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

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一遍


今年40出头的陈先生(化名)就是这样一位用心良苦的“老父亲”。


昨天他带着一双儿女来到树兰(杭州)医院口腔科,找到特聘专家贺红教授,请医生一定要帮忙把孩子们的牙齿矫正好!


“我自己就是吃够了这个苦啊!”陈先生说起自己的心酸往事,自从青少年开始,他就因为牙齿的问题,变成了“地包天”的脸型,受到同学们得指指点点,因此对于自己的外貌一直非常自卑。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然而他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还会“遗传”,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和自己越长越“像”,心里十分着急担心。


最近,陈先生听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主任贺红教授来到树兰医院,与耳鼻咽喉科、儿科开展联合门诊,于是专程赶来求治。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昨天上午,贺红教授见到了兄妹俩人,进行了详细检查与评估,告诉陈先生一家“变丑”的原因——不是遗传基因,而是相同的呼吸方式。


陈先生的儿子小新(化名)患有腺样体肥大,女儿小智(化名)为扁桃体肥大,当他们在睡觉时,会出现上呼吸道堵塞,为了代偿,就会从鼻呼吸转为口呼吸,长期如此会导致口腔畸形。


因此他们一个出现下颌后缩,成为‘小下巴’面型,另外一个则表现为下颌前伸,成为‘地包天’面型。”不过,贺红教授宽慰陈先生也不用太担心,现在两个孩子的年龄分别为5岁和7岁,还是可以及时治疗的。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左图:两侧扁桃体肥大;右图:腺样体肥大


首先要请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诊,通过手术摘除肥大的腺样体与扁桃体,使气道通畅,纠正口呼吸的错误方式,再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改善面型。


陈先生在详细了解治疗方案和其他患儿的治疗效果后,马上下定决心,给儿女都预约了耳鼻咽喉科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会呼吸的痛”:

口呼吸及打鼾的危害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日常当我们看到小朋友睡觉时打呼噜,有的家长可能以为这是小孩子睡得香。


然而小孩子经常性的打呼噜或者是口呼吸,可能儿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征兆(OSAHS)。


儿童OSAHS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上呼吸道阻塞,一旦发生了上呼吸道阻塞,那么他就将干扰正常呼吸,从而导致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以及身体的缺氧,将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多动、易躁易怒、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不佳,引发内分泌代谢失调、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他们长期的口呼吸,会导致上牙弓狭窄,腭盖高拱,门牙突出,下颌后缩且后旋,而表现为小下巴门/牙突出。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12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27.11%,其中睡眠呼吸障碍为11.4%,包括口呼吸(5.3%)、打鼾(5.7%)、呼吸暂停(0.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儿童最常见原因的是上呼吸道的淋巴的肥大,这里的淋巴主要指腺样体和扁桃体,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咽部的淋巴组织,两者都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正常情况下,先增生后萎缩。


儿女和自己越长越像,老父亲却着急了:这不可以


但是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和扁桃体过度肥大,使上呼吸道变得狭窄。当上呼吸道狭窄时,吸入的空气撞击到软组织后产生震动,就形成了“呼噜”。


当我们发现小孩子睡觉的时候出现以上表现,那么我们就需要到睡眠呼吸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用科学的方法来经诊断儿童是否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里推荐几个简单的小方法

让家长可以简单判断

孩子是否存在口呼吸?


#01

雾镜测试法

准备一个小镜子在孩子熟睡的情况下,把镜子镜面朝上,放在孩子的鼻子下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把镜子放在孩子的嘴巴前方,观察两者金字塔的雾气,如果说是鼻子上呼出的雾气比较多,那么孩子就是正常用鼻子呼吸。反过来说,如果说是嘴巴呼出的雾气比较多,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患有口呼吸。

#02

闭唇测试法

依然是在孩子熟睡的时候,把孩子的嘴唇闭上,持续1到2分钟,这个时候看看孩子有没有因为呼吸不畅而挣扎。如果说孩子出现了挣扎的现象,那就说明孩子可能有口呼吸。如果在孩子的嘴唇闭上1到2分钟,孩子睡眠依然平稳,那么说明孩子的张口呼吸可能只是暂时的,他的鼻腔通气没有异常。

#03

纸片测试法

家长可以把卫生纸撕成长条,等孩子熟睡的时候,分别贴近口唇和鼻孔,观察纸片的震动,来判断一下孩子是否有张口呼吸。


儿童的面型不仅受到遗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是先天决定的,因而后天可以改变的环境因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针对口呼吸,我们需要采取对应的治疗。不同的病因,方法不同。


#1


最常见的情况是因为鼻子不通气而造成的口呼吸, 例如鼻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等,此时不应强制孩子闭上嘴,而应该去耳鼻喉科检查。当孩子的上呼吸道被肥大的腺样体或者扁桃体堵塞,那么就需要根据打呼噜的严重程度以及腺样体的肥大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2


由于牙齿和颌面部骨骼问题,导致孩子在放松状态下闭不上嘴,这种“开唇露齿”需要到口腔正畸科检查。口腔正畸科有很多的口腔矫治器,每个孩子的牙颌面发育情况,疾病程度以及堵塞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疗方案也是因人而异,详情可以于口腔正畸科就诊咨询。


#3


单纯的张口习惯,唇肌松弛无力,可以通过肌功能训练促进口唇闭合。也可以在确保上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使用口腔前庭盾、口呼吸贴等工具,帮助孩子破除口腔不良习惯,通过阻挡气流从口腔内的进出,从而使口呼吸被迫转变为鼻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上呼吸道   扁桃体   下颌   综合征   淋巴   化名   雾气   狭窄   儿女   口腔   睡眠   着急   这不   鼻子   呼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