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她姐的宝藏剧又又又又上热搜了!


一到冬天,热搜必有它。


没错,说的就是《请回答1988》。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图源:《请回答1988》,除特殊标注下同


今天(11月6日)是《请回答1988》开播6周年的日子。


它到底有多受欢迎呢?

就是每到冬天,大家总是习惯性地重看一遍,但永远不腻。


就是一部2015年的电视剧,到今天还有网友说陷在剧里出不来。


就是从人物,到台词,再到配乐和道具,能全部夸一个遍。


豆瓣上70多万人参与了评价,总评分达到9.7,是高分电视剧榜的第一名。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图源:豆瓣


这么一看,她姐也默默参与了一个70万人的大项目。


仔细想想也挺奇怪的。


《请回答1988》讲的明明是1988年左右,发生在首尔的故事。


只有一条普通的胡同、5个普通的家庭,还有生活里的一堆鸡毛蒜皮。


少了所谓的激烈“冲突”,甚至对一些观众而言,故事背景和实际生活还有一段距离。


但它就是莫名其妙地让人觉着亲近和熟悉。


愿意一次次去感受那个“虽然不富裕,但却内心温暖的岁月。”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细碎却迷人的日常


看过《请回答1988》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重刷前,得备好纸巾。


它太好哭了。


至少当德善喊出:“为什么就对我这样?”的时候,她姐的眼泪就已经扛不住了。


乍一看,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大事。


贫困的五口之家,两个女儿生日又相近,二女儿的生日就被自然而然地“合并”了。


只要拔掉几根蜡烛,重新点燃烛火,所有的不满和委屈就能像没出现过一样。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这一幕,真的越想越窝心。


即便是独生子女,对于“二女儿的悲哀”也能生出几分感同身受来。


谁没在跟邻居家,或者堂、表亲家的小伙伴玩耍时,因为一句“你让着点弟弟/妹妹”,而忍耐过、不开心过。


明明大家都是年龄相仿的孩子。


明明“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可也不光是因为委屈吧。


更多地,是会出现和德善一样的困惑:


“我以为我如此崇高的牺牲精神,

爸爸妈妈是知道的。”


怎么这些牺牲反而被默认了呢?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可能就是在那一刻,我们真的走进了双门洞的故事里。


那里的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在平淡的生活里,有着属于自己的“烦恼”。


双门洞的“人生导师”,能解答“五人帮”各种困惑的东龙,也只敢在妈妈要起身出门的那一刻,小心翼翼地说出,“我不想一个人吃饭。”


然后认命般地,拿起勺子,没有再多挽留一句。


还有每天都想念妈妈的阿泽;


承担起属于爸爸责任的善宇;


在犹豫不决里错过爱情的正焕……


有时好像越是和亲近、喜爱的人在一起,就越不知如何开口,越不懂对方的心。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好在:


“错觉是短暂的,

误会是长久的。

所以错觉是个人自由,

误会是万万不可有的。”


或快或慢,双门洞里的每个人都学会了,向想要珍惜的人,去吐露自己的心声。


那一切“悲哀”便总会有翻篇儿的时刻。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拿起电话,拨号,声音颤抖着喊出“妈妈”,然后听见她在那头用熟悉的乡音喊着你的名字。


也不需要再为悲伤和痛苦多做掩饰了:


“所有让你感到辛苦的事情,


让你后悔自责的事情,


都吐露出来吧,


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


而你不要担心。


争吵也罢,紧紧相拥也好,爱的表达形式可能有千百种。


但哪怕相处时的情绪再激烈,最终总是会知道,双手捧着的是一颗真心。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而在胡同里,“时间会让人成为朋友”,也会让人变成家人。


陌生的心会渐渐靠在一起。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也正是这样,双门洞里过圣诞的那一天显得格外美好。


之前,所有人聚在一起不停地开会、讨论,就为了让小姑娘珍珠收到一份喜欢的圣诞礼物——雪人。


没有降雪可以雕冰人,国手阿泽的围棋棋子也是能拿出来当眼睛的。


忙来忙去,最后发现,雪人不过是小卖店里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一款冰淇凌。


可没人因为之前的“白忙活”而抱怨。


只是惊讶了一瞬,然后带着发自心底的笑意,看着开心的珍珠。


家人们只想着,一定用丰盈的爱去给予。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闪闪发光的普通人


《请回答1988》令人着迷的地方,不仅仅在于胡同里舒服的日常,还有生活在那的人们。


她们都不完美,或多或少地,能从她们身上找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可那些缺憾和棱角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无论如何都无法讨厌。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你还记得赵秀香么?


