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作者:赵萌

来源:铁军文化

原题目:碧海丹心耀千秋----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只为交流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1949年7月17日,中央军委在《对歼灭白崇禧部的补充意见》的电示中指出:“……在占领广州后,第15兵团协同中共华南分局所部武装力量及两广纵队,负责经营广东全身”(当时海南岛归属广东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于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市。第15兵团下辖第43军、第44军、第48军。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1949年10月,叶剑英(右3)、邓华(右1)在广州庆祝解放大会上。《来源:邓华画传》

10月1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等“……使15兵团易于攻取海南岛,消灭残敌,平定全粤。”

同日,第15兵团邓华司令员、赖传珠政委、洪学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杨迪作战科科长研究准备进攻海南岛作战,认为用第43军一个军的兵力似乎有点太少。并将研究意见上报四野前委。

10月21日,邓华、赖传珠、洪学智致电林彪、邓子恢:“请示第43军参加广西作战后扫荡雷州湾、雷州半岛,并作进攻海南岛的准备。”

11月14日,第15兵团接四野前委电令,命令第43军西进,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陈赓司令员指挥,参加广西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作战。

11月16日,第15兵团接四野前委电令,“抽出一个营和极得力干部”率船队赴梧州,接应我北线第40军、第41军、第45军部队渡浔江。

11月26日,第40军先头师119师到达梧州。

12月10日,林彪致电此时正在苏联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的毛泽东主席,鉴于用一个军进攻海南岛兵力不够,决定增派第12兵团第40军参战。

同日,电令:第43军东移廉江、信宜、化县地区休整;第40军集结钦州、防城、合浦地区。两军协同攻取海南岛。

12月14日,林彪、谭政、肖克致电第43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第12兵团副司令兼第40军军长韩先楚、政委袁升平,并告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攻海南岛战役由15兵团首长担任统一指挥,盼40军速与15兵团沟通电台联系,40、43两军首长应进行调查研究,将材料与意见报告15兵团首长和我们。”

同日,林彪电告第41军:海南岛作战已有43、40两个军担任,你们必要时可以一两个师参加。

12月15日,第15兵团邓华司令员、赖传珠政委、洪学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与司令部受领任务后,在作战室第一次正式研究如何渡海登陆进攻海南岛作战问题。

邓华考虑使用小部队偷渡而后再实施大举渡海登陆的作战设想,得到15兵团其他首长的认同。

邓、赖、洪签署给四野前委和中央军委的电报:对海南岛登陆作战与他处不同,海南岛上有我党领导的琼崖纵队这是个很有利的优越条件,但主要的关键是船只的准备,其次是对付敌海、空军的扰乱。为加强准备工作,建议以43军、40军各以一个主力师现在即进驻雷州半岛,肃清雷州半岛之残敌。在对海南岛作战准备期间,以两个军采取小部队偷渡办法,先运过一部分部队配合当地武装,以便接应两个军主力登陆;主力大规模登陆作战时,拟第43军、第40军各以一个师为第一梯队齐头并进,在海口东西两个方面登陆,以便互为支援,分散敌人力量,使登陆作战易于成功。

四野首长收报后即转在苏联莫斯科的毛泽东主席。

12月16日,林彪、谭政、肖克致电第15兵团邓、赖、洪、第40军、第43军并报中央军委:“准备趁北风季节攻琼崖。”

12月18日,毛泽东主席电复林彪,同意“以43军及40军准备攻琼崖”的部署。同日,四野前委从衡阳返回武汉。

12月20日,林彪电报正在苏联莫斯科的毛泽东主席:“海南岛作战已委托邓华同志指挥。”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1950年任第15兵团司令员、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邓华。《图片来源:邓华画传》


12月22日、26日,第15兵团接连给第43军、第40军发出有关渡海进攻海南岛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指示。要求两个军及各师、团一方面要抓紧征集渡海的船只,同时要十分注意对渡海作战特点的研究,这都是一些我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对风向、潮汐和琼州海峡海水流向的研究与掌握,对海南岛登陆地段的选择,滩头阵地的建立,以及如何对付国民党海军、空军袭击的办法等等的研究。

12月27日,第15兵团电报四野总部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以季节论,在旧历年前(1950年2月17日)动作较为有利;以准备工作论,恐时间来不及,如延至旧历年后,又恐转刮南风,困难增加。因此,第15兵团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之方针,尽一切努力,争取旧历年前动作,但又不为季节限制,而要以是否准备好为标准,以免仓卒莽撞,造成过失。

(四野总部将电报转报在苏联莫斯科的毛泽东主席。)

12月31日,毛泽东致电林彪:“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应速到雷州半岛前线亲自指挥一切准备工作。”

