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涨趋势,患者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达到了1.16亿人。当患者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通过饮食、运动、与药物三个方向来稳定血糖。因此确诊糖尿病后,患者的生活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要做到预防疾病发生,其实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了解,往往可以找出早期糖尿病的一些端倪,除了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外,我们常见的还有一些不适也可以了解,因为糖尿病的发展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长时间对于身体的损伤,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并发症或者不适,并且在生活中一点点显示出来。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经常出现尿道发炎,可能是尿液含糖量较高

很多人发现糖尿病时往往已经是有并发症的情况了,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不适症状,而人们所说的“三多一少”这些典型症状有些人并没有,或者只有其中的1-2项,大多数人可能平时遇到较多的主要是口渴,疲倦等容易跟其他问题相混淆的表现。

不过,临床上有些患者经常会出现尿道炎的症状,总是反复,那么应该警惕是否跟血糖高有关,最好去查一下空腹血糖或者糖耐量,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往往高出了肾糖阈,导致肾脏再吸收糖分功能下降,糖分更多地排入尿液中,尿液含糖量较高,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一般比正常人差,容易感染尿道炎,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因不明原因患上尿道炎,就可能是糖尿病作怪。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血糖控制不佳,小便排泄受影响

糖尿病患者除了容易患尿道炎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出现泌尿问题的并发症,根据统计有50%的糖尿病患者有泌尿方面的并发症,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好,身体长期处于血糖过高的状态,相应的神经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膀胱部位的神经出现问题,导致膀胱不正常收缩,有可能产生尿频、夜尿、尿失禁等功能障碍问题。

另外,糖尿病患者往往尿液比较多,有时候在特殊时期尿量多又无法马上排出,出现憋尿的情况,这样也会对膀胱产生伤害。

一旦膀胱发生病变,将进一步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和收缩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只能插尿管使用尿袋来帮助排尿,否则更容易导致膀胱和尿路的感染,甚至会上逆伤害到肾脏。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糖尿足严重,可能要截肢

糖尿病还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足,但糖尿病足初期的症状也不是很明显,容易让人忽视。

一般来说糖尿病足的发展有4个阶段:

1、足部感觉减弱,初期足部感觉不灵敏,发展到严重时足部受伤也不会疼痛;

2、因为血管被高血糖损伤,血液循环差,而且高血糖导致的感染风险增加,以致伤口较难愈合,变化也是进行性的;

3、双脚走路容易疲倦,到后期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

4、到后期可能出现足部的畸形。

由于糖尿足初期没有明显病症,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引发严重的下肢并发症,情况可大可小,最严重者更需要截肢来救命,据临床上的统计,大约有一半需要截肢的患者可能跟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有关。

但,需要了解的是,有时候即使截肢也不代表糖尿病足就能够完全解决。因为截肢后还会出现溃疡的问题,有可能继续向上延伸,导致截肢残留部分持续发病,也可能另一只脚也会发病,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而导致血糖控制持续异常,身体状况下降,未来死亡几率上升。

要预防糖尿足,最重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其次是避免足部损伤,例如日常可穿着宽松及较软的鞋子,避免穿凉鞋或高跟鞋,每日也可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以及保持足部透气、干爽。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血糖高,眼睛受影响,甚至可致盲

糖尿病还会引发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病变初期,视网膜会因为长时间血糖水平过高,导致微细血管受损,血管壁衰弱,并渗出蛋白沉淀物质及血液,当这些液体渗入眼球,便会影响视力。如果病变长期持续,视网膜会增生脆弱的血管,这些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造成视网膜纤维化、继发性青光眼等问题,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并永久失去视力。

糖尿病眼病是我国眼病主要的致盲原因。

一般来说,引发视网膜病变的因素有三项:包括患病时间,年期越长出现病变的风险越高,其中患病15年以上者,有80%机会患上糖尿眼;另外是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越差,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是其他风险因素的控制,例如血脂、血压的控制,都对改善视网膜病变十分重要。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患者应该多留意日常,当出现视力模糊、影像变形、眼睛疼痛等明显症状时,代表病情已相当严重(也要跟正常的视力问题做鉴别),即使接受治疗,也未必能完全恢复视力,所以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病变并控制病情,才是上策。

有些朋友可能有疑问,自己并没有确诊糖尿病,但对照糖尿病并发症却有早期症状,这是什么情况?

