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清了抑郁症的病因,你就可以坚持这个方法走出抑郁症

一、抑郁症一定要靠吃药才能治愈

相信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有这样的疑惑。必须强调,抑郁症在严重时期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药物可以快速的改善抑郁的症状,令抑郁症患者逐渐恢复一定程度的行为能力及情绪状态。

但是从最终的治愈来说,抑郁症患者一定是要思维模式换句话说改变过去的心态。

正如心理学家李宏夫在《战胜抑郁》书中讲到“心病终须心药医”。如果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不改变,那么即便通过吃药症状稳定了,但是在未来的生活还是很容易复发。

心理学家:认清了抑郁症的病因,你就可以坚持这个方法走出抑郁症

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表现。《战胜抑郁》书中讲到,只依靠药物的治疗,而不从心理上去改变、成长是治标不治本的。

二、抑郁症的表现及病因

抑郁症这个概念虽然已不陌生,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抑郁症的理解都还存在很大的误解。比如认为抑郁症的人是“思想病”、“想开了就好了”“心眼小”等等。

如果抑郁症真是想开了,只是钻牛角尖这么简单事情的话,那么精神病院的病人就不会那么人满为患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患者常年吃药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人们都知道抽烟不好,喝酒不好,可是很多人还是难以戒掉。为什么?因为我们会被那种上瘾的感觉所控制。

而抑郁症也是同样的道理。被一种无法自拔的“心瘾感觉”所控制,那种心瘾的感觉让我们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让我们想不到好的,让我们感觉到的都是不好的。

心理学家:认清了抑郁症的病因,你就可以坚持这个方法走出抑郁症

这种“心瘾的感觉”是什么产生的?是生理的失调吗?

当然不是生理的失调造成的,但是这种心瘾却是会让我们持续地陷入负面的情绪中,而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负面的情绪中,那么他一定会出现生理上失调、症状。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心瘾感觉”是因,“生理失调”是果。

那么,这种心瘾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情绪自救》书中讲到的大概意思是,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敏感、多虑、多疑、完美主义的心理习性(性格特质)。

心理学家:认清了抑郁症的病因,你就可以坚持这个方法走出抑郁症

三、抑郁症如何自我调整

重点来了,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抑郁症的真正病因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心理习性呢?

以下就为抑郁症朋友分享一个最为重要的自我疗愈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来自内观禅中的正念“观息法”。

观息法是一种去除内心习性,培养平等心,进而让人摆脱种种心理疾苦的解脱之道。无论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失眠还是其他种种情绪困扰的人,只要持续正确地练习观息法,最后都会获得很好的改变及成长。

观息法怎么做呢?静坐闭目,持续地观察鼻孔的呼吸进出,不管什么想法、感觉的产生,都一律地不管它,不理它,保持平等心。如果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如此持续地练习。练习时间最好早晚各一次,每次不低于20分钟。注:本段内容参考《战胜抑郁》一书。

只要我们能坚持地保持观息法练习,一般情况2周以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持续坚持,就会越来越好。

心理学家:认清了抑郁症的病因,你就可以坚持这个方法走出抑郁症

另外,除了观息法练习外,我们也需要进行认知、思维方式的改变。

比如《情绪自救》书中的“誓言法”练习就是很好的一种改变负面思维方式的练习。

再比如《生命的重建》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书中的理论观念很好的解释了身和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坚持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的运动,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所带来的情绪改善效果远比抗抑郁药更好、更天然。

好了,以上分享希望能给抑郁症朋友们带来帮助,愿抑郁症朋友早日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病因   习性   心理学家   负面   症状   抑郁   药物   生理   平等   患者   呼吸   情绪   程度   不好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