同日,第40军、第43军全部到达指定位置。

第40军118师进至雷州半岛徐闻及西南沿海地区,119师进至北海,120师进至安浦,军部进至海康。

第43军127师进至雷州半岛东南海安以及东沿海地区,128师进至西营、硇洲岛、电白一带,129师进至吴川、阳江一带,军部进至湛江。

两个军开始全面展开渡海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15兵团前指实际到达雷州半岛的时间是1950年3月20日。

其原因有:一、对进攻海南岛的战役方针,兵团拟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最后大举登陆。1月l0日毛泽东主席指示要搞几百个大机器船,兵团为此事即派洪学智到武汉、北京汇报、请示。四野首长决定派后勤部陈沂政委来广州与华南分局和兵团商量去香港购买机器与登陆艇,在这种情况下,兵团领导同志不能离开广州;二、两个军1月份才展开准备工作,兵团决定2月初在广州召开作战会议,研究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和四野首长关于进攻海南岛的多次电示、电令,兵团首长和司令部要为会议做好充分的准备;三、2月12日,毛泽东主席复电批准第15兵团进攻海南岛的作战方针后,邓华司令即准备率兵团指挥所前往雷州半岛。但中南军区兼四野在武汉召开会议,通知邓华、赖传珠首长去参加会议。1950年2月16日,四野首长致电40军、43军:“目前,邓、赖和我们开会关系,均不能直接指挥你们作战。因此一切行动盼由你们规定之。”这样,2月份兵团前指还不能去雷州半岛;四、3月上旬第一批两个军各以一个加强营实行偷渡,邓华、赖传珠首长请假从武汉回到广州,指挥偷渡。第一批偷渡成功后,邓华司令即决心立即率指挥所前往雷州半岛,直接指挥两个军第二批各一个加强团的偷渡。邓华命令作战科科长杨迪组织指挥所先去雷州半岛,他仍返回武汉参加会议,并于3月20日赶到雷州半岛南端赤坎村兵团指挥所。(注意:此处赤坎是位于徐闻县城东南6公里的赤坎村,而非湛江市赤坎。)



1950年

1月1日,四野总部转毛泽东主席1949年12月31日复电林彪,同意邓、赖、洪所取方针,“努力争取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但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作为原则,避免仓卒莽撞造成过失。”

1月5日,林彪电告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副书记方方:“海南岛作战已委托15兵团首长担任组织与指挥。”

同日,第15兵团依据一个月内很难搞到大批渡海作战的船只和船工、舵手以及北方籍的干部战士不习惯乘船、还要训练的实际,上报四野首长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旧历年前要完成此次大规模渡海作战之准备工作,事实上来不及,必须向后推迟。

1月6日,四野首长将1月5日第15兵团电报转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林彪在电报中说:“我们对渡海作战亦无经验与体会,尚无确定意见。”

1月10日,毛泽东致电林彪:“既然在旧历年前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请令邓、赖、洪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由华南分局与广东军区用大力于几个月内装置几百个大海船的机器(此事是否可能,请询问华南分局电告),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 并“要15兵团与冯白驹建立直接电台联系,并令冯白驹受邓、赖、洪指挥,把琼山、澄迈、临高、文昌诸县敌军配备及敌海军情况弄的充分清楚,并经常注意其变化。”

1月12日,林彪、邓子恢电告第15兵团,为了能够统一指挥第40军、第43军,“我们建议邓华同志应率轻便指挥(所)去雷州半岛,以便于就近研究情况和组织协同动作。”

1月13日,15兵团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赴武汉四野总部,汇报请示“几百部机器船到哪儿搞机器”的实际。

1月19日,15兵团给40军、43军电报:遵照毛主席和四野首长的电令:“对渡海登陆作战,不依靠风向,而以改装机器船为主”,并要求两个军力争在短期内改装机器船的任务。

1月下旬,海南岛上的琼崖纵队符振中参谋长率少数人员乘渔船偷渡到雷州半岛西南角登陆,到达40军指挥所。

1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纵队加农榴弹炮兵第28团在徐昭团长率领下,来到雷州半岛参战,控制了琼州海峡中线以北海域,使得我军各部可以没有顾虑地乘船出海训练。

高射炮兵第1团也到达雷州半岛,使得敌机不敢低飞和接近沿海。

工兵第1团开赴雷州半岛后,在当地政府支前民工协助下,迅速修好了从湛江经海康、徐闻至海安的纵贯半岛的公路和其他的简易公路,对后勤保障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15兵团统领第40军、第43军、加农榴弹炮兵第28团、高射炮兵第1团、工兵第1团,开始了渡海作战的战役准备工作。

