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孟美岐塌房那天,网上一片狼藉。


路人忙着吃瓜,粉丝急着洗地。


几个小时不到,N个热搜被压得一干二净。


但谁都知,微博从不缺闹剧。


当天的同时同刻,比“爱豆失德”这场大戏更一波三折、混乱不清的,是另一波饭圈人士掀起的风浪。


体育圈的国乒粉丝们。


一个世乒赛(乒坛仅次于奥运的三大赛之一)出战名单,短短2个小时,拱出5个热搜。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世乒赛名单公布后的微博热搜


有人嘲男队队员樊振东不配“领军”,赢了也是捡漏马龙缺席。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樊振东被质疑“领军”


有人嘲女队陈梦,只报两项是为保体力冲大满贯。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网友质疑陈梦


蝴蝶振翅,此言不虚。


有质疑,就有“反黑”。


樊振东的粉丝,一边反黑,一边拉踩对家——


嫌弃双打搭档技术拉垮,拖自家后腿。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一边维护樊振东一边拉踩第三人


陈梦粉丝也顺道卖惨,称双打配个“非奥运主力”,明摆被放弃了。


但还不止这些。


当天,国乒各家粉丝纷纷下场,为的就是自家“哥哥”“妹妹”,大好前途绝不吃哑巴亏。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女队粉丝替自家抱不平


她姐数不清这到底是由几方势力制造的一场大战,却忍不住感概——


运动员们还没来得及在美国休斯顿的赛场上迎敌,粉丝们倒是在自家房顶上过得一手又一手好招。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休斯顿世乒赛出战阵容


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本无可厚非。


但这一番又一番好戏唱下来,咋看咋眼熟。


虽说主角变成了“国乒”,可这“好戏”的根源,你我都熟悉——

饭圈文化。


体育圈饭圈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这次,到了不得不聊的地步。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是体育圈,还是饭圈?


什么叫真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她姐算是深刻领教到了。


事情的源头,是这次世乒赛名单的公布。


核心问题是马龙、许昕、刘诗雯三位现役老将缺席。


在这种高级别比赛面前,一下就戳了老将粉丝的肺管子,直指这么安排就是“逼老将退出,好给年轻的让路”。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再加上一个热搜火上浇油——#樊振东正式领军中国男乒#。


说实话,这种热搜不过是营销号的流量把戏。


可偏偏,某些马龙粉丝受不了这刺激,率先下场暗讽樊振东:


“山翻不过去,就搬”。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网友讽樊振东翻不过马龙这座大山


言外之意,国乒男队“一哥”还是我家的,你们得之不武。


仔细品品,和饭圈的惯用伎俩撕番位,如出一辙。


女队那边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被网暴最重的,是女队主力陈梦。


根源,是东奥女单陈梦战胜孙颖莎夺冠后,激动之下脱口而出的那句“我的时代来了”。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陈梦夺冠后接受采访


彼时不少网友就觉得陈梦此言过狂,偏偏紧接着的全运会,陈梦丢金。


于是出言讥讽:“你的时代过去得够快啊”。


甚至“阴谋论”也来了:奥运上陈梦赢孙颖莎是队内安排。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网友质疑陈梦冠军


够敢说,也够荒唐。


饭圈情绪从来都是叠加,没有偃旗息鼓,只有变本加厉。


一旦被情绪裹挟,此次世乒赛无论如何排兵布阵,各家粉丝都“出师有名”。


翻翻这剧本,像不像一群饭圈“勇士”,徒手斗资本的娱乐圈大戏?


体育圈饭圈大戏的结局,和娱乐圈也并无二致——到头来,被钉在舆论墙上的,只有这数十个国家运动员。


如果仅仅是网上的骂战,似乎也就罢了。


但现实是,从国际到国内,从赛场到集训,运动员所到之处,皆是镜头。


能有多疯狂?


查航班、接机送机、长枪短炮怼脸上拍。


场馆外,要签名、求合照。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樊振东机场粉丝拥堵


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常规操作,有些事情怎么也称不上一个“常规”了——


有人拿着某爱豆头像的横幅,让小朋友越过隔离带要运动员签名;


有人晚上蹲点赛场外,对着运动员公然喊话“XXX你腿好白”;


甚至,粉丝一窝蜂围上去,混乱之中有人趁机摸一把运动员大腿。


事都是个别人做的,但气氛可是粉丝集体烘的。


一旦气氛到了,事就越来越离谱。


最终,粉丝甚至把手伸到了国家队的工作安排上。


孙颖莎主管教练辞职离队,粉丝心痛声援。


但话里话外,都在指责队里不珍惜种子球员:吃百家饭的孩子,太不容易了。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粉丝心疼孙没有主管教练


话至此处,只能说——


国乒饭圈现状,真球迷不知道有多少,但真粉丝铺天盖地。


看马龙东京奥运会之后,微博狂涨粉600万,就知道了。


饭圈的“热情”,围剿了运动员,围剿了体育圈。


山呼海啸,史无前例。


体育圈,还是饭圈化了。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无人是饭圈,无人不在圈


提及饭圈,有人或许要说,关我什么事,他们疯他们的,我不追星,也不爱体育。


可“爱的魔力转圈圈”,只要你有喜恶,饭圈总能给你转进圈。


先说个最直观的,相声圈,以德云社为典型。


放在十多年前,相声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


可再看眼下——


小剧场门口,粉丝蹲点;


小剧场里,迷妹狂欢。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德云社演员被粉丝围堵


本来传统文化“复兴”是好事。


更何况,德云社演员能出来扛票房的,也算有些真本事。


但某种程度上,真的没问题吗?


