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近些年野生天麻资源已濒临枯竭,但是市场上仍有大量的野生天麻在卖,这是不是真的?
野生天麻和家种天麻有什么区别?
不同地方产的天麻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结合多年的经验和一线考察,收集了全国多个产区的天麻做了分析对比。

野生天麻的市场乱象


1.天麻野生资源濒临枯竭,野生品十分稀少


根据我们目前的调查,目前我国仅在东北长白山地区、湖北神农架地区、乌蒙山区、四川部分山区(丹巴、雷波、平武等)有少量野生天麻,以四川丹巴产量稍大,可以达到百公斤以上,其他各地山林中偶有发现,或自用或就地销售,基本进入不了市场。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2.景区、药材市场、电商平台高价销售的“野生天麻”基本不是野生


电商平台、景区、药材市场以及集市摊贩,销售“野生天麻”的非常普遍,但这些所谓的“野生天麻”都是家种的,熟悉天麻的人很容易分辨,但普通消费者却分不清楚。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3.家种天麻品质好,不需要过度崇尚野生天麻


在人们的概念中,都以为野生的天麻质量比家种的好,对于很多道地药材来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对于天麻来说未必如此。


一方面天麻野生资源已近枯竭,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家种替代野生是必然的趋势。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野生天麻

另一方面,野生天麻只有在抽芽时,人们才能发现并采挖出来,此时采挖的天麻大多干瘪,不能完全把控最佳采收时间。而人工种植的天麻能准确找到麻穴,不至于抽芽消耗天麻营养,能够采挖到饱满坚实的冬麻,外观品质更佳。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家种天麻

人工种植的天麻,尤其是林下仿野生模式种植的天麻,是和野生天麻相同的环境下,使用野生天麻种源,这样的种植的天麻品质与野生天麻相近。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林下种植天麻

因此,优质的家种天麻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是因为栽培的品种、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家种天麻的品质也有差异,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


天麻质量研究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品种


1、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几种类型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块茎,周铉等根据天麻花的颜色、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的含水量不同的特点,将天麻划分为以下6个变型: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红天麻、乌天麻以及多种杂交天麻,绿天麻十分稀有,没有大面积种植。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红天麻

红天麻花茎及果实橙红色,生长于海拔500~1500m的低山区,产地遍及我国西南至东北大部地区,种植面积广,产量大。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乌天麻

乌天麻花茎灰棕色,带白色纵条纹,生长于海拔1400m以上的高山区,产地主要集中在云贵川交界的乌蒙山区,种植面积小,产量低。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杂交天麻

杂交天麻主要有乌红杂交和红乌杂交两种,主要种植区域在湖北宜昌(夷陵)、五峰等地,产量居中。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绿天麻

绿天麻,花及花茎淡蓝绿色,果实绿色或浅绿色。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常与乌天麻混生。没有大面积种植,主要用于育种。


4.彝良乌天麻


地处云贵川交界处的乌蒙山区是乌天麻的主要分布区,过去一直采集野生天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工种植,种植区域以彝良县小草坝为核心,逐步辐射到周边地区,小草坝镇也成为了天麻的加工集散地。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得益于乌蒙山绝佳的自然环境和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彝良乌天麻继承了当地野生天麻的优良品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形态特征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2.产地分布

彝良乌天麻早期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彝良县小草坝镇及其周边的龙安、龙海、钟鸣、两河、牛街、盐津县庙坝、镇雄县的罗砍、李子坝、杉树、威信县的罗布、长安等乡镇。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云南昭通小草坝

除了彝良、盐津、镇雄、威信外,云南省昭通市的大关、永善、鲁甸、巧家、绥江、水富以及贵州省大方县都发展了乌天麻的种植,四川青川、平武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贵州大方慕俄格

彝良县小草坝是乌天麻的加工集散地,周边地区种植的乌天麻大多在此加工、交易,再销往全国。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彝良县小草坝镇正在加工天麻

3.生长环境


乌蒙山独特的区域小气候


彝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这里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小气候。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海拔1400~2300米的高寒山区,常年多雨寡照、阴雨连绵、雾气大、冷凉潮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乌天麻的生长。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乌蒙山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乌蒙山广阔的原始山林中植被茂密,植被是天然的荫蔽物,是野生天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多生长在山区杂木林或针、阔叶混生的林下,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腐殖质,地面生长着大片的蕨类植物,这样的环境适合于天麻及蜜环菌的生长。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林下仿野生种植


彝良乌天麻采用林下仿野生的方式种植,和野生天麻一样,人工种植的天麻同样在乌蒙山原生态环境中完成整个生长周期。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生长过程中不施任何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天麻栽种下去之后,也没有过多的人为管理,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天麻的道地品质。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4.种植