2月1日至2日,第15兵团在广州召开有40军、43军、琼崖纵队领导参加的作战会议。

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

会议决定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渡海作战与陆地作战不同。陆地作战搞不好还可以整顿部队重来,渡海作战搞不好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必须慎重从事。既要英勇果敢,又要稳扎稳打。必须实事求是,因时因地采取得力措施,并准备以必要的代价,克服敌机敌舰和茫茫大海的阻拦,使部队顺利登陆,才能大量消灭敌人,取得渡海作战的胜利。

会议决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积极准备,首先以小部队乘坐木帆渔船进行偷渡,加强琼崖纵队的力量,改变岛上的形势,破坏敌人的防御准备,为大举登陆创造有利条件。尔后以两军主力实施强行渡海登陆作战。至于如何偷渡,待会议后,将决心及实施方法与步骤请示四野总部和中央军委,批准后,再予以执行。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3.第15兵团邓华司令员在召集二个军领导部署渡海作战会议上。《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2月9日,第15兵团将作战会议情况和确定的战役作战方针上报请示四野总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

2月10日,四野总部接到15兵团的请示电报后,即转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注:此时毛泽东、周恩来仍在苏联莫斯科)。四野首长提出:“……我们同意43军一个团先行渡海,亦同意其他部队寻机渡海登陆。”

2月12日,毛泽东主席复电:“同意43军一个团先行渡海,其他部队继续分批寻机渡海,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提早解放海南岛。”

2月16日,四野首长遵照毛泽东主席电示,致电李作鹏、张池明(注:43军军长、政委)、韩先楚、袁升平(注:40军军长、政委)并第15兵团:“我军须利用海南岛有根据地和游击队的条件,采取偷渡的办法,逐步增加兵力,与冯白驹会合作战,逐步歼灭和瓦解敌人,然后配合正式登陆。”“盼你们根据具体情况,详细严密组织偷渡的动作,每次偷渡的兵力、时机、方法等均由你们机动规定之。”

至此,第l5兵团渡海进攻海南岛的战役方针被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四野首长批准同意。

2月22日夜晚,43军128师382团4连副排长鲁湘云带领8名战士乘一条小木帆船在海上训练,因风停只好抛锚等风。船停在大海里,拂晓敌人一艘军舰开过来,发现了这只木帆船,即向该船开炮,鲁湘云很沉着,令战士下到船舱内躲避,敌舰见船上没有动静,即开过来,离帆船几十米时,鲁湘云下令突然向敌舰开火,子弹和手榴弹都打中敌舰,敌舰遇到突然火力袭击,仓皇失措,不敢应战,开足马力逃跑了。

第15兵团以兵团的名义,发以三个“A”的特加急电报直接通报两个军各师,表扬嘉奖并给鲁湘云立功,授予“英雄船”的荣誉称号,发给奖旗。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4:用木帆船打击敌海军舰艇的128师382团副排长鲁湘云和他的英雄船。《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毛泽东1月10日电报中“用大力于几个月内装置几百个大海船的机器”的任务,经历各方面努力仍不能实现。从1月至3月,共收集到2129艘木帆船,实际用于作战的船只只有1000余艘。第15兵团决定拆卸十轮大卡车发动机和想法购买柴油机装载到木帆船上。其中,第44军拆卸的十轮大卡车发动机给40军;第48军拆卸的十轮大卡车发动机给43军。两军共改装机帆船120艘用于指挥船和联络船,其中40艘质量较好的机帆船经加固后,安装口径不一的战防炮、山野炮和重机枪,用来和敌人的军舰作战。

两个军与当地支前委共征集雇请到近4100名船工、舵手。

琼崖纵队从海南岛偷渡输送100多名水手及领航人员(其中有地下党干部),还有70艘船只。这对引导40军偷渡和大举渡海登陆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3月5日19时,第40军118师参谋长苟在松指挥352团一个加强营共799人乘13艘木帆船自雷州半岛西南灯楼角起航,向海南岛进发,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起航。

当晚,第43军128师383团因海面没有起风,受命停止起航。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5:我渡海部队迅速登船。《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3月6日14时,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在海南白马井以南的超头市,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实施强行登陆,至6日14时50分登陆成功。

3月6日19时,40军119师356团在徐国夫师长指挥下,由119师参谋长夏克率领,乘87艘木帆船从北海市以南的白虎头起航,突袭涠洲岛。

3月7日2时40分,356团在涠洲岛登陆。成功缴获300多艘大渔船。第40军119师356团在渡海进攻涠洲岛登陆作战中,于7日拂晓前,用机帆船上装炮的土炮艇击伤敌海军“海硕”号炮艇。兵团仍以三个“A”的特急电报直接通报渡海兵团各军师,要求他们迅速将这一大喜讯传达到每个连队和干部战士。并给有功人员立功嘉奖,授予“英雄船”的荣誉称号。