时间一久,难免有些被质疑火只火人设,红只红皮囊。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天津德云社晚上门口粉丝驻足等待


饭圈越繁荣,得利就越容易,艺人也就越禁不住诱惑走捷径。


有两把刷子的,图这红利也就罢了。


没那真本事的,也瞄上了这捷径。


那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那如果不爱体育,也不听相声,就不会受到饭圈干扰?


天真了。


如今,饭圈已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常态,一种思维习惯。


做不做饭圈人由不得你。


就说近两年大火的基金,在饭圈文化的蛮荒下,竟然也能时势造英雄。


基金经理被当成明星、网红一般对待。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有了粉丝,有了流量,甚至成立后援会。


金融职场人,被捧成了热搜常客。


学历背景、投资战绩化作流量,才好长盛不衰。


由此,投资变成跟风,拿钱赌钱,这跟去澳门赌场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还不止,魂归黄土几千年的历史人物,也有粉丝站队。


帝王将相生前领土割据,死后流量分封。


虎扑搞起票选“天下第一君主”,嬴政、李世民、刘邦、朱元璋,堪比如今“四大小生”。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虎扑投票


就连朝代之间,也有清晰鄙视链。


汉、唐、明三家互不相让,宋朝只能沦为小弟。


卡通圈里也是如此。


刚刚过去的十月,上海迪士尼推出的玲娜贝儿爆火。


但全民坠入童话没几天,就开始了一场新的饭圈大戏——


星黛露和玲娜贝儿一较高下,非要分出来谁更受喜欢。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迪士尼公园里,维尼熊粉丝少人气低,所以没有资格乘花车。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真是,又心疼,又好笑。


有些对比和投票可能并无恶意,也并非真的在搞差别对待、阶级分化,顶多只能算个人喜好的区分和呈现。


只是,习惯成自然。


这种事事都以喜恶辨是非、决地位、定优劣的条件反射,万物都要分出个帮派、阵营的现象。


多少暴露了一些问题——


即便今天全民不追星,但饭圈基因也已经刻在了众人骨子里。


哪怕无人是饭圈,那也是人人已在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你我是互不打扰的普通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世界不就这样吗?


你得允许人家有偏好,有追捧啊。


没错。


她姐并不是说,饭圈就得被消灭。


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偏好和追捧,也不是饭圈趋向恶劣的根本原因。


真正让饭圈变质的,是那一次次不着分寸的权利,那一道道扭曲牵强的标准。


“全红婵式”的粉丝效应便是如此。


开始是,表达喜欢。


“我好喜欢你,你好可怜,好不容易”。

“所以我要知道你的一切,好保护你”。


但愈演变,愈跑偏。


极尽手段扒人家底,从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中捕捉全父抽烟的细节。


紧接着,就脑补出一个“事实”:这么穷还有钱抽烟,是个吸血鬼的爹。


最后,举起权杖,代表“正义”替全妹讨伐生父。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当权利没有分寸,标准遭到臆测,喜爱也成了威胁。


试问,哪个正主,敢要这份火热的爱?


这份潦草、粗暴的“爱”的背后,产生的信任和诋毁也都是极端的。


用黄执中的话说,就是饭圈的“排他性”,蕴含的是“你死我活”的逻辑。


即,我喜欢他,所以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其他人就是错的。


所以,粉丝凭借几个零散镜头,配上“天将紫薇星”+农村女孩的出身,就给全红婵脑补了一出“被富家队友孤立”的大戏。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相反,我不喜欢他,所以他做什么都是错的。


只看一个评论,无需求证前因后果,就能参与到声讨大军中。


所以,国乒队员,前有马龙被骂太子多年,今有00后小将接过“太子称号”。


连输19分后,被各家粉丝讥讽称“十九阿哥”。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看似只是极端粉丝和饭圈的个例。


“爱好和平者”自持不撕逼,不引战。


但这就是矛盾的地方了——


被攻击一方,如若让渡话语权,饭圈就只剩霸凌。


那下一步挤压的,就是普通民众说话的权利。


不让渡话语权,像那极端的粉丝一样下场正面刚呢?


结果也只能落得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水搅混了,哪还有什么清者自清。


然后最终,便是把每一个身处网络的人,都驯化成斗鸡,驯化成拴着铁链张牙舞爪的猴子。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乒乓球粉丝并不认为“饭圈化”


终于,饭圈的自净能力,趋近为零。


“爱他就尊重他”,这种政治正确的劝告,作用早已微乎其微。


懂得自懂,不必多言。


自视深情的,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娱乐圈倒可利用这份不加节制的“热情”,凭着饭圈托举,催化曝光机会,置换商业价值。


甚至明星默认,某种程度上,所赚钱里的一部分就是要出卖和牺牲一些隐私和空间。


可像体育圈呢,其他圈呢?


其实,早在世乒赛名单公布半月前,樊振东借球迷后援会微博就发过一次文:


内容大致就是,呼吁粉丝理智追星。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是国家培养的运动员,我和大家的关系,场上是运动员与球迷,场外是互不打扰的普通人。”


言语间,是礼貌得体,也尽是疏离。


可,这个真相难道还要偶像告诉我们吗?


我们早该明白——


我们和偶像之间,从来不需要特殊的交集和身份。


妈粉、爹粉、女友粉、男友粉……真的无需这么复杂。


粉与被粉的关系,从来都不必深重,免得多了负担。


只需真诚,才好一路相伴。


她姐真的希望:


每个人的优秀和精彩,只因偶像驱动。


但,不因你是谁的附庸,更不因你卷入了谁的狂欢。她刊


这位国民流量,终将「死于饭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男队   流量   世乒赛   体育   女队   双打   大戏   老将   赛场   运动员   下场   国民   球迷   娱乐圈   粉丝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