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提出中印平行崛起,同时向边界增兵,想求和还不愿放软身段?

以前看过一部影片,对“瓷器不和瓦片碰”这句话印象深刻。现在,有个瓦片混得不如意,一门心思要碰瓷儿,碰瓷儿目的还是为了沾光。

印度提出中印平行崛起,同时向边界增兵,想求和还不愿放软身段?

  印度总统科温德1月29日在印度国会联席会议上宣称,已向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边境地区增兵并加强部署,美其名曰“力以赴保护国家利益”。

  他同时强调,为加强军事力量正采购一系列现代化武器,由此也能提升印度的军工能力。为证明这一点,他还透露,新德里在数日前决定以4800亿卢比的价格采购83架国产“光辉”LCA战机。而禁止进口100多项军事产品和技术,也是为“印度制造”保驾护航。

  数量从来就不等于力量。印度在寒冬向位于高原地区的边境增兵,为了扶植国产货而采购劣质装备,都属于看似不那么理智的行为。然而这背后都有绝对的“必要性”:

  百年不遇的疫情,让印度经济衰退9.9%。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正在逐渐失去在经济方面调整的空间。根据2020年11月评级机构的数据,印度该财年债务占GDP比例大幅上升到将近90%,甚至财政收入的29%都要去偿付利息。

印度提出中印平行崛起,同时向边界增兵,想求和还不愿放软身段?

  为压缩开支,莫迪当局动了农产品补贴的“蛋糕”,在11月下旬出台3个农业改革法案,激化了内部矛盾。在印度地主的背后支持下,数十万农民在新德里“带薪闹事”。莫迪当局唯一“成功”的就是让新德里越来越接近“群体免疫”,而且还能利用疫苗对周边小国进行笼络。但病毒变异的速度恐怕会让莫迪当局失望,在疫情这个坑里,印度还要继续躺下去。

  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分润,是莫迪的三大法宝,最重要的其实是第三条。如今印度经济被打回原形,莫迪当局除了加大剂量制造紧张气氛,已经是黔驴技穷。

  至此,除了在军事上挑衅,印度如今实在是拿不出来什么能够转移国内国际注意力的东西了。然而,军事挑衅恐怕是最坏的选择。核心原因只有一个:怕对方不接招,对方接招了又怕被按在地上摩擦,就如2020年6月那次一样。

  印度就像篮球场上的无赖,篮下强攻、三分远射啥的虐一下周边幼儿园小朋友还可以,真碰见狠人哪样都提不起来,怎么打都落后对手至少二三十分。咋办?只有一招:故意往对方身上靠,故意碰瓷儿,骗犯规。好在自封裁判的都是亲近印度的那一撮西方国家,它们可以不停吹哨,一次次把印度送上罚球线。毕竟篮球这个游戏也是西方发明的,规则可以根据三哥的倒地姿势随时修改。

  不好好下苦功夫花时间付代价交学费解决真正的问题,一门心思想找“捷径”,这是失败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

  只有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乃至敌人,才能将一盘散沙的印度聚合起来。注意,是聚合,不是组织。印度没有经历血与火的独立战争,甚至连“印度”这个词之所以能够变成国家,都是殖民者的恩赐。

  为了维持这个散装的奇葩,新德里要不断去制造话题,绝不能失去存在感。对印度而言,必须要保持在国际上的热度,避免沦为二流乃至三流。

  无论是壮着胆子还是寻求碰瓷儿,印度都要扮演一个挑战者的角色,其最终目的都是要与北方强邻“捆绑”在一起,显示自身的价值。尽管新德里选择的方式既笨拙又丑陋,但在目前世界都聚焦中美关系的背景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只是印方采取这种姿态,没人会吃这一套。甚至还不如越南清醒。河内在刚刚召开的大会上提出了“越南梦”和“2045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口号。既然是抄作业,就要抄成绩最好的。这也是越南近30年来总结的成功经验。新德里当然也是看在眼里,但又无法像越南这样明目张胆地抄到底,还要努力保持最后一点矜持和“南亚霸主”所谓的脸面。

印度提出中印平行崛起,同时向边界增兵,想求和还不愿放软身段?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1月28日提出三个决定性因素和八项基本原则,还提出一个论断——“中印在当代平行崛起,虽然速度强度都不同,但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

  其实看到这则新闻,相信很多人都想问印方一句:您配么?

  经历2020年的疫情之后,一个真理得到验证: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现在是重仓中国的最佳时机。从实际使用外资额将近10000亿人民币和出口再创新高,都证明了这一点。在疫情肆虐之时,到处都是停工停产,而“世界工厂”却是热火朝天。而印度呢?两者有什么可比性?印方的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卑。

  事实上,苏杰生的表态透露出一丝积极的求和意味,如果不是印度总统1月29日确认增兵,还算是个契机。只是到了这个地步,印方没有继续任性的资本。还妄图玩软硬两手、让对方做选择题?

  想打又不敢真打,想学又拉不下脸,难堪。印方对美国也是一样。签署4个协议之后,美印实际上结成了“准同盟关系”。莫迪当局已经一只脚登上了“印太战略”,但又不甘心当美国的小弟,不甘心花大钱去买美国的支持,还想在中美之间谋取渔翁之利。可美国那边连价码都给了出来:据路透社报道,波音公司1月28日表示,华盛顿方面已经批准向印度提供F-15EX战斗机。波音将与瑞典“鹰狮”和法国“阵风”等竞标印度的114架多用途战机订单。

  莫迪当局不甘心像过去15年那样至少购买200亿美元的美国武器,因为如此一来,“印度制造”就无从谈起。但不买又怎么维持塑料花一般的盟友情?

印度提出中印平行崛起,同时向边界增兵,想求和还不愿放软身段?

  对印度而言,总是陷入两难,不敢躬身入局(加入RCEP)、不敢深度改革、不敢彻底解决影响边界问题……归根结底,怎么看印度都是个半成品。还是继续凑合吧,南亚的阳光灿烂,又不是不能凑合,别追求什么“全球大国”地位了,累。新德里还应该小心,别碰瓷不成真被撞出几十米。(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印度   新德里   波音   南亚   目的   越南   瓦片   这一点   美国   疫情   身段   战机   不甘心   当局   边界   采购   体育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