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遗传几率有多大?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

1、症状标准:情绪持续低落,伴有思维迟缓、兴趣下降、动力缺乏、睡眠障碍、进食障碍,严重时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

2、严重程度标准: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生活质量下降;

3、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器质性病变伴发的抑郁症,均为抑郁综合征,不能诊断为单纯的抑郁症;

4、抑郁自评量表:如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可作为症状诊断的辅助诊断手段。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遗传几率有多大?

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生物学因素是其中之一,可涉及到遗传风险。抑郁症在遗传学角度上还没有完全被解释清楚,但是与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

心境障碍分几类疾病,其中最大的疾病包括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的遗传度更高,可达到85%,抑郁障碍是40%。遗传度实际上是指遗传因素在疾病的致病过程中所起的贡献值。

故通过该数据,可认为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可直接反映在亲属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可能高出10-30倍。尤其是在患者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患病的几率可能在15%左右。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遗传几率有多大?

多数轻度抑郁症患者可通过运动、自我调节、心理干预等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度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医学干预是可以杜绝最严重情况的发生,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慢性化。

抑郁程度在中度以上的患者应积极就医,避免抑郁症恶化及慢性化。

抑郁症在第一次发作时,若不能在半年内有效地去改善,疾病会人为的慢性化,甚至迁延漫长,严重影响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目的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亲属   几率   症状   抑郁   量表   患者   障碍   程度   机制   因素   疾病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