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上一期讲到糖尿病人家庭膳食做不好的2个原因,今天来给大家举2个例子,看一下当前我们每一个家庭的饮食态度,以及带来的后果。


一、全家饮食习惯要磨合

就如我自己家,刚开始我血糖不好的那会,家人其实还能配合我,会有意识的给我蒸发糕,做莜面,炒菜少放油,每顿饭做个凉拌菜。但是家里的孩子不干,一看到没有肉,脸就拉得很长,就说今晚的饭不好吃。

刚开始吃发糕还很新奇,但吃上一回,再见到后就一口都不吃,立马撂筷子,这段饭就算交代了。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全素很难坚持

其实不仅小孩子这样,家里的其他大人也如此,他们虽然不像小孩子这样明显的表现,但我也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吃饭时的长吁短叹,食之无味。所以,这种健康的饮食,刚开始在我家没坚持多长时间就败下阵来。


由奢入俭难

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糖尿病人家庭的现实缩影。人们都是从朴素的生活到好日子容易接受,从过惯了的好日子再回归到朴素,那就相当不容易了。所以,很多糖友饮食做不好,血糖管不好。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其实并非是他本人真的就全不在乎,往往家庭的环境、家人对饮食的态度也是一个很大的阻力,是需要全家人不断改变,才能克服的现实问题。


换来健康

后来,我的家人就是在我们不断的磨合、在我不断的教育中,逐渐地改正了不少。尤其是他们看到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差,我的血糖一直控制得挺好。看到家人每年体检的结果后,全家人更加信心百倍。尽管依然会有磕碰,但也算是长期地保持着相对健康的饮食。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二、饮食观念落后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看一下当今人们的饮食认知。我孩子上幼儿园那会,每周幼儿园都会出食谱,每日孩子吃饭,老师都会认真负责的给家长们发照片。结果一次,家长在群里忍无可忍了,开始投诉园方,意思是孩子每天给吃得太素了,肉给得太少,看到的就是一片水煮的绿菜。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不懂得营养均衡

孩子回家以后都吃不饱,一进门就吃很多东西。总体意思就是伙食太差了,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尽管园里的保健医一个劲地解释这是请的专门的营养师,严格按照儿童的膳食营养制定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但家长根本就不买单,直接说我们不懂什么营养宝塔,我们只知道孩子进门就饿的要吃东西,说幼儿园的饭不如家里的饭好吃。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毁了孩子健康

事实上,在我从营养专业的角度看来,幼儿园的食谱根本就没有错,问题恰恰出在了广大的家长身上。家长们对正确的饮食已经完全脱离了轨道,拿他们喜欢的大鱼大肉、甜点饮料、高糖高油高热量的美食标准去衡量幼儿园清淡少油,粗细搭配的平衡饮食,自然难以接受。

家长们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要去质疑幼儿园,这种浮云遮日的做法,实在令我感到痛惜。尤其是当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自己家的孩子都言传身教,培养成跟他们一样饮食理念的人时,我更加为整个社会而感到难过。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吃出来7高

我们国家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7高人群,前赴后继,源源不断,都是咋来的?还不就是这么一个个不负责的家庭、不负责的社会餐饮,落后的饮食理念和习惯给造成的吗?

之所以那么多的孩子都吃成了小胖墩,吃出了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还不都是家长这种自以为是,盲目地溺爱给毒害了的吗?而三高人群,整个控制达标率才5.6%,如此低的达标率,与我们家人始终不改的饮食态度,饮食环境根本就分不开。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养成好饮食习惯

实际,我们糖尿病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摆在你面前的2条路,你要么坚持选择心中认为的“理想美食”,不计后果,得过且过;要么克制美食,坚持清淡饮食,选择家里父母、孩子、爱人,以及自己往后的身体健康。

我希望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智者,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朴素与简单。

这个落后的饮食观念,毁了全家的健康

真正对美食的爱好,一定不是无所畏惧,随心所欲地放纵!而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始终克制,节制口欲,做到热量不超,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清淡少油的糖尿病饮食,这才是真正能够保证自己及全家人健康的最好饮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饮食   健康   血糖   全家人   清淡   朴素   全家   幼儿园   落后   观念   家人   家里   家长   不好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