人工种植历史回顾


天麻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它无根无绿叶,不能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外形也很奇特。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弄清楚它是怎样生长的,人工种植也屡遭失败,人们甚至认为天麻不能种植。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1911年日本学者草野俊助首次发现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5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开始研究天麻种植,逐步揭开了天麻生长的秘密。


1965 年,徐锦堂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取得成功,70年代,周弦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成功。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20世纪70年代开始,陕西汉中、云南彝良等地推广大面积天麻人工种植,到80年代已形成较大产量。


此后,天麻种植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开始广泛种植,产量也大幅增加。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天麻种植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无性繁殖就是用有性繁殖得到的米麻、白麻做种,在培育好的蜜环菌菌床上种植,再生长出天麻的过程。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是利用假植箭麻开花授粉后所结的蒴果种子与萌发菌拌匀后,与菌材、蜜环菌一同下种,生长出天麻的过程。


天麻生长过程简述


天麻无根无绿叶,不能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要靠真菌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在天麻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营养的真菌有两种,即萌发菌和蜜环菌。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萌发菌和蜜环菌

天麻花粉状种子拌播萌发菌后,天麻种子吸潮膨大,被萌发菌侵入,天麻种子吸收萌发菌中的营养而萌发成原球茎,原球茎又被蜜环菌侵染,并供给营养而形成米麻、白麻,最终长成箭麻(商品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块根生长过程

天麻有性繁殖的种植过程


1、 两菌一种一材准备


两菌,即萌发菌和蜜环菌,一种,即天麻种,一材,即菌材。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在天麻生长的不同阶段,萌发菌和蜜环菌先后为天麻提供营养,而菌材是为萌发菌和蜜环菌在地下繁殖提供营养的,因此必不可少。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彝良乌天麻种植所用的两菌是采集当地野生乌天麻优质的两菌种源,再经实验室分离提纯后培养出来的,种源同样是当地野生乌天麻通过集中繁育得到的,而菌材多是选择当地资源丰富的青杠木。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在天麻生产中,两菌一种多是菌种生产好再供给种植户的,两菌一种的质量对天麻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2、栽种


▼用种子种植(有性繁殖)


播种前,将萌发菌撕成小块,再将天麻蒴果撇开,抖出种子,均匀播撒在萌发菌上拌匀。播种时将青冈木锯成小段,铺在提前挖好的菌床上,在菌材两端和中间摆放小块蜜环菌,然后在平铺的菌材上摆放一层已拌好种的萌发菌块,覆盖一层疏松的腐殖土,再覆盖一层湿润的杂草或树叶。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用种麻(米麻或白麻)种植(无性繁殖)


6月之前固定好菌床,覆土培养菌材,11~12月打开菌床,摆放好小的菌材,将种麻放在菌材之间,覆盖一层疏松的腐殖土,再覆盖一层湿润的杂草或树叶。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育种一般在6-8月进行,第二年11月~12月可以采收种麻,称为白头麻、米麻,第三年11月~12月可以采收商品麻和种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从天麻种子种下去,到天麻商品采挖,需要两年半时间。如果种植种麻,则第二年就可以采挖,生长期一年。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彝良乌天麻种植多采用有性繁殖的白头麻、米麻或者无性繁殖的第1代~第2代白头麻、米麻为种麻种植。


5.采收


天麻可以在冬、春两季采挖,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天麻进入休眠期后或早春萌发之前采挖称为冬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春季(3~5月)天麻出芽抽苗茎已出土时采挖的天麻为春麻,一般认为冬季采挖的天麻品质更好。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彝良乌天麻商品以冬麻为主,并且以11~12月采挖最佳。采挖时先用挖锄铲去表层土,用手小心取出天麻,避免损伤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徒手挖出天麻

6.加工


彝良乌天麻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鲜天麻煮透后切片烘干,加工成天麻片,一种是天麻煮透后干燥,加工成天麻个。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片加工工艺相对简单,费时也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清洗、分拣、水煮、切片、烘干、分级六个步骤。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一步 清洗 刚采挖的天麻用高压水枪和清洗机配合清洗,洗净表面泥土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二步 分拣 清洗好的天麻按大小进行分拣,并拣掉病虫害严重的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三步 水煮 清洗好的天麻按不同大小分别水煮,以煮透未见白心为度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四步 切片 煮透的天麻捞出后切片,切片要选择体形顺直、饱满的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五步 烘干 切好的天麻片均匀摆放好,放入烘干房烘干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第六步 分级 干燥好的天麻根据片形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级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天麻个的加工是在煮透后直接干燥,干燥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多次反复烘烤并且耗时较长,干燥完成一般需要30-90天


