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从前慢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橙子姐姐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门话题: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生活费,才算正常标准呢?有人说,至少两千;有人说,一千元足够了;还有人说,在消费较高的一线城市读书,每月三千都得勒紧腰带。

今天,我们把这个话题往前延伸到一千年前的宋朝,看看宋朝的学生一个月能花多少钱。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宋朝没有中学,

上完小学就上大学…

要想知道宋朝学生的生活费,首先必须搞清楚宋朝都有哪些学校,因为学校不一样,花钱的地方也不一样。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我们来给宋朝学校分分类。

按照就读年龄和教育程度划分,宋朝的学校可以分成小学和大学。在宋朝,正常标准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小学主要学基础知识,例如认字,练字,学习《三字经》(成书于宋朝)、《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千家诗》(成书于宋朝)、《千字文》(成书于南北朝)等启蒙读物,接触《论语》《孟子》《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附带学一些诗词韵律和计算技能;到了大学,开始深入学习儒家经典。

有小学,有大学,那中学哪去了呢?对不起,宋朝没有中学。事实上,整个古代中国都没有中学,人们读完小学,就直接读大学。

因为没有中学,所以小学的就读时间就变得很长,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小学就读时间长,宋朝的小学生年龄差别就很大。宋徽宗在位时,首都开封国立小学共有一千名学生,年龄最小的才六岁,年龄最大的竟然有三十三岁。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明·仇英《摹宋人村童闹学图》

如果按照出资人来划分,宋朝学校又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是政府办的,政府出资(也接受私人捐赠),非常正规,有严格的经费预算和指标限制,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私学是民间办的,私人出资(某些私学会得到官府补贴)。

跟现在比,宋朝官学的规模很小。宋徽宗在位时,拼命扩大官学的规模,把全国二十四个省级行政辖区(当时叫做“路”)的府学、州学、县学统统加起来,再算上等级最高的太学,拥有学籍的学生总共才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二人。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宋徽宗赵佶

此外,宋朝官学里还有一大批学生是没有学籍的。因为没有被官府统计在册,所以他们享受不到官府的补贴,他们是真正的自费生,平均开支自然要比在籍学生多一些。

千古名臣范仲淹,

当年曾是自费生?

比如说,范仲淹年轻时就是一个自费生。

范仲淹两岁丧父,他母亲带他改嫁到一户姓朱的有钱人家。他在朱家长大,在朱家的家塾里读书,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朱家的子孙。直到二十岁那年,他劝朱家的两个同辈兄弟不要铺张浪费,人家非但不听,还嘲笑他:“吾自用朱家钱,何预汝事?”(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俺们花的是俺朱家的钱,跟你这个外姓有啥关系?听闻此言,范仲淹大惊,开始调查自己的身世,才知道他不姓朱,而是姓范。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知道了身世以后,范仲淹不齿于寄人篱下,背上书箱离家出走。他母亲跑出来追他,他说:“母亲不要担心,儿子可以自立,等儿子金榜题名那天,再回来接您。”

然后范仲淹单枪匹马来到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凭借优异成绩考进应天府的府学。那一年,他二十三岁。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范仲淹影视形象

范仲淹在商丘官学昼夜苦读,学到打瞌睡,就用冰冷的井水来提神。他脱离了朱家的供养,断绝了经济来源,所以衣食拮据,生活上十分节俭。根据宋人笔记《东轩笔录》记载,范仲淹自做自吃,一天只吃两顿饭:每天睡前熬一锅粥,第二天早上,粥会凝结,他切成四块,用布包起来,带到应天府学,上午吃两块,傍晚再吃两块。冷粥寡淡无味,他只能用咸菜疙瘩下饭,天天如此。

二十六岁那年,范仲淹得到应天府学的推荐,进京参加礼部考试,顺利通过;第二年又参加殿试,金榜题名;第三年参加“铨试”,也就是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再次通过;二十九岁那年,他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被派到安徽亳州做官,将母亲接到了任上。

后来范仲淹当上大官,用积攒的俸禄在祖籍苏州买下几千亩地,为苏州范氏家族创办了一所义学,让所有该入学的范家子弟都能免费入学。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范仲淹的故事非常励志,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年他在应天府学读书时,完全是自力更生解决伙食问题的。

《宋史》里描写过官学里的自费生现象:“有司拘以定额,士游学校不被教养于学者,尚多有之。”有关部门受指标限制,学生数量一满,就不再给新来的学生注册学籍了,所以就有很多自费在官学就读的学生。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穷学生几百文能吃饱,

富学生几万文不够花!

现在我们来估算一下,范仲淹这个自费生在应天府学就读时能花多少生活费。

前面说过,范仲淹每天只吃两顿冷粥,用咸菜疙瘩下饭。那时候,他二十岁挂零,正是能吃的时候,按照宋朝成年男子的正常饭量,每天大约要吃掉两升米,把咸菜算进去,总共相当于三升米。

北宋中叶正常年份,一升米售价三文钱,三升米就是九文钱,一个月三十天,吃饭这方面的开支总共不到三百文。拙著《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的经济生活》考证过北宋中叶铜钱的综合购买力,一文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八毛,三百文就是两百多元。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其他开销的话,范仲淹每月生活费最多两三百元就够了。

当然,范仲淹除了吃饭,还要穿衣、看病、购买纸笔。这些开支过于琐碎,很难统计,不过我们可以间接推算。查宋神宗在位时建康(今南京市)府学的补贴标准,每名“内舍生”(在籍学生当中成绩中等的)每月可以领到两百文的生活补贴。如果范仲淹想按“内舍生”的标准去生活,只需要在每月两百多文的饮食开销之外再加上两百文钱,总共也就是四百多文而已,折合人民币大约四百块钱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如果是家境富裕、生活奢侈的学生呢?那开销就大了去了。南宋中叶,一个名叫罗大经的学生进太学读书,发现一些太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嫌公共食堂的饭菜不好吃,自己花钱请厨子,偶尔还去外面酒楼聚餐:“亭榭帘幙,竞为靡丽,每一会饮,黄白错落。”房间布置得非常豪华,宴席上用的都是金银器皿。

南宋中叶通行纸币,通货膨胀现象严重,一顿上好的宴席就要花几百贯,也就是几十万文。按照综合购买力折成人民币,即使以一贯纸币只等于人民币十块钱估算,聚餐一次也要花掉几千块钱。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南宋纸币,会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语文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 Lora

审核| 徐霞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少年儿童故事报订阅方式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1.邮局订阅:

请记住邮发代号:高段版:31-38,低段拼音版:31-39。

2.网络订阅: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快把“橙长ing”设置为星标★你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了

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从前慢丨千古名臣范仲淹竟是“自费生”,他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点孩成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自费生   生活费   成书   学籍   官府   纸币   咸菜   宋朝   南宋   天府   千古   从前   小学   中学   学校   体育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