3月7日,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与琼崖纵队接应部队胜利会师。

当晚,第15兵团发给第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嘉奖电报,授予第40军118师352团1营为“登陆先锋营”荣誉称号。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6:渡海登陆部队与琼崖纵队接应部队胜利会师。《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3月10日13时,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1007名指战员在团长徐芳春指挥率领下,从雷州半岛东硇洲岛起航。加强营偷渡的另一任务是将43军与琼崖纵队的电台联络信号和密码带过海去。

3月11日9时左右,128师383团加强营分别在鹿马岭、赤水港附近地区登陆。

3月12日晨,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在当地我党所领导的群众带领下,与琼崖纵队接应的独立团胜利会师。

第15兵团给第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发嘉奖电报,授予第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为“渡海先锋营”荣誉称号。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7:渡海先锋营登陆点纪念碑及碑后铭文。《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3月20日,邓华到达位于徐闻县城东南6公里的赤坎村第15兵团前线指挥所。

3月24日21时,43军127师379团、381团2营组成一个加强团奉命登船待风起航,海风转向后接令停航。381团2营192人乘四艘船已先机起渡。25日7时晨雾未散,率船的团作战股长黄亚哲见无主力登陆,恐暴露整个登陆企图,随令返航,中途遭敌海、空军联合攻击,将船击沉,仅有57名勇士靠打坏的船板浮力,英勇返航。

3月26日19时,40军118师352团二个营、353团一个营共2990余人组成一个加强团,乘木帆船和少数机帆船共81艘,在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指挥、琼崖纵队副司令马白山随同协助指挥下,自雷州半岛西南角北东坡、孟宁、南渡起航,行至27日凌晨,由于海上大雾且海面风停,航船队形凌乱。过琼州海峡中线后,海水变向,118师加强团于27日5时至8时,在偏离预定登陆地段25公里的临高县以东、海南岛北海岸红牌港至玉色港、林诗港宽达20多公里的海岸先后不齐地陆续登陆。

同日,43军127师加强团因海面无风,奉令未能按时起航。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8:127师380团1连连长赵先禄在渡海宣誓大会上作战斗动员。《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3月29日,澄迈县第四区一位女区长找到登陆部队的刘振华主任和马白山副司令。

随后,118师加强团主力及分散登陆的人员陆续进入五指山根据地。

118师加强团此次登陆牺牲600余人。特别是352团2连登陆时,发现两侧没有我军船只,认为兄弟部队没有登陆,该连随即自行返航遭遇敌军舰拦阻,两艘船被击沉,全连壮烈牺牲。

3月31日22时40分,43军127师加强团3733名(有说3730名)指战员在师长王东保、政委宋维栻指挥下,乘88艘木帆船(船工360名)自雷州半岛东南的博赊港扬帆起航。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9:在渡海作战中,机枪手为抢占滩头的部队开辟通道。《图片来源:铁军雄风》

4月1日3时至5时,43军127师加强团绕过海口,在海口以东之新溪角、北湾港之间成功登陆。

加强团登陆后不久,即与琼崖纵队第3总队第1团和128师早先登陆的徐芳春团长率领的加强营胜利会师。

43军127师加强团在渡海航行中,有9艘护航船只为保护主力船队的航行安全,在与敌军舰艇作战中,追赶逃跑的敌舰艇,愈打愈远,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迷失了方向。其中379团3营二个连乘6只船,发现了陆地海岸,误认为是到了登陆地段,即全部登上海口市附近的白沙门岛。岛上守敌错误地判断是我军直接登陆进攻海口市,立即紧急调集敌第62军一个师,于4月1日拂晓后,从地面轮番向白沙门岛我二个连攻击,敌人的军舰与飞机从海上、空中连续不断地轰炸、扫射。3营二个连的勇士们在经过一夜的海上航行作战,登上白沙门岛后又连续作战二个昼夜,在极度紧张与极度饥渴中,在敌人陆、海、空军的联合进攻下,又没有防御工事作依托,背水作战, 二个连的勇士除副营长王金昌带领7人(有说11人)抓住船板乘夜间泅水突围,游过琼州海峡返回雷州半岛外,其余人员坚持战斗直至弹尽粮绝,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

