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王大妈,今年60岁,既往患有高心脏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长期口服抗凝、降脂稳斑等药物。一月前听邻居说三七粉冲服可以降压、降血脂,于是自行在某中药房购买了三七粉冲服。在连续冲服三七粉一周后出现了口干舌燥、鼻腔时有出血的情况。

经过中医望、闻、闻、切四诊合参综合辨证论治发现为阴虚火旺的体质,经过进一步的询问得知王大妈在服用三七粉之前也具有诸如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的现象。而三七粉性味温热,同时王大妈自行服用的用量也欠合适,加上体内素有虚热更容易促使阴更加的亏虚,内热更盛而出现口舌干燥、鼻腔出血等症状。

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三七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也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味中药。我们知道,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证,是要通过辨证才可以用药的。虽然中药三七名贵,但是三七的应用并不是都适用于任何的人群,同意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个人的体质、年龄等情况来选择用药的。那么,如何正确规范的应用好三七也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就来聊聊三七这味中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药三七?

1、中药三七的基本概况

彼上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本草纲目》

中药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干燥的根及根茎,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被誉为“外科圣药”。三七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地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呈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一般秋季花开前采挖其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大肠经

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2、三七的主治、功效与作用

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玉揪药解》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伤或跌扑损伤所致的血瘀肿痛、皮下青紫,胸痹疼痛,症块积聚,血瘀闭经、痛经、崩漏等病症,以及外伤所致的出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主要含有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等成分,具有改善循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抗凝止血、耐缺氧、抗衰老、抗炎、抗肿瘤,降血脂、降血脂、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镇痛、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3、三七全身都是宝,不同的部位或炮制功效作用有所不同

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中药相互配伍可以起到协同增加功效的作用,那么三七如何配伍应用功效更佳?

三七活血化瘀,降压降脂,适用于十大人群,但有四类人不能用

中药配伍可以起到增加疗效或功效,增强主要的治疗作用等,以上所列举为三七常见的配伍应用,临床应用可以参考。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人体、体质类型等证型、用药、用量、用法均可不同,应用应在中医师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切勿私自应用。开头我们所介绍的王大妈在没有辨证的情况下就自行应用三七粉,不但没有解决固有的问题,反而导致阴虚症状加重,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应引起注意。

三七适用于哪些人群?哪些人不适宜应用三七?

1、三七适用于10大人群

1、三高人群:食用三七,可有效防治因肥胖、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中老年人群,食用三七具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3、久坐人群:对于久坐的人群,食用三七可加强血液循环。

4、爱美人士:对于内分泌失调、皮肤无光泽、有色斑的人群,食用三七能调节内分泌、清除血管垃圾、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5、免疫力低下人群:体质虚弱、易感冒、易疲劳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食用熟三七可增强免疫力。

6、贫血人群:食用熟三七能有效改善贫血症状。

7、易疲劳人群:学习或工作压力大、长期用脑过度的人群,食用三七能缓解身体疲劳,充沛精力。

8、跌打扭伤人群: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室外劳动者容易意外创伤,内服三七可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外用三七可迅速止血、消炎镇痛。

9、长期失眠人群:可安神助眠,有效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

10、经常应酬人群:经常应酬,抽烟、饮酒、高脂肪食物过量摄入的人群,容易患脂肪肝、酒精肝,食用三七可保肝护肝。

2、三七的应用禁忌症

总结: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血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扑损伤,淤血肿痛,血虚等症。具有“外伤圣药”、“补血第一药”之称。主要成分含有多种皂苷,以及黄酮、三七素等,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脂降压,保护肝脏等多种作用。三七虽好但是在应用时应要辨证应用,区分应用禁忌,切勿盲目使用。

#健康乐享官# #中医养生的真相# 大家好,这里是@神农日记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活血化瘀   本草纲目   胸痹   崩漏   人群   补气   丹参   肿痛   高血压   外伤   体质   损伤   功效   中药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