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文章还没写,恨不得标题先有了——


“恋爱6年,结婚前一夜,我发现了老公出轨。”


刺激到太像网站小窗口骗点击的小广告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双食记》


可,这是一件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她姐身边的事。


出轨新闻天天有。


从名门望族、娱乐明星的情人秘史。


到平头百姓,寻常人家的捉小三,闹离婚。


每每登上新闻,爆到微博,都是话题焦点。


人人喊打,厌恶也是真的厌恶。


但故事讲完,最常听到的一句感慨,往往是:


“现如今不都这样,太常见了。”

所以在如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出轨”如此普遍的现象?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福斯特医生》


为此,她姐采访到了开头那个“狗血故事”的两位当事人。


一个是「被出轨者」,万蕊(化名)。


一个是「出轨者」,阿明(化名)。


两相对照,「出轨」这件事,有了更加立体的呈现。


但请相信,目的绝不是把谁拉出来当众凌迟,也不是揭谁的伤疤以供谈资。


故事过后,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自我对照,或反思,或警惕,或自我保护,或自我成长。


以下是两位当事人的自述。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昼颜》


我叫万蕊。


是的,结婚前一天,我发现未婚夫出轨了。


那天晚上,iPad连响了两声,我下意识想切换成静音。


结果看到屏幕上那句:“到家了么......”


一瞬间疑惑后,我突然意识到,上次他用我的iPad登陆了自己的ID,一直忘了退出。

苹果同ID下的所有产品,信息是可以实时同步的。


所以,这是发给他的短信。


一般来说晚上8点,未到深夜,很少有人会特别关心一个成年男人是不是安全回家。


而联系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发现他在和我微信聊天时,语言表达变得莫名甜腻。


比如,会使用一些他从前根本不会用的表情包和网络用语。


所以,直觉告诉我,对方和他很熟,甚至是亲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夫妻的世界》


随即,我复制了号码,输入微信。


搜索显示,是一个女孩的头像。


背影,瘦瘦高高,长发,长裙。


我心头瞬间收紧。


犹豫几十秒,点了添加好友,几分钟后,对方通过。


她发来:谁?


我没回。


来不及伪装身份,迅速翻看她的朋友圈,通过一张截图,又搜到了微博。


7月份的大暑天,我慌张到手心发凉。


直到我看见那些照片:


他和一个女孩手牵着手,走在沙滩上;他揽着她的腰......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昼颜》


一瞬间,我头皮发麻,脸颊发木。


我好像真的感觉到所有的血都涌向了脑子。


腿是软的,手指是僵的。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夫妻的世界》


当晚我继续用相同的ID,搜索能搜索的各个社交平台。

......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捉奸在床,也不如这个刺激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双食记》


婚礼举行前十几个小时,因为我的“意外发现”,新郎新娘提前见面了。


我选择戳破关系,当面对质,我低着头,翻着他的微信。


那些极尽亲密的话语。


那些每天道晚安的习惯,分享晚餐和日常的图片。


比起赤裸刺眼的捉奸在床,这些更加刺激我的神经。


当我看到,他背着她在海边奔跑,两个人脸上散发着真切的欢乐时。


好像是在向我强调,两个人的真心相爱。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昼颜》


这些体贴的关心、细微情绪,可以属于我,也可以给别人。


那些曾经我足以向别人炫耀的“特权”,其实都是复制粘贴罢了,没什么不同。


那些航班号、机票照片、酒店地址分享,一连串的铁证,将6年的感情,不费吹灰之力就否定得一无所有。


“多久了”,我开口打破这份死寂。

“一年多”。


“发生过关系吗?”,我还是不死心想亲自确定。

他点头。


从身体到精神,出轨得彻底。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他粗略地讲述了两人从认识到在一起的经过,说对方并不知道我的存在。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福斯特医生》


再有一个小时,婚礼的化妆师和摄影师就要来了。


我冷静了又冷静,迅速做了几件事:


一,让他当着我的面,给对方发消息摊牌他的出轨行为,并做出选择。


二,签下协议,如果婚后再次发现出轨行为,家产都归我。


三,答应如期举行婚礼。


直到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才知道电视剧里的逃婚桥段多不现实。


倒不是当不起这个笑柄。


只是,比起结婚,取消婚礼而牵扯的事情,太多太复杂。


我无法跟我的父母,还有已经邀请的几百个亲朋好友解释这场闹剧。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0次和无数次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夫妻的世界》(影片台词没有影射个人的意思)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出轨真的是只有0次和无数次。


因为婚后不久,我再次发现了他出轨的证据。


过程如同情景再现,就连“罪证”都一模一样——聊天记录。


没点新鲜的。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夫妻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新闻:


说,有个人出车祸被撞出几米,满头流血,昏死过去之前,硬是强撑着格式化了手机。


可放在我这,我觉得他根本没想过销毁证据。


要么觉得无所谓,要么觉得我压根不可能发现。


后来,我回了父母家,他开车来找我。


在楼下车里,我们谈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凌晨。


他非常“坦然”,理由是:“你太忙了,眼里只有工作。”


