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这些人在幕后默默保护手术台上的他们

麻醉学科,一个“鲜为人知”的学科,一个在人们印象中只会“打麻药”的学科。长期以来,这种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刚刚经历过大手术的人,也很难对麻醉科留下半点记忆。这是因为,麻醉学科的工作基本都在手术室内完成。并且很多时候,麻醉可能是在睡着之后才开始他们工作的主要部分。

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这些人在幕后默默保护手术台上的他们

有人问:麻醉科不就是打麻药的吗?打完麻药,还需要他们吗?

无数次的辩驳,相信每一个麻醉医师都已经无力。但是,我还是要带大家捋一下。至少,我们应当消除这部分知识盲区。

古有华佗麻沸散,近代有乙醚麻醉。它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消除疼痛。

没错,麻醉技术诞生之初,其就是用来消除疼痛的。那个时候,当然还不能称为学科,只能是一些技术。甚至,连“一门技术”都算不上。

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这些人在幕后默默保护手术台上的他们

直到19世纪,随着大量控制疼痛的药物出现,麻醉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乙醚麻醉的出现,其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开端。

也正是由于麻醉技术的成熟发展,外科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在那之前,医生只能通过棒击、勒晕、放血或者药酒等办法使患者意识不清或者失去意识。然而,那样做的代价太大了,患者每一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手术。有记录显示,很多人因此而丧命手术台。也正因为此,那时的人们甚至对手术“谈之色变”。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研究镇痛技术的医生发现,若想大力推广某项镇痛技术,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由此,以单纯镇痛为目的,转向消除疼痛与保障安全并重的麻醉学。

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这些人在幕后默默保护手术台上的他们

进入20世纪,随着一些专门从事麻醉工作的人员出现以及大量监护设备的临床使用,手术安全得到大大提升。甚至,很多外科手术得益于麻醉技术才能够实现:最基础的,没有全麻技术,外科的很多大手术很难实施;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腹腔镜技术,没有麻醉医师在术中有针对性地调控呼吸参数,大量二氧化碳蓄积带来的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也许会让这项技术的临床推广变得十分困难。到后来的术中唤醒麻醉,更是为神经外科提供了精准定位、保护脑功能区的技术支持。

然而,这些人更多地将精力倾注在术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上,而变得似乎“默默无闻”。他们没有诗和远方,有的,只是患者平安。只要患者平安,一天的工作就算顺利结束了。第二天,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保护。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没有节假日。只要外科有手术需要,总能第一时间见到他们的身影。而在轰轰烈烈地抢救或者手术背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他们再次隐匿于手术室麻醉科。

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这些人在幕后默默保护手术台上的他们

近年来,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逐渐普及,麻醉学科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这个前台,并不是来邀功,而是要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术前、术后管理中。完美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衔接,可使患者获得更加安全以及更为优化的围术期管理。

虽然麻醉学科人才缺口30万,但这些人却毅然走向了围术期医学,祝福他们。作为麻醉人,我们坚定信心。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麻醉科   华佗   乙醚   麻药   平安   术后   前台   外科   医师   幕后   学科   患者   疼痛   远方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