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偶尔不想吃工作的苦时,她姐喜欢去短视频上摸会鱼。


没想到这鱼越摸,我越心疼。


因为短视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上面分享生活,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家带娃的家庭主妇。


视频中,她们经常是围着老公、孩子、灶台,三点一线连轴转,一刻也不得闲。


她们劳累但是空虚,迷茫于自己生活的价值。


评论里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部分感同身受的主妇和未婚的女性觉得心酸和害怕。


另一类则是质疑这很累吗?农民工在外面不更累。


家庭主妇的劳动真的有价值吗?


家庭主妇被人养真的幸福吗?


看过那么多视频下的争吵后,她姐觉得有必要重新聊聊这个群体了——


家庭主妇。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家,战场


家,不是歇脚的地方,是战场。


对于短视频里的家庭主妇来说,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


看一下典型的家庭主妇一天的时间线就知道了。


博主大花北漂了9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上小学,小女儿需要有人照顾。因为家庭分工,她已经做了4年全职妈妈。


早上五六点起床,睁眼后就要直奔厨房,揉面团、蒸馒头、小米粥下锅……


煮粥期间也不能闲着,要抓紧时间叫孩子起床,辅助她洗漱、穿好衣服、梳好头发。


孩子上学路上,她要牵着女儿狂奔。她要确保自己能在小女儿醒过来之前回到家。


早上这一战打完,大花要计划给小女儿做午饭,并开始新一天的家务整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她可以有片刻放松的时刻吗?


有,可得晚上十一点后。


这时候,老公已经躺好睡下,孩子也终于被哄睡着。


她是可以好好休息,睡个大觉吗?


不,这仅仅意味着,她可以安静做家务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图源:抖音


厨房里远远高出洗碗池的脏碗、泛着油渍的地板、客厅里散落在地的玩具、等待被收拾的衣服.......都在等着她。


而这些家务永无止境。


“今天干净的厨房地板明天又会变成脏地板,洗干净的衣服一顿饭之后又要重新洗一遍。”


家庭主妇就像是被困在强迫性健身圈里的仓鼠,健身轮一直在不停地旋转,仓鼠永远无法停下来……

她只能日复一日地、机械般地重复着这些单调且重复的劳动。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唯一能放松的时间,只剩下周六凌晨。


第二天不用早起给老公孩子做饭、不用送孩子上学。


也只有在这时候,她才能想起来自己爱吃重口味夜宵、痛快刷自己喜欢的剧。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图源:抖音


体能上折磨还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孤独。


有博主模仿了丈夫下班回家后的场景。


两人沉默着吃完晚饭,饭后丈夫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妻子去厨房收拾。


丈夫手机上如果有电话进来,他立刻又没影儿了。


如果和娘家人倾诉,得到的回复总是千篇一律:


为了孩子,忍一忍。

他能挣钱,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这并不是个例。


评论区6000多条评论下,尽是孤独又沉默的家庭主妇。


“虽然是剧情,但是演出了多少家庭的现状,零沟通、零交流,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都这样劝我,只要会赚钱,心在家就好,但我却越过越孤独。”

“看到自己的现状,看着看着就流泪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这种孤独也没有尽头。


虽然有时候也可以跟人聊天,但这些社交绝大多数都流于表面。


无尽的情绪可能只能在没有熟人的社交平台发泄。


“每天除了孩子和灶台,没有任何社交。”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字字不提孤独,字字尽是孤独。


而这种孤独,跟经济状况无关。


即便是「豪门媳妇」,也不会例外。


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家庭条件下,对于家庭主妇来说,被捆绑在房子上、与有意义的社交活动相孤立,是一种普遍的体验。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但,这种累和孤独,鲜少被这个群体之外的人理解。


外人看来,家庭妇女简直是在享福,毕竟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就过起了退休的生活。


没有亲身经历,又哪里来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家庭主妇想了个办法——做了一场和丈夫和自己互换身份的实验。


互换身份前,丈夫对这次体验嗤之以鼻。


不就是带孩子做家务,有什么难?


但接下来就是他哭的时候。


一天,仅仅是一天。


丈夫终于体会到妻子一边买菜,一边抱着孩子有多辛苦。


也无奈于妻子一边做菜,孩子一边闹腾的崩溃日常。


直到他做完家务累瘫到沙发上,才算真正体会到了做家庭主妇有多难。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然而,这样的互换体验不过是为了获取关注和流量。


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丈夫愿意互换位置去理解妻子的艰辛?


有人或许会想,并不是所有的家庭主妇都是苦命人。


确实,她姐也刷到过日子过得安逸的家庭主妇。


无聊了,学学插花陶冶情操;馋了,研究一份新甜品消磨消磨时间。


但,买得起大房子、雇得起保姆,生孩子可以去月子中心、养孩子请得起月嫂的家庭主妇,能有多少?


大多数的我们,是需要把钱掰碎地清清楚楚的打工人。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也许又有人说,现在的家庭主妇并没有那么累,男人都会做家务。


看一组数据就知道,现实到底是怎样。


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女性做家务的时间,接近男性的2.8倍。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也就是说,即使你从没想过做家庭主妇,也在不知不觉中负担起了更多做家务的责任。


更可悲的是,大家以为大多数愿意做家庭主妇的女性,都是自己的选择吗?