另有379团9连1排3只由副连长率领的护航船,与主力船队也失去联络。当航行到海口市东南海岸时,没见到我军部队登陆,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没有登陆就返航,在海上被敌飞机、军舰发现,遭敌轰击、射击。我3只船很勇敢地冲向敌军舰,以一个排的兵力在海口附近与敌军舰艇展开近战,吸引敌军舰艇的火力,展开了小木船打洋军舰的海上近战,保障了主力部队的航行。终因火力敌不过敌人,船只被敌人打坏,船上的指战员大部分沉入海底,壮烈牺牲,只有少数水性好的同志(有说只有一人)在极疲劳、饥饿的情况下,扶着打坏的船只,游到琼州海峡中线时,被我海上巡逻的船只发现,迅速救了回来。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于1950年5月17日向军委并四野司令部,报告43军127师379团9连1排乘3只小帆船同敌舰作战的英勇事迹。毛泽东主席阅完邓华的报告后,拿起笔在这份电报上,写下了如下的批语:“三野并抄送海司: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毛泽东五月十九日”(注:1950年)从毛泽东将这份报告批复发给三野和海军司令部,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的意图是下一步准备渡海解放台湾。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0 :海南省海口市白沙门广场上解放海南岛战役牺牲烈士纪念雕像及后面的铭文。《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4月8日,邓华致电四野首长并报中央军委,建议组织六至七个团,争取于谷雨前后,在花场和临高以北地区强行登陆。

4月9日,四野首长复电同意邓华的建议。

4月10日,第15兵团前指在雷州半岛徐闻县东南6公里的赤坎村召开作战会议。

参会人员有第12兵团副司令兼第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沛然(谢方),第43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副军长龙书金。加榴炮团团长徐昭、政委,高射炮团团长、政委等。

邓华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决心在4月18日大潮高峰前的复流时期,即4月15日至17日之间,以40军六个团、43军二个团并肩从海峡正面实施大举强行登陆作战(当时称为第三批渡海部队)。两个军启渡点以雷州半岛南端鲤鱼港为分界线,以西属40军,以东属43军。岛上接应部队由两个军根据各自任务,自行令已在岛上的部队接应。并对琼崖纵队配合第三批渡海部队登陆作了相应部署。

4月15日,第15兵团下达和上报邓华司令员的决心:命令40军和43军参加第三批渡海八个团的部队,于4月16日19时起航渡海,于4月17日拂晓前大举登陆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1:渡海作战出征前夕,渡海部队381团指战员在雷州半岛椰林里举行宣誓。 《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4月16日17时,第40军由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沛然(解方)、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率领指挥所,指挥119师全师、118师353团2个营、354团和120师358团,共六个团;第43军由副军长龙书金率军指挥所,指挥128师382团、383团(欠1个营)、384团1个营,共二个团。两军总共八个团,指战员25658名,分乘木帆船和机帆船500余艘,于雷州半岛南端集结的各港、湾准时启渡。

4月17日7时许,收到两个军前指登陆后的暗语报告。

40军前指发来暗语:“我军六个闭全部于(17日)6时许在临高角、博铺港地段登陆成功,正指挥部队向纵深进攻,扩大登陆场。”

43军前指亦同时发来暗语:“我军已于(17日)7时,全部于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登陆后,我军猛攻守敌,歼敌1200余人,建立了滩头阵地”

同日,15兵团前指立即将大举渡海登陆成功的情况,报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和广州兵团部赖、洪首长并转报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


4月17日至19日,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0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0军登陆的六个团(119师全部、118师二个团、120师一个团)于临高角、博铺港一带登陆后,即迅速突破敌人64军131师二个团的防御。岛上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和118师四个营,亦于17日拂晓前,攻占了临高县城以西制高点,有力地配合了我登陆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当我登陆部队于当日(17日)晚,进到临高东西一带时,即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师,并迅速向临高县城发起进攻。40军即向纵深发展猛烈进攻。

4月19日拂晓,l18师包围美台市守敌156师师部和466团,与敌人激战至午12时,将敌大部歼灭。119师奔袭加来市守敌64军军部,于l9日早7时到达加来市,敌人己逃窜,我军即展开追击,歼灭敌人一部。至4月19日,即登陆后的第3天早晨,40军已将守备海岸的敌64军防御体系完全打乱了,控制了临高、美台、加来一带广大地区;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同海南岛纵深发展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在海南岛上牢牢地站稳了脚。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2:渡海兵团乘木帆船向敌人陆、空立体防御的海南岛,扬帆强渡琼州海峡,实施登陆进攻。《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4月17日至19日,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3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月17日拂晓,43军二个团,在雷公岛、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后,即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进至理善、上下道岭、桥头市地区,歼灭敌人64军131师393团全部,并在雷公岛击落向我低空扫射的敌人飞机1架。该军于当日(17日)夜,进至花场港以南之文生村、傅才地区,与岛上接应我军登陆的琼崖纵队和先期渡海登陆上岛的127师一个加强团、128师一个加强营胜利会师。

4月18日拂晓,敌增援部队第62军2个团和暂编13师二个团,由福山市向我军进攻与我先上岛的127师加强团和128师383团加强营,展开了激战,激战至当日(18日)黄昏,进犯之敌被我军击溃,我军乘胜攻入福山市内,将进攻之敌大部歼灭,并击毙敌62军参谋长温轰。当晚(18日),43军进至福山市及其东南地区集结,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向纵深发展了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已使我登陆部队立于不败之地。