第一次烘烤


高温(50℃~60℃)烘烤12~24小时,待麻体表面微皱,用口袋密封回潮,使麻体表面平整。


第二次烘烤


低温(30℃~40℃)烘烤12~24小时,用口袋密封回潮,待麻体柔软时,用手揉捏天麻定形。


多次反复烘烤


按以上方法反复进行3-5次,待天麻7-8成干后,均匀的摊开让其慢慢阴干,一般个头偏小的,大约30天能全干,中大或特级大个货,一般需要60天甚至90天才能全干。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每年11月、12月是彝良乌天麻产新的集中期,天麻从采挖到最后加工成商品需要长达1~3个月的时间,加工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成熟的加工工艺也是彝良乌天麻道地品质的重要保障。


全国天麻产区、产量、产况


全国有超过13个省区种植天麻,规模较大的区域有四个,分别是云贵川交界的乌蒙山区、安徽、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区、湖北宜昌夷陵区、陕西汉中及周边地区。各产区产量情况如下: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乌蒙山区是天麻的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昭通的彝良、镇雄、威信、永善、大关、盐津、昭阳以及贵州大方等地,其中彝良县小草坝镇是天麻的核心产区和加工集散地。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这里是中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天麻的地区之一,天麻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主要栽培品种是乌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湖北宜昌是天麻的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夷陵区和五峰县,夷陵地区下堡坪为核心产区和加工集散地,主要栽培品种是杂交天麻,五峰县也有一定量的天麻种植,产量相对较少。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陕西汉中也是最早开始人工种植天麻的地区之一,种植区域以汉中的宁强、留坝、勉县、略阳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包括甘肃康县、四川广元、陕西商洛等地,主要栽培品种是红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安徽、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区也是天麻的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域集中在安徽金寨、岳西和临近的湖北罗田、麻城、英山,这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种植,发展较为迅速,主要栽培品种是红天麻。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甘肃近年来天麻种植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与陕西汉中相邻的康县等地,河南近年来天麻种植面积增加,主要分布于西峡、鲁山等地。


云南丽江、大理、楚雄、迪庆,西藏波密等地也有少量种植。四川、浙江、吉林等地也有天麻种植,产量相对较小。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吉林抚松天麻

目前,全国各地野生天麻资源已基本枯竭,各地山林中偶有发现,产量极少,有的就近消费了,也有部分进入市场。


根据我们目前的了解,东北长白山地区、湖北神农架地区、乌蒙山区、四川部分山区等有少量野生天麻产出,以四川丹巴、平武产量稍大,可以达到百公斤以上。

道地药材图鉴之天麻

四川甘孜野生天麻

道地产区变迁


根据本草记载的资料看,历史上天麻的道地产区经历了由北向南、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唐代以前

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山、河南嵩山地区是主产区。


《神农本草经》:赤箭,生川谷。

《吴普本草》:生太山或少室。

《名医别录》:生陈仓、雍州、及太山、少室。


2.清代以前

产区扩大至长江流域的湖南、四川等地。


《开宝本草》:生郓州、利州、太山、劳山诸山,今多用郓州者佳。

《本草图经》:天麻,生郓州、利州、泰山、崂山、诸山,今京东、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

《本草别说》:赤箭根苗,乃自齐郓而来者为上。

《本草品汇精要》:【道地】邵州、郓州者佳。

《本草蒙筌》:郓利二州(并属山东)山谷俱有。


3.清末民国

天麻产区南移,四川、云南、陕西成为优质天麻的主产区。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川宜宾知府派专人前来彝良小草坝采购其天麻,以作为贡品向乾隆皇帝祝寿。

民国《药物出产辩》:四川、云南、陕西汉中所产者均佳”。

民国《本草药品之实地观察》:真正之天麻,多半出于四川,天麻亦川省大宗出口药材之一,自民国20~22年间,年销10000斤。


4.当前

野生天麻资源枯竭,人工种植发展迅速,形成了四大主产区。


随着野生天麻资源的枯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天麻的人工种植,云南彝良小草坝地区和湖北、陕西等地相继开展了天麻的人工种植实验。七八十年代,天麻人工种植技术取得成功,并开始大范围推广。


经过50余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3个省份种植天麻,并形成了云南昭通、陕西汉中、湖北夷陵、安徽大别山四大主产区,以云南彝良为道地产区,湖北、陕西、安徽产量较大。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天麻知识,可以评论或私信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天麻   林下   本草   汉中   彝良县   彝良   图鉴   产区   陕西   湖北   云南   药材   产量   道地   生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