以及话里话外嫌弃我不会打扮,穿衣风格奇奇怪怪,每次和朋友吃饭要带家属,都觉得很尴尬。


说实话,纵然我知道,这其中暗含了浓烈的男性凝视,但我还是在那一瞬间自我检讨过。


工作忙而缺乏对他的关注,以及失去性吸引力,这些是不是夫妻关系里,我失职的部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 面纱》


可当他又“委婉”埋怨我对他事业帮助有限,以及我的家庭背景普通时,我决定了离婚。


他走后,大概是凌晨四点,天都要亮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夫妻的世界》


回到房间,桌子上打开的电脑,提醒我还有20页ppt要修改。


中午之前必须邮件到各领导邮箱。


我一边快速敲键盘,眼泪一边大颗大颗地掉,我发不出声音。


从冰箱拿出一个大桶冰激凌,蒯一大勺塞进嘴里,接着哭。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当然,后来我离婚了。


也并没有按照当初的协议,让他净身出户。


一切各归各位。


很久之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见过一次面。


他说,当初如果我能像现在一样稳重、成熟,甚至是优雅,或者是做出改变,一定不会同意分开。


我知道,这么说一定有人会骂他,但或许这也是他的大实话。


但我只想说,没有如果。


即便有如果,可能当时成熟的我,也不一定会选择当时的他。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男人四十》


人生的如果,不仅仅是时间的倒退。


“如果”里那些无数细小、微妙的变量,造就的都是不同的结局。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我不认为是出轨的问题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花样年华》


她姐在采访「出轨」一方阿明(化名)时,对方并未呈现清晰的事件脉络。


在一些问题的回答上,或多或少有些“形而上”。


为避免照搬原话,在有限的篇幅和字数内,所表之意产生偏差。


她姐姑且尽力以第三人称视角,还原采访过程。


第一个问题,开门见山:“你对当年的事情还有印象吗?”


一秒钟的停顿,对方说:“继续。”


“就是你有印象吗”她姐追问。


见不得不答,他话锋一转: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说实话。如果没有谎言,这个世界上一秒都不能存活。”


“我不认为,跟她在一起之后,那个问题是出轨的问题。”


他绕过了采访中最基本的“复述事件”的过程。


那个最核心的东西,在对他的采访里,“没有”过程,“没有”细节。


或许,作为「理亏」的一方,他“丧失”了复原事件的能力。


紧接着,他用极慢的语速,表达了一个观点。


“女孩最美是地方在于,臆想之美。”


翻译下大概就是:喜欢一个人,她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存在想象中的。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致命女人》


他也算坦诚,直言在当时万蕊和自己“臆想之美”的某些点并未完全重合,大概有70%。


“比如说,是因为比较胖,是吗?”

“对,可以这么理解。”


他很清楚,在当年好看的外在是他想要的。


并且当时希望万蕊作出调整和改变,比如身材,比如衣品。


当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也反复强调,这是当年的想法。


现在更看重一个人的本质。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这世界上没有爱情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廊桥遗梦》


她姐试图用“当时被摊牌时,你有慌张吗”这样问题,再次将他拉回事件本身。


“没有。”


他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可见,他知道这是一团火,他的潜意识里承认其错误。


“那你当时解释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她姐追问。


“解释,我为什么要解释呢?”


他不认为当时复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叫做解释。


在表象的语言上,他似乎依旧抗拒自己被按在被动的位置上。


随后他提及话剧《雷雨》里的周萍,以此类比。


周萍想逃到父亲的矿上去,可是那封介绍信却捏在他的不伦恋继母繁漪的手上。


“你说他当时什么心情,纠结。”

“所以,你觉得这一步是被迫的吗?”我继续追问。

“不,是我主动选择的。”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空房间》


她姐并不确定,这里他当年主动“选择”的,究竟是前面反复强掉的“外在”,还是如同周萍一样,被现实捏住的利益。


总之,不是爱情。


而接下来的采访,他干脆彻底否定了爱情的存在。


“在客观唯物主义里,爱情的定义是付出,牺牲,奉献,好可笑,多么经典的台词,我对你付出这么多,你竟然觉得我不爱你。”


阿明不理解,为什么付出了就一定是爱,又为什么我们要一直给爱情下定义。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廊桥遗梦》


但,她姐想,是不是正是因为他否定了爱情的存在。


所以,付出、奉献、对你好……都不能成为制止「出轨」的武器。


因为爱情都是虚无,都是“强行”定义出来的,所以不必为此为难自己的“本意”?


这不是质问,是真实的疑问,对「出轨者」真实的疑问。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认错和成长不是与过去割席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不忠》


整段采访,她姐的主动“进攻”都收效甚微,阿明的“防守”看上去滴水不漏。


可是,他又总是在不经意间,承认了「出轨」。


当被问到,是否在意被发现时。他含糊其辞。


“所以你也是有点无所谓了,是吗?”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会觉得对不起她”。


什么情况下,会用对不起三个字呢?


