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印度都想趁火打劫,折腾一年发现,对华合作的欧盟成了赢家

英国和印度在2020年是很想趁火打劫。尤其是印度。

  在2019年,印度GDP连续超越英国和法国夺得世界第五的席位,很是志得意满。骄傲和自大令其迷失了方向。最初按照印方的设想,借助疫情和军事上的压迫,应该能够捞一票,结果却事与愿违:

英国和印度都想趁火打劫,折腾一年发现,对华合作的欧盟成了赢家

  1、就像很多西方媒体所鼓吹的那样,新德里也以为在疫情冲击下,发达国家会调整产业链,将大量企业从“世界工厂”搬迁,而拥有人口红利的印度是最适合的承接者。但最擅长忽悠的印度反而被西方媒体给忽悠了。

  2、新德里以为能够像2017年那样对北方邻国进行牵制,能继续从西方获得好处。但美方并未在贸易上放过印度,除了特朗普赏给莫迪的一枚“功绩勋章”,没啥突出的亮点。而这枚“功绩勋章”也同样赏给了日本和澳大利亚。

  3、印方为了在对峙中获得暂时的军事平衡,不惜承受“内伤”,这才是真正惨重的代价。印度想借助疫情来趁火打劫,结果疫情反而令其自乱阵脚。为了转移矛盾,印度再次在军事上冒险,却死伤惨重。实力的差距令莫迪被迫放弃“不结盟”的优良资产,违心地选择与美国结盟,登上“印太战略”的战车,以此获得美方的军事支持。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几乎会葬送印度的独立自主和大国梦。“南亚霸主”正沦为美国的“南亚分舵”舵主。

英国和印度都想趁火打劫,折腾一年发现,对华合作的欧盟成了赢家

  从短期利益到长期利益,印方输了个透。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新德里的2020年: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再看二百五。莫迪“5年内打造50000亿美元经济体”的梦想已经破碎,其声音如此的悦耳。

  真正在2020实现逆袭的,是欧盟。在这一年,欧盟摆脱了累赘,轻装上阵,好不畅快。更何况在年底还实现了“翘尾”。

  剔除了英国这个“异类”,的确痛,但这种痛是短痛。长远来看,这个伤口会满满痊愈,反而让欧盟更加强壮。现在看来,欧盟已然实现了“双赢”,是连赢2次的“双赢”。

  一方面,历经7年37轮谈判,欧盟在获得实惠的前提下,在2020年底“压哨”谈妥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双方各取所需,都获得了最想要的东西。当然,账面上是欧盟的收获更多。

  这个协议打乱了美国的部署和阵脚,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有力的筹码。从欧盟角度来看,能够“平等地”与美国打交道。美方越是急躁,越证明欧盟做得对。拜登公开向欧盟施压,让欧盟的主要国家如沐春风。这就是想要的效果。

  特朗普鼓动英国脱欧,事后看也是一步臭棋。原本的盘算是要削弱欧盟、让欧盟成为一盘散沙,然后逐步将其肢解。但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少了英国这个搅局者,反而能够形成共识干点正事。

  阴差阳错之下,欧盟虽然总体实力上萎缩,但却能够高高兴兴地放飞自我。英国此后无法再拖欧盟后腿,美国丧失了能够干涉欧盟的“搅屎棍”。对美英来说,这是一次不够聪明的操作。

  英国离开欧盟,自身对美国的利用价值下降,必须从其他方面进行找补,如匆匆忙忙决定派航母到东亚地区配合美军。如果英国不能尽快证明自己对美国的“有用性”,那么就将失去美国的重视,进而丧失更多隐形的利益。

  对华盛顿而言,英国很听话地实现了脱欧,证明了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仍可发挥决定性的效力。但英国“永久性地”脱离欧盟,导致美国失去了一个最趁手的工具,以后恐怕也无法低成本破坏欧盟的整合。

  欧盟最乐见的格局是,太平洋隔海相望的2个大国,都争相获取欧盟的支持。欧盟可以待价而沽,争取最大的利益。

  现在的欧盟已经基本实现了这一点,还有余力发动“进攻”。在拜登上台之际,欧盟决定向美元发起挑战,其实就是要动美国霸权的根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鉴于全球过度依赖美元的危险现实,欧盟要向全世界发出警告,警告将近200个国家要警惕美国的制裁和金融风险。

  特朗普在白宫的4年不经让欧盟极度失望,而且让欧盟开始清醒。华盛顿不当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肆意制裁别国。伊朗就是最明显的受害者。

  给欧盟一根杠杆,欧盟就要去撬动整个地球。凄惨的是英国,已经连续2次“踏空”。为了挽回损失,英国也开始有所动作。

  伦敦方面在当地时间1月16日宣布,将于2021年6月11日至13日在英格兰康沃尔郡举办G7峰会。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峰会上将讨论新冠疫情后的经济重建、气候变化等议题。这是时隔2年之后七国集团再次举行实体会议。除了G7成员外,英国还邀请了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和欧盟代表参与此次峰会。

  作为G7集团的轮值东道主,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声明称,疫情是当今的最大挑战,要团结在一起进行重建。

英国和印度都想趁火打劫,折腾一年发现,对华合作的欧盟成了赢家

  无论怎么看,英国都是脱了裤子放印度。早知如此,何必脱欧?和新德里一样,英国也是用力过猛,只是原地360度大踏步而已。一个是前宗主,一个是前殖民地,英国和印度可谓是难主难仆。前者想敲欧盟一笔,后者想敲北邻一笔,结果是相同的——精明过了头,反而进了坑。(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趁火打劫   印度   英国   新德里   欧盟   南亚   华盛顿   澳大利亚   美方   美国   疫情   峰会   赢家   利益   美元   发现   体育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