至此,我登陆部队已向海南岛纵深前进了20公里至30公里,并分别与琼崖纵队和前两批登陆部队胜利会师。

我三批渡海登陆部队共约33000余名,加上岛上琼崖纵队15000余名,两股力量相加等于48000余名。已经达到了毛泽东主席要求的,渡过四至五万人不依靠后援,独立作战。我军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完全可以向守岛之敌展开大举进攻了。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3:43军127师向敌滩头阵地冲击。《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4月19日,四野总部通报15兵团前指:海南岛国民党军已发现我军于17日大举登陆成功后,敌防卫总司令薛岳于4月17日晚下令,调集岛上所有战役机动部队共约五个半师的兵力,计有32军252师、62军151师、153师、163师、暂编第13师残部、军官教导师等,于l8日开始由海口、嘉积乘汽车向澄迈驰援,企图乘我登陆部队立足未稳之际,在澄迈地区与我军决战,消火我军于海滩地区。

同日,邓华电令已登陆的我40军、43军迅速靠拢,集中两军兵力,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迎击敌人的决战。

同日,我40军、43军受令后,即于当日晚间,分别向指定地区攻击前进。

4月20日7时,我43军主力三个团和一个营进到黄竹、美亭地区,与嘉积乘汽车来增援的敌32军252师师部及755团、754团一个营遭遇打响。随后,我军128师381团二个营将进攻之敌包围在黄竹、美亭、大路市。敌五个半师的战役机动部队陆续增援上来,战斗进行的极为惨烈。

15兵团前指立即命令向澄迈挺近的我40军,沿澄(迈)琼(山)公路向美亭驰援,迅速增援我43军作战。将敌全部包围在以黄竹、美亭为轴心的东南地区,与我43军里应外合,聚歼敌战役机动部队。

我43军以三个半团的兵力,对内,在黄竹、美亭包围了敌二个团和一个师部;对外,又抗击敌五个师的进攻,处于两面作战的极端困难局面。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4:43军127师登陆成功,部队向纵深冲击。《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4月21日,10时后,敌琼北要塞纵队、暂编13师增援部队陆续到达黄竹、美亭地区投入战斗。敌空军飞机倾巢出动,向我军阵地轰炸扫射。4月21日整天,我43军与进攻之敌在黄竹、美亭地区进行的激烈战斗一直持续到当日17时。

同日,我40军接到兵团前指4时电令后,韩先楚副司令当即令118师、119师在澄迈地区就地展开,分两路向美亭及其以北的白莲方向急进,从左、右两翼向敌人侧后实施钳形攻击。韩先楚清醒认识到,40军不仅只是去完成迂回包围美亭、黄竹地区之敌协同43军歼灭敌人的作战,而且同时想到了下一步的行动,迅速去攻夺海口市。因此,他命令358团向海口市以南琼山方向攻击前进,截断敌人逃向海口的退路。

4月21日17时,我40军主力赶到美亭东、西,迂回到敌侧后,立即展开从外线、也就是向我43军进攻的敌侧后向敌展开进攻。

进攻的敌人发觉他们的侧后已遭受到我军的进攻十分惊恐,很担心他们的后路被我军截断,即停止向我43军的进攻。被我包围在美亭的敌252师755团企图逃跑,我128师乘机向敌人发起进攻,将敌人全部歼灭。

同日晚,第15兵团前指命令:43军从内线坚决勇猛地向进攻之敌出击,40军从外线迅速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并立即展开向敌人进攻,与敌军展开决战,两军从内、外夹击敌人,务求将敌全部歼灭,取得决战的胜利。然后迅速向海口市追击前进,迅速占领海日市。

我40军、43军接到兵团前指的命令后,立即调整部署,连夜向敌展开进攻。40军迅速截断向我43军进攻之敌的后路,将敌军包围,形成我43军从内、40军从外夹击敌人之势。我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反复拼杀,彻夜激战至22日拂晓,敌62军、32军、64军及其各师和教导师分别被我40军、43军分割包围,敌人开始全线崩溃,向海口、府城方向撤逃。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5:黄竹、美亭围歼战。《图片来源:邓华画传》

4月22日,拂晓后,我40军、43军在美亭地区胜利会师。两军各部乘胜即向溃逃之敌展开围歼与追击。在白莲市地区将敌62军军部摧毁,并将其153师、163师各歼灭一部,歼灭32军252师、教导师和64军等各军、师大部。

