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有可能是肾虚所致

牙齿松动是成年人长期牙周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长期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的患病率高达90% ,给牙周病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损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轻微的、口臭、牙龈炎症、疼痛、出血严重的牙周组织受到破坏,使牙齿和牙龈分离,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疼、咀嚼无力,甚至脱落,还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如风湿病、抑郁症、心脏病、血液病。因此,牙周病的防治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牙齿松动有可能是肾虚所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根据脏腑辨证,牙齿属于肾的范畴。《素问·阴阳现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身体内为骨头,在脏器是肾,“牙齿是骨头”《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是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是负责说生理功能促进发育和繁殖,调节人体的正常代谢、免疫和生理功能。身体的牙齿、骨骼、是一个生长状态可以观察肾和精气的外在表现,是判断身体生长发育、衰老程度和疾病的客观标志。牙周病的根本根源是肾虚髓亏,导致牙周免疫防御下降,牙龈萎缩,骨质流失。所以牙齿和肾脏的关系非常密切。牙齿的健康和发病率反映了肾脏的健康和发病率。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牙周病松动牙应从肾论治。
牙龈发炎、出血、发红、肿胀、发热、疼痛、松动和口臭都是由肾阴虚、火热邪毒是外侵所引起,或者两者兼固为之。“不容则通,不通则通”,那治疗上呢,就要以滋阴补肾为主,兼用必要的清热解毒之品,加以活血、补血、止血的药物。牙齿松动位移,牙齿酸软,咀嚼无力,齿龈分离,或者脱离,都是属于肾精不足有关。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和证明,牙齿的一些不健康和肾虚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医学基本思想理论分析认为:保养需要依靠肾气的充养,肾气不足问题会导致髓亏骨枯,最先表现在我们牙齿上。
补肾固齿的方法: “肾主骨”、“髓养骨”。通过骨髓来补肾,可以通过唤醒骨髓的干细胞,让它唤醒休眠状态,激发我们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抗病潜能。加强牙周病的防御系统。即保护了牙齿健康,又可以增强各项身体机能,脏器的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牙齿   素问   牙周病   脏器   牙龈   发病率   肾脏   骨髓   口臭   成年人   免疫   生理功能   身体   疾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