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孔子的误解

没有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没有在语言不通的远离亲朋坏境下、货币不通用的环境下生存的实践,我认为没有资格胡说孔子!

一、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生存在春秋战国,当时的环境只要我们用脑子去想想就会有点概念。孔子时代交通落后,列国之间语言不通,货币不通用。孔子教的弟子很多不是富家子弟。因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与弟子是不可能的。周游列国需要超强的生存本领,因而孔子生存本领超强,不愧为精通当时最实用的六大生存技能--六艺。

二、孔子的三纲五常。孔子没有自己的著述。只是认为孔子之前的前人著述已经足够,整理了前人的《诗》、《易》、《春秋》、《礼》等。三纲五常与孔子无关。

三、孔子喜欢做官。孔子在卫国、鲁国等等都是别人求其做官。孔子是寻找按照格物致知,即是按照宇宙规律去办事的国度。《易》和《道德经》是宇宙规律总结,《礼》是符合宇宙规律的制度和人际交往规则,《春秋》是过去的社会经验记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孔子   道德经   格物致知   列国   著述   春秋战国   前人   本领   弟子   误解   货币   春秋   宇宙   规律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