大多数时候,她是活在儿子东龙的台词里的。


是“赵女士”、“赵部长”,是公司里的保险王。


也是整个胡同里存在感最弱的“妈妈”。


刚刚退休的时候,她始终没办法适应在家带孩子的生活,干脆逃去了妹妹家。


两星期后,赵女士终于回来了,和邻居姐妹花们聊天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


“我的人生,

一直被叫东龙妈妈、大龙妈妈,

我不高兴这样,

我的名字叫赵秀香。”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那是来自1988年的女性自我意识。


那一瞬间,赵女士简直在闪闪发光。


当她说出:“我昨天接受了培训,明天开始上班”的时候,只想痛快地为她献上自己的掌声。


然后像豹子女士一样,说一句“了不起啊,真了不起。”


你看,即便只是剧中的配角,可在她们自己的人生里,这些人也都实打实的可爱。


慢慢地,我们透过她们,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生活的答案。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你还记得这一幕么。


那是美玉终于回来,和正峰手牵手在市场里闲逛的时候。


路过爸爸的店面,她不自觉地低下了头,避开了眼神交汇。


原本笑着想和她打招呼的爸爸,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默契地,没有出声。


一个可能怕自己丢脸,一个是真的怕对方丢脸。


然后,已经走出去好远的美玉突然站住了,拉着正峰往回走。


“爸爸,女儿来了。”她说。


那一刻,真的完完全全迷上了美玉。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也许会被看不起吧,可穿着灰扑扑的衣服、站在简陋店面前的爸爸,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是哪怕会被看不起,也不想抛弃的一部分。


所以偶尔会觉得,正峰在恋爱中说得最好听的话,也许不是什么:“维也纳虽然是奥地利的首都,但你,却是我心脏的首都。”之类的情话。


而是对着美玉爸爸说出的:


“伯父,真正白手起家的您,真的,太棒了。”


那一刻,胡同外的陌生人,也成为了家人。


可能再没有比这更让人觉得温暖的事了。


每个人都怀着最大的善意,在拥抱着这个世界。


所以总是忘不了,德善的班长发病倒地后,从医务室回来时的情景。


班级里没有一个人避开她、嫌弃她。


迎接她的是像往常一样的:“班长,好冷,把门关上吧。”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请回答,青春


所以《请回答1988》究竟好在哪呢?


60万个评分观众,能说出60万种不同的答案来。


它不是没有记录生活里的疲惫、肮脏与挣扎。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可我们一起哭过了。


最后记住的还是那些美好。


美好的像献给成年人的一部童话。


也许不仅仅因为它像童话,而是即便故事里有悲伤,有失落,我们还是忍不住投入地和剧中人们一起走了一遭。


因为我们隐约看到了自己。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那个惴惴不安地问出,“如果没考好,你也不能讨厌我啊”的自己;


那个因为没有梦想,迷茫和沮丧的自己;


那个有点难为情,所以不敢开口说出“拜托”的自己。


还有那些属于自己的、回不去的青春。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那段青春里,还包括《请回答1988》首播时,我们的追剧时光。


我们一边因为剧情笑出声、留下眼泪,一边在贴吧、微博上和网友们“对战”。


争论究竟谁才站对了CP。


讨论“怎么最后一集不是泽善的婚礼”,而是宝拉和善宇的故事。


剧中的情节就像发生在昨天。


五人帮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或许应该觉得庆幸,在这部剧的结尾,有那么一场富有仪式感的剧内告别。


我们跟着镜头,在德善的陪伴之下,一起和双门洞的故事、和五人帮说了再见。


我们一起练习告别,好像就不那么孤单了。


“现在对已经逝去的东西,

对再也无法回去的时间,

做迟来的告别,

再见,我的青春。


听到了,请回答。她刊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6年了,我还是忘不了《请回答1988》里这一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美玉   圣诞   雪人   豆瓣   剧中   家人   女士   爸爸   美好   事情   妈妈   青春   孩子   人生   故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