没确诊糖尿病出现轻微并发症,血糖控制好能够改善,甚至逆转

其实这种情况下,往往已经进入了糖尿病前期的状态,说明胰岛素功能已经出现了异常,或者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了,这时候血糖可能在某一个时间出现较高的程度,而此时如果患者比较敏感,或者本身血管因为其他原因有损伤(比如高血脂、高血压),这时候就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的症状,但一般比较轻微。

比如会出现眼睛视力轻微下降;餐后视力会有短暂模糊;尿急尿频,容易出现尿道炎;脚部的趾端会有麻痒等等。这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控制好血糖,那么症状可能就会改善,甚至消失。但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进入糖尿病的几率非常大,而之前出现的轻微并发症也可能会逐渐严重,所以,糖尿病前期患者不能对血糖大意,虽然没有确诊,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健康的伤害。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也有朋友在私信里提到,自己每次感到饥饿的时候,会有发抖、无力,出冷汗的情况,这是不是糖尿病的前兆?

饥饿时手抖、无力、出冷汗,甚至烦躁是低血糖表现!患糖尿病几率高

上面朋友说的这些症状其实是低血糖的症状,并不是糖尿病的表现,一般来说容易发生低血糖,可能和平时爱吃甜食、碳水化合物引起低血糖耐受度差有关。虽说如此,但低血糖耐受度差的人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食欲,也是容易患糖尿病的。

2型糖尿病的征兆其实是胰岛素抵抗,跟低血糖这些症状有较大的不同。我们肚子饿的时候其实是身体消化完食物此时血糖降低,低血糖时会引发饥饿的感受,一般人可以忍受饥饿,但如果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肚子只要一饿,就会全身无力引发不适,脾气也变得烦躁起来。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人体对低血糖耐受差,很多情况下是自己在饮食上选错了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是人体为了快速消化这些食物,会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大量胰岛素又会让血糖快速下降,就像做过山车,血糖忽高忽低的,反而容易出现异常。

而且,目前临床上发现,有这种情况的人,往往容易患糖尿病,就是因为血糖长期大幅波动而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或者胰腺分泌异常。

提到了饮食对于血糖的控制问题,有朋友问题,糖尿病是不是就是吃糖太多导致的,只要不吃糖多的食物是不是就不会出现糖尿病,另外,水果含糖高是不是不能吃糖了?

选错食物血糖波动大,进食水果有助控糖

现代饮食跟以前变化较大,以前食物相对匮乏,偶尔吃一次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就算改善生活了。但现在饮食丰富,从早晨一起床就可以喝到含糖的饮料,进食含糖的食物,比如加糖豆浆,奶茶,面包,菠萝包;中午天热了再来杯手摇茶等等,这样就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血糖的快速变化反应在身体上,就是容易饿,而且也容易困,更重要的是随着进食糖分增加,对于糖分的依赖会增加,就跟上瘾似的,会越吃越多,可能以前吃一块糖感觉甜,现在吃三块可能才刚觉得有甜味,并不是糖果品质下降了,而是你对糖的耐受程度增加了,这样就给胰腺造成很大的负担。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而且前面我们说了,这样会导致低血糖耐受差的情况,一旦低血糖又需要进食糖分来缓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该怎么办呢?

建议从改变选择食物做起,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取,少喝含糖的饮料。食物改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吃精制淀粉,采用天然类的食物,可以帮助血糖缓慢升高,并延长血糖下降的时间,帮助胰岛减轻负担。

经常尿道炎脚趾没感觉是糖尿病先兆?了解并发症,选对食物好预防

另外,有朋友后说血糖高吃水果不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大部分的水果适当摄取有助于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因为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能够缓解血糖的波动,而且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因为血糖异常外加服药会影响到人体对于维生素的吸收,而维生素对于血管神经的修复很关键,所以利弊分析,适量进食水果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高糖分的水果也是要少吃,比如熟透的香蕉、桃子等。

#糖尿病# #健康一夏# #健康明星计划# @头条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尿道炎   并发症   糖尿病   食物   糖尿   低血糖   糖分   视网膜   先兆   胰岛素   膀胱   血糖   脚趾   视力   糖尿病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