旺盛了。而关于苦菜,古人则普遍认为是茶。也有人认为苦菜为苦荬菜。

古人认为到了小满之后,茶树感受到了夏季的火气,而开始有了苦味。

所以,小满期间适当喝一些雨后的绿茶是非常适合的。因为绿茶既能升阳清热,还可以利湿。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二候,靡草死。古人认为靡草是葶苈一类的草类,这些草感阴气而生,感阳气而死。

小满阳气开始旺盛,所以感阴而生的靡草在此时会逐渐凋亡。

这也证实了小满期间阳气变得旺盛,气温明显升高,正式进入炎夏阶段。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三候,麦秋至。所谓麦秋,就是麦子的“秋天”,小麦在小满以后开始逐步准备收获,所以称小满为麦秋至。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小满期间,小麦开始变得颗粒饱满,但仍未安全成熟,所以叫小满。但离收获也不远了。

总得来说,小满期间的物候现象说明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变得非常旺盛,但又未到全盛之时。降雨也开始增多,湿热将是这一阶段的一个常态。

小满饮食指导

2021· XIAOMAN

小满期间,湿热是常态。同时,还要注意长养阳气。因此,我们可以吃些有清利湿热作用的的食物。

比如绿豆、赤小豆、黄豆、白扁豆、生苡仁、冬瓜、玉米、马齿苋等等。

同时,还可以吃些辛味的食物,如薄荷、葱、姜、蒜、茼蒿等既可以调畅气机,帮助除湿,又可以生发阳气。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适合小满期间吃的养生粥——四豆野菜粥。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食材:绿豆、赤小豆、白扁豆、黄豆各30克,大米50克,马齿苋30克;

配料:食盐、生姜末、葱末、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先泡1个小时。再开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豆类软烂。再将洗净的马齿苋切碎,放入锅中同煮,加食盐、生姜末、葱末再闷煮5分钟后淋入香油即可盛出食用;

提示:此阶段应增加辛味,所以也在出锅前放入少量胡椒粉或者十三香。盐要少放,略有咸味即可。

如无马齿苋可用青菜代替,或不加蔬菜食盐、香油直接做成淡味的豆粥。不建议做甜粥,甘味不利于祛湿。

除此之外,小满期间饮食应尽量清淡,减少吃甜食。也要避免生冷冰镇食物。

小满起居指导

2021· XIAOMAN

湿气重,除了上面的饮食原则之外,还要注意两个方面,即适量运动和心态平和。

湿气为阴邪,最易困遏阳气,粘滞气机。此时,看上去特别像虚。

但大多数人都舌苔厚腻,或白或黄,就充分说明是被湿气所困,而非真正的虚。

小满丨学会这3条,让身体阳气满满没湿气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生发阳气,调畅身体的气血,健壮脾胃。气血条畅,脾胃运化正常,湿气就会远离我们了。

所以,慢跑、快走、太极、八段锦这些仍然是最佳选择。

而心态情绪方面的稳定则可令肝的疏泄正常,这样也能保证气血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小满   阳气   湿气   麦秋   赤小豆   马齿苋   脾胃   湿热   香油   食盐   节气   气血   自然界   旺盛   状态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