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怎么办?



山西怎么办?

自媒体人卢克文写了一篇《山西怎么办?》,简述了一下山西为啥错失了机会。

开了个药方是一、发展旅游,二、承接沿海地区的产能。

作为一个山西人,在知道了一些事情之后,也早就想过山西怎么办,想来想去,山西没办法?

山西怎么办?

山西形象不清晰——没有讲好一个故事

假如给你一个去山西的理由的话,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举两个例子,让你清晰的知道我在说什么,你要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图的是经济发达,个人发展机会较多,去东北,那个地方未来很有可能发展成中国的滑雪胜地啥的,内蒙古大草原,新疆大沙漠,西藏涤荡心灵,海南自由贸易港,而准一线崛起的这些,比如西安六朝古都,郑州中原大动脉,南京既是古都,周围有钱人也多,自己也有钱,成都都能独特地产出《成都》这种流行歌曲,重庆,去了体验一下导航失灵,一路上楼上楼上楼到不了家。

山西,你想来山西干啥,实不相瞒,我想来想去——总不至于,山西来个煤矿探险,后来想想操盘风险太大,估计没有相关方面会动手。

也就是说,你抽象不出山西的形象,也就给不了别人一个必然来一趟山西的理由,如果给不了年轻人一个理由,也就给不了老人一个理由,人生的时间有限,没有多少比例的人能悠闲的在完成自己N个理想之后,最后想起来,居然漏了一个山西。为了圆满,然后抽空来山西转转?

说实话,就连大西北都能孕育出西贝莜面村这种企业,西北民谣都走的要更远的一点,起码我知道的有个叫苏阳的唱的挺好。而山西还只有《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西没有给外人有特点的阐述自己,或者这就叫沉没?备胎?默默的贡献煤炭资源,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你是谁?

山西怎么办?

山西经济的僵局——依赖资源,分配失衡难调

毋庸置疑,这个反而大家都知道,从路边的小孩,到省外那些不知道你是谁的人都知道——山西是中国的煤海,煤炭化工是山西的经济支柱。

这就能延伸出两个重要的问题,在山西,你如果不是公务员,和不在煤炭系统和周边工作,那么,你就不在山西的经济主线上,从利益分配角度上说,你可能分配到的是山西经济中不重要的部分,且贡献的较少的经济利益,具体依赖程度可以按煤炭化工企业提供经济百分比来计算。

小县城更明显,年轻人几乎只有读书走出去,和在煤矿务工两个途径,不在煤矿务工的就有可能存在经济不稳定的状况,如果是自己干个体,没有积累的话,可能会受经济波动和周期率的影响,具体情况另算。

而由于煤炭占得比重过大,在以前过好日子有点难度,过差日子也有点难度,作为政府的主导者,就不一定有机会去触碰改革这个选项。

这种情况是资源类省份和政府都面临的问题,不光山西独有。

简而言之,山西经济的僵局就是对煤炭依赖过重,导致民间资本创新和活力不足,而且这种循环纠缠日深,算是积重难返。而山西出过的首富也都和煤化工有关,算是另一种佐证。

这些问题现在之所以现在被放到了台面上,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强劲,水落石出,沿海回望内地,搞不懂内地是怎么回事,和你家族里边的有钱人搞不懂,干点啥都能赚钱,为啥你就不干是一个道理。

另外一原因,就是民间有渠道反思,政府有点钱,也开始心思活泛,想的干点啥能让山西更有出息。

山西怎么办?

山西怎么办?——押注新经济,政府下场玩创新

能让山西彻底逆袭的办法不多,特别是在我国还是全国一盘棋在下的时候,若想让山西经济脱颖而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

在常规选项中,1、发展旅游,2、招商引资,3、承接产能,4,打造拳头产品,政府能做的应该都在做,所以说是常规选项,是因为同样的事情,别的地方同样都在干。就是你发展我发展,然后你还是比我有钱的局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这些事情,不说也罢。

把事情简单化理解就变成,有点像一个家庭,靠卖资源赚了点钱,现在就是想办法让家里的小孩其中一个,或者其中几个有出息,支持他们出去多赚点钱。就业和富裕都是顺手的事情。

这就是一个纯粹看概率的事情了。

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变局,在这个格局下,变动其实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山西经济增长的机会也在其中,新经济是唯一能提供增量的机会,也是唯一能有机会逆袭的机会点。

所以政府从上到下,至少要清楚这一点,清楚这一点的目的不是为了看着别人发财,是为了在没有任何硬件支持的情况下,——比如没有配套,没有先发优势,没有支持环境的情况下——想办法切入其中,至少是与这条产业链深度共舞。

目前提供的有新能源车和5g,芯片进程等等,但这恰好也是各省争夺的重点。

在硬件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政府至少要塑造自己支持创新,激活创业环境的形象,因为即使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一定还有二级需求。

这几年合肥的异军突起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体可以百度合肥的骚操作,眼光独到,布局深远),这是一个考验眼光和底气的操作。而市场上提供的接盘事件比如重庆市给锤子科技的提供的支持等,都是类似的操作。

所以我就想,其他地方的创业疑难杂症要不要给山西的政府打打电话,问问他们要不要提供支持,然后大家谈一个可供操作的未来。

一个是政府下场,思路明确的增量操作,一个是激活市场上最激进的主观能动性的软件支持,都是点四两拨千斤的操作。

被地理困住的主角,只能靠三寸不烂之舌,打动那些能看得见的超级头脑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山西   这一点   合肥   成都   僵局   中国   煤炭   煤矿   分配   事情   理由   操作   机会   政府   体育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