是:我错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双食记》


事实上,在采访中,他也明确承认了「出轨」是错的。


所以,他把当年对另一半的“臆想之美”称之为,不成熟、幼稚的思想。


“这些不成熟幼稚的思想,你让我怎么去回忆呢?”


或许,阿明是后悔的,甚至他意识到了错误。


采访中,她姐最强烈的感受是,他不愿意提及当年的任何具体事件,包括当时真实的、细微的感受。


他通过不停否定过去的择偶标准(比如外在的那些标准),试图与其割席。


而不断强调,当下在择偶上对“内在”的需求和看重。

但在采访中,她姐唯一捕捉到的,他对女孩内在的追求是:善良。


他说:“女孩最重要的是善良,男孩最重要的是有担当。”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双食记》


但对伴侣的追求,从好看的外貌变成善良的品质,这就是告别过去幼稚思想的标志吗?


这话乍一听,貌似问题不大。


吊诡之处,有两点。


第一,内在品质,从不应该分什么性别,搞什么价值排序。


对女性来说善良最重要,那对于男性而言,善良就不必那么重要吗?


对男性来说担当最重要,那在家庭和婚姻里,女性又何尝可以摆脱担当?


第二,之前阿明更看重另一半的外在,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几年后转变为对内在(性格,品质)的追求。


但一味地、只想用现在抹除从前的标准,把过去解释成幼稚,把现在总结为成长。


这种粗糙地与过去标准割席的表现,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成熟。


毕竟,从始至终,万蕊都没变过。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出轨的理由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一声叹息》


阿明的逻辑,未免是带有一些利己主义的,倒也是人性如此。


我们往往绞尽脑汁,也难以抽丝剥茧搞清出轨原因时,基本上都笼统的将原因归于性欲。


可现实生活里的「出轨」不全是“管不住下半身”的低级趣味那么简单。


在这些年爆款剧中,有两部着重笔墨写了出轨。


一个是《我的前半生》,一个是《三十而已》。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


只是好笑的是,出轨的理由,陈俊生和许幻山截然相反。


前者老婆百依百顺,是个只会买买买的小女人。


后者老婆完美人妻,是个事业家庭平衡一流的大女人。


可一个嫌不够了解自己,没有独立思想。


一个嫌太管束自己,让自己失去独立思想。


你看,完全相反的理由,都被当成了出轨的“不得已”。


根本原因,其实是:


利己。


无论是因为性,还是利益。


而爱情,恰恰是需要克服利己主义的本能,在互爱中体会利他的价值和乐趣的。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曾说: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爱情有一个基本的情感特点,就是愿意替对方多干一点,互相创造幸福


而美国人性测试调查显示,在整个人类中,真正有利他主义本能的人只占4%,剩下96%本能都是利己。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人类文明之所以创造制度、法律甚至是道德。


也是为了遏制人性中可能会破坏“幸福”的那部分劣根性行为。


这于两性关系而言,本意不是约束,而是解放。


解放“利己的天性”,让彼此成为更紧密的整体。


梁永安还分析说: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两个人(伴侣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小世界。


外部世界大风大浪,变幻莫测,但是小世界如果是稳定的,就产生了一种温情,让人随时可以在这里把自己的身心安顿下来。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所以,良性的婚姻关系,可以供双方在经历外部巨大冲击后进行互补和调试。


甚至具有资源、资金整合,共同支配和再生财富的更大可能。

然后形成一个更好的“共同体”。

只是,出轨者在这段关系中选择的,是“自己”。

而非“共同体”。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必须强调,写这篇不是为了聊性别议题。


她姐曾问万蕊:你在被出轨后,受到伤害,有加深对男性的失望或者厌恶吗?


但万蕊说:“从没有。”


因为不是男性会出轨,女性也会。

没有哪个性别的出轨应该被格外宽容,也没有哪个性别的出轨应该被麻木接受。

只是,追求欲望是人的天性不假,但出轨这个超出道德范畴的行为,对人造成的伤害也是真。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福斯特医生》


对抗欲望、自我约束、正面选择、学会取舍……


或许是无论男性和女性,都需要面对的人生哲学。


而这,其实也是她姐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这一生都在发生关系,和他人、社会,以及自我。


我们对待这些社会关系的态度,其实映射的是“我要如何过好这一生”的终极命题。


她姐想起刚结束不久的《脱口秀大会》里的一个片段——


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在本该讲淘汰感言的时刻,做了一个不算淘汰感言的发言:


向交往四年的女朋友求婚。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在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节目里求婚,不是为了所谓的“道德绑架”。


事实上,他请求节目现场所有的观众替他保密。


因为他准备在节目正式播出的时候,在现实中、只有两个人的小世界里,向女友正式求婚。


为什么这么做?


杨蒙恩说:


因为这个世界上

没有天生的好人

只有被约束的文明者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对待感情、自我和人生,皆当如此。她刊


“婚礼前24小时,他出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阿明   福斯特   脱口秀   婚礼   外在   善良   当年   采访   男性   夫妻   自我   思想   小时   事件   爱情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