事实上,大多都是被迫的。


生完孩子,仅仅是责任的开端。哺育孩子、教育孩子,没有一项不需要权衡利弊。


而最终被迫承担责任的,也大多是女性。


讲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质疑:


女性选择做家庭主妇看成是「被迫」,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在歧视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


当然不是。


相反,家庭妇女的劳动价值非常高。


在北京,很多普通家政的月薪过万,在上海有的保姆月薪甚至2万+。


现实情况却是残酷的。


她们的付出和劳动,一直被视作理所当然。


不仅拿不到一分钱,五险一金的基础保障也和她们无关。


而当她们想要从家庭中挣脱出来,选择离婚,又会有怎样的风险?


这里有个现实的例子:


丈夫出轨,全职主妇小花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这场离婚官司,小花做得最硬气的决定,是为自己争夺这些年做家庭主妇的损失补偿费。


最终,法院判决的赔偿金,却仿佛是一个羞辱:1万块。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家庭主妇离婚之后重新找出路也是问题。


有的女性去找工作,但因为与市场的长期脱节。


导致面试时都不敢提要求,最终拿到的offer,工资也只有之前工作的一半。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经济没有保障、孤独无人理解、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容易被社会市场淘汰......


这才是成为家庭妇女的真相。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有人说,女性有选择做家庭主妇的权利。


毕竟,有人就是不愿意吃工作的苦,想躺平当家庭主妇。


她姐同意。


前提是——


1.女性认清做“家庭主妇”意味着什么。


2.这是女性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但现实是,很多女性在走进“家庭主妇”这个角色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家庭主妇”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躺平享福。


前几天她姐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过的,“全职太太跟丈夫要买菜钱”的聊天记录就是如此。


逛个超市都要看人脸色,买个零食也要被指责。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以及,当与家务劳动捆绑在一起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时。


当“家庭主妇”远远比“家庭主夫”要常见时。


就意味着,做家庭主妇与否,其实并非是女性个体的、自主的选择。


这是一个女性群体面临的共同处境。


因此,在家庭内部,当家务劳动需要有人来承担,那么承担的那一方,往往是女性。


如果家务劳动是夫妻两人分担,那做得更多的一方,也往往是女性。


这样的观点和断念,无需推敲与证据,也没有人怀疑,就那么自然而然成了一条铁律一般的存在——


即,家务劳动被认为是女性的领域。


2012年《卫报》在头条新闻中也指出这点:


“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四十年了,女人仍然从事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


或许又有人要说了:


“之所以都是女人做家务,是因为女人擅长家务。”


“而且女人出去工作,也没有办法像男人一样赚钱养家啊。”


关于女性更擅长家务这点,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为男性不做家务找的莫名其妙的借口和托辞。


因为做家务也从来不是阴道附带的预设功能。

男性的不擅长家务,是他们长期从家务中抽离出来、经验不足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存在“熟能生巧”这个词。

至于女性没有办法和男性一样赚钱养家,更是漏洞百出的谎言。


“男人养家,女人被养”,就是流传最广的骗局。


首先这句话,在语境中只承认男性的赚钱是养家的一部分,而彻底抹除了女性的家务劳动也是在养家。


它意味着,女性无论付出多少劳动、多少时间,她所从事的劳动都不值一提,都没有办法和男性为这个家付出的相提并论。


女性的家务劳动,只是“帮衬”的存在,可有可无。


可是,但凡独居过就会发现,“家务劳动”和空气、阳光一样,拥有的时候意识不到,失去了才觉得其分量之重。


其次,关于赚钱能力的差异这点,倒是全世界高度统一。


2014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的玻璃天花板指数(玻璃天花板指数:用于测试各个国家和地区职场女性收到公平待遇程度的指数模型)显示。


就连在发达国家,女性也无法和男性获得同样公平的职场待遇。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但,这是资本主义和性别文化合谋的结果,女性工作挣钱少不是应该的。


那,在这样一个本就不该成立的系统性的、结构性的条件下,把女性从职场/公共领域驱逐到家庭中。

怎么能称之为女性自主的选择?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她姐无意指责一些家庭主妇的选择。


但却无法眼看一些女性深陷困境,却不知为何,还不停地自责。


“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我不配、是不是我还做得不够多……”


之前看过的《身边的政治学》里就提到过类似问题——


“如果你反反复复发现,某些个人困境是找不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这些没有个体解决方案的困境不仅你有,其他很多女性都有,那么这些问题,就很可能就是政治问题。”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或许有人要说,指出这些困境本身,有什么用呢?


还不是要一样的柴米油盐?


是这样没错。


但她姐一直觉得,改变的前提,是知情。


是你先对自身的处境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了解到“女性为何会有必须做家务”的感觉,了解到这一感觉的根源和影响。

了解到女性气质和家庭生活之间的捆绑,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


认识,是改变的第一步。


逃避只能任由这些“恶果”以女性的身体为寄主肆意生长,直至死亡。


消除肿瘤的唯一方式,是将其挖出,然后消灭。


或许,改变的第一步——


是在让男性做家务劳动的时候,不再说“帮忙”。

她刊


那个让全网羡慕的“豪门媳妇”,被拆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家庭妇女   豪门   社交   家务   媳妇   困境   家庭主妇   羡慕   丈夫   孤独   男性   现实   孩子   时间   家庭   女性   女人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