同日7时,我渡海兵团即获得美亭、黄竹决战的胜利。这是渡海登陆作战的决定性胜利,加快了解放海南岛的速度。

同日晚,我40军、43军、琼崖纵队遵15兵团前指命令,分东、中、西三路,向海南岛南部追歼溃逃之敌。


东路:我40军119师、43军128师沿海口至榆林公路追击逃敌。

中路:我43军第2梯队129师全部和127师380团于4月24日登陆海南岛后,即于25日从美亭地区出发,追歼逃敌。

西路:我40军118师一个加强营乘15只机帆船沿西海岸近海航行,向八黎、八所先从海上,后从海头港登岸追击逃窜之敌。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6:琼崖纵队的一个女兵连。《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4月23日,拂晓,我40军、43军、琼崖纵队展开追歼战。

同日,上午8时,我40军118师一部攻进海口市,并俘敌600余人,缴获汽车40余辆。43军127师397团拂晓进占琼山后攻进海口市。于此同时,向海口市逃窜之敌和防守海口市的敌人,纷纷向海南岛南部逃跑。

4月23日,海南岛首府海口市被我渡海部队118师、127师攻克,海口市解放了!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7:我军占领敌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图片来源:邓华画传》


4月24日,我43军128师(师长黄荣海)追至文昌以北德头歼逃敌二个营。

我40军118师乘坐在海口缴获的40余量卡车,组成“快速纵队”,沿公路向南追击南逃之敌。

4月25日,我40军119师追敌至海口以南东海岸之黄竹,我357团拦住敌62军151师、保1师师部及二个团,歼敌一部并俘敌62军副军长兼151师师长罗懋勋以下800余人。

同日,我43军128师追敌至嘉积,与我40军119师会师。随后,两个师齐头并进,追歼南逃之敌。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8:登陆部队一部正在迅猛追击逃向海南岛最南端榆林、三亚的敌人。《图片来源:邓华画传》

4月26日,我中路追击部队追至那大。

4月27日,邓华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前指移师海口市。

同日,我中路追击部队追至白沙。

4月28日,毛泽东主席指示乔木:海南岛即将全部解放,请起草一个贺电,待榆林港解放时即发表。

4月30日,我43军128师、我40军119师攻进海南岛陆地最南端的榆林、三亚。


从4月24日至30日七昼夜中,我军在炎热的气象条件下,行军作战平均每天60公里至70公里,最多一昼夜达90公里。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19:渡海部队占领国民党海南岛要塞指挥部。《图片来源:邓华画传》

5月1日,我军解放海南岛西岸的八所港(现东方市)。

同日,15兵团前指接四野首长电令:经报请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第43军留守海南岛,第40军在岛上略作修整,予5月中旬渡海,经雷州半岛,徒步行军到广州市,乘火车进驻河南省洛阳地区,编入第13兵团,与第38军、第39军共同组成四野的机动兵团,也是中央军委的战略机动兵团。

我渡海登陆的第40军、第43军及海南岛琼崖纵队全部解放海南岛,渡海进攻海南岛战役已我军大胜而告结束。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0:军民共庆海南解放。《图片来源:无敌的铁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 本图摄影:寇文立》

5月5日,新华通讯社播发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给参加海南岛战役全体指战员的贺电。

5月初,海南岛全部解放后,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林彪发布命令,要求中南全区庆祝海南岛解放,对这一伟大胜利展开宣传,并对解放军进行慰问。

5月10日8时,海口市举行琼崖纵队入城式。

同日下午,第15兵团前指展开庆祝解放海南岛祝捷会议。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1:1950年5月10日,海口市军民举行盛大游行,庆祝海南岛解放。《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5月15日,第40军奉命开始乘船北返。渡海后,第40军就不再归15兵团前指指挥。

同日,第43军军部和127师驻海口市及其附近地区。127师由刚进入海口市担负防守任务改为担任维持海口市的卫戍任务;128师在榆林、三亚、陵水地区修整并担任清剿残敌及防卫敌人从海上袭扰任务;129师在八所、北黎、那大地区修整和肃清残敌、负责海岛西部的防守任务。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2:5月10日,解放海南岛诸首长合影留念。《图片来源:邓华画传》(本图片图中人物说明由李冰天先生及43军后代联谊会提供)


5月,海南岛解放后,经中共华南分局和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成立“海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邓华任主任,冯白驹任副主任。

5月下旬,邓华电报四野总部、中南军政委员会和中共华南分局,建议辞去“海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主任职务,由冯白驹任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中南军政委员会和四野总部复电同意。

5月底,邓华辞去“海南行政区军政委员会”主任职务,由冯白驹任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6月2日,第43军在海口召开胜利解放海南岛作战战后军事会议。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3:43军解放海南岛作战战后军事会议纪念《图片来源:本图片及图中人物说明由李冰天先生及43军后代联谊会提供》

点击链接:老照片里的故事: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后43军军事会议合影

6月4日,邓华离开海南岛渡海北返。

6月6日,邓华回到广州。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4: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为渡海作战纪念题词。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5:第15兵团政治委员赖传珠为渡海作战纪念题词。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6:第15兵团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为渡海作战纪念题词。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7: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白驹为渡海作战纪念题词。

《以上题词图片来源: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


以下文字摘自杨迪著《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解放军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渡海登陆解放海南岛,我军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有关战役的战果统计,已有《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述。但我手中保存有一份1962年9月l2日广州军区编写的《海南战役》(审修稿)(共打印25份,编号第277号) 注1。当时,广州军区邀请我去审稿,我将打印稿带回来一份。我在写这本书之前,曾请广州军区档案馆帮助查找这份资料,他们没有找着。广州军区四野战史编写组也没有这份资料,我想我保存的这份资料,大概是唯一存在的一份了。这份资料的统计数字与四野战史上写的统计数字不尽一致。因此,我想把这份资料的统计数字原文抄写下来,作为资料,供读者参阅,也可供后人研究。

(本文作者注1:原文如此)

海南战役歼敌和主要缴获统计:

解放海南岛战役,共歼灭敌人51148人,其中毙伤敌5679人,俘敌24885人,敌投降1584人,敌淹死l000人,收容溃散敌18000人。主要缴获:各种枪支17153支,各种炮4l8门,电台31部,击落敌飞机2架,击伤敌舰5艘,击沉1艘。缴获飞机4架,坦克l0辆,装甲车3辆,汽车140辆,轮船1艘。

我查阅了四野战史。战史中写道:“共歼国民党军5个师9个团,计3.3万人。其中俘敌24890人”(缴获出入不大,就不写了)。战史中只写歼敌3.3人,估计可能是没有将我军收容的溃散之敌18000人加在内。

第40军军史中写道:“共歼敌第3舰队中将司令王恩华以下1.5万人,缴获、击落敌机各两架,击伤击沉敌舰(艇)7艘,缴获汽车百余辆及大批军用物资。”

第43军军史中写的:“共歼敌1.7万人,缴获各种枪865l支,轻重机枪773挺,各种炮202门,坦克2辆,汽车68辆。”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8: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第43军127师涌现的“十三勇士”。《图片来源:铁军雄风》


不少写史、写回忆录的作者,对我军的伤亡损失,总是不愿详细写出来。我认为每一次战役既有战绩,又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我还是将自己知道的渡海登陆海南岛作战中,我军伤亡、损失的详细数字写出来。

海南战役我军伤亡统计注2: (注2:此小标题为本文作者所加)

根据1962年9月12日广州军区所写《海南战役》的资料:我军共伤亡、损失4611名,其中负伤3016名(内有团级干部5,营级干部20),阵亡820名(内有师级干部1,团级干部3,营级干部4),溺水牺牲416名,被俘285名,失踪74名。阵亡820名与溺水牺牲416名两组数字相加,共牺牲1236名。

我查阅了四野战史,只写了一句:“渡海作战兵团伤亡,失散共4500余人。”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29: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的渡海战役牺牲烈士墓。《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我查阅第40军军史,没有写该军伤亡、损失的总人数,只写了“我第119师副师长黄长轩,第358团团长于承光,352团政治处主任张之栋,战斗英雄万守然等同志在战役中光荣牺牲。”

我查阅第43军军史,军史中记载该军“在战斗中全军伤亡2707名(其中干部257名),失去联络511名〔其中干部49名)”。

第43军伤亡、损失共计3218名。以广州军区1962年《海南战役》的统计数字计算,43军的伤亡数占渡海登陆战役我军伤亡、损失总数的70%。以四野战史统计数字计算,43军则占伤亡、损失总数的71.5%。

迅速解放海南岛我军付出4611名伤亡的代价,我军的伤亡,比原来预想的要小得多。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30:海南省大致坡镇洽教村安葬七位43军渡海先锋营牺牲烈士的英雄广场上,神奇地自然生长出七棵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31:海南文昌铜鼓岭附近的43军渡海先锋营牺牲烈士纪念碑。《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32:43军渡海先锋营湖子战斗牺牲烈士陵园及简介。《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解放海南岛战役大事简记

图33:海口市金牛岭公园内的渡海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图片来源:赵萌摄影》

主要资料:

1.《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 ---- 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杨迪 解放军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2.《毛泽东军事文集》(1993年出版)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4.《邓华将军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年8月第一版)

5.《邓华画传》(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第一版)

6.《无敌的铁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主编:岳宣义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2年4月)

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 (主编:刘从良 王建武 文茂林 章立品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

8.《无敌的铁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军史图片集》(主编:岳宣义 西苑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9.《铁军雄风》(主编:王玉发 副主编:曹东新 焦燧东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海南岛   雷州   中央军委   战役   海口市   简记   纵队   作战   首长   我军   兵团   半岛   部队   四野   敌人   来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