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01-载入史册的一届奥运会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注定是能够载入史册的一届奥运会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东京奥运会延迟了一年举办,2021年7月23日在世界各国人民万众瞩目中正式拉开帷幕。当然,如果仅仅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延期举办,这还不足以载入史册:东京奥运会还是历史上首届采用无观众比赛场馆、历史上亏损最为严重、历史上首次运动员自己给自己颁发奖牌、开幕式收视率历史最低的一届奥运会。


但无论如何,即使前期组委会的筹备工作漏洞百出,即使开幕式现场表演被网友疯狂diss,仍然无法阻挡奥运会空前的热度,从开幕式开始就持续霸占着微博热搜的前几名。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02-史上最全奥运阵容,冲击金牌志在必得


对于我们国人而言,没有比看到中国奥运健儿拿金牌更激动的事情了。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代表团总人数达到了历史空前的777人,包括431名运动员将参加除了冲浪、棒垒球和手球三项之外的全部30个大项中的225个小项,这也是历届奥运会参加小项最多的一届。


足以证明了中国奥运代表团对此次东京奥运会的重视,以及冲击金牌的决心。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史上阵容最全的中国奥运代表团


当然,我们的奥运健儿也没让大家失望。


从开幕式就捷报频传,先是00后清华女学霸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中成功射落此次东京奥运会首金,到侯志慧打破世界纪录勇夺女子49公斤举重金牌,再到“国服夏洛特”孙一文在女子个人重剑项目上为国家夺得第三金,我们的奥运健儿们越战越勇,为国内传来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直到奥运会结束,中国以金牌榜第二、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圆满结束本次奥运会!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东京奥运会奖牌榜


03-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奥运金牌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这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极致。

奥运赛场上的竞争,残酷到你可能无法想象。

因为这基本上已经是人类在某一个竞技领域可以达到的极限和巅峰。


很多项目的竞争0.1秒都有很大差别。比如本次奥运会夺得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的汪顺成绩是1分55秒整,获得亚军的是英国名将邓肯-斯科特,成绩是1分55秒28,眨一下眼睛的时间可能都不止0.28秒。


更夸张的是田径男子100米比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牙买加名将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强势夺冠,而第二名美国名将加特林仅仅差了0.08秒。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成绩


其次,意味着荣耀、商业价值,这一点非常现实。

拿到了金牌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问题,更可以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东京,这应该是每一个运动员做梦都想实现的愿望。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10米气步枪冠军,这是中国队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比赛之前杨倩老家所有村民早已聚集在一起观看比赛,当杨倩拿下首金,这才是真正的“全村人的骄傲”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杨倩家人及全村人一起观看直播


同时,从网传的信息看,不包括后续的商业价值,杨倩此枚金牌将为她带来超过1000万的奖励和奖金。就连杨倩比赛中头上佩戴的小黄鸭发卡和胡萝卜皮筋都成为爆款,一小时销量就几千件,半天销量过万,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网传杨倩获得金牌后的奖励


04-没有拿到金牌的他们,就是失败者?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者铜牌,到底有多难?

首先你必须要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这要从中国运动员的的培养机制说起。


我国目前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是举国体制的,即“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责经费来配置优秀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我们国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只有挑选到具有从事某类运动项目的好苗子,教练员才有可能开始对其进行在一定目标下的专业训练,所以我们很多运动员从5、6岁就被选中,进入省队或者地区的体校参加训练,然后通过各种比赛的排名、锻炼,层层选拔后进入国家队。


这其中的辛苦与付出,常人是无法想象的。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从小选拔、培养优秀的苗子


进入了国家队,你以为就一定可以参加奥运会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先看一下最难的,乒乓球作为国球,国乒队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奥运会的竞争之激烈非比寻常,并且国际乒联为了限制中国对乒乓球奖牌的垄断,限制同一个项目每个代表团最多有两个运动员参加,所以教练组会经过多个赛事排名、队内比拼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拔。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中国国乒队


国乒一队男16人女16人,二队也一样,这些都是全国顶级高手中的顶级高手,但他们中也只有6个人有资格参加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夕,刘诗雯尽管世界排名高居第一,最终都没有获得奥运会的单打参赛资格。


再看一个团体项目,男篮,2020年CBA官方数据显示国内注册职业球员329人,这是国内篮球领域最顶级的300多人,而中国国家篮球队2021年大名单从10余个职业队中仅选出21人进入国家队,而经过多场奥运落选赛的拼杀,仍然还是失去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这是1984年以来,中国男篮连续参加了9届奥运会之后首次无缘奥运会。


或者举个更简单的例子。


高考状元大家都很熟悉,如果我们用高考状元来比较(不能完全类比,只是举例参考)。一个省的高考状元在我们心中几乎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但省高考状元也仅仅是一个省的第一名,距离进入国家队仍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各个省状元中的佼佼者如果算是国家队的队员,那么只有省状元中的状元才有资格参加奥运会,这样的概率不用我算了,大家应该很清楚了。


那么我们经过十几年的辛苦训练,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重重选拔杀出重围,终于可以踏进奥运赛场了,就一定可以拿到奖牌了么?


答案还是否定的。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天赋和先天优势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有很多比赛项目的金牌甚至是奖牌都被某些国家长期垄断。


举几个栗子:


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韩国女队夺得了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全部9枚金牌;

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的很多项目一直被俄罗斯垄断;

篮球、田径、垒球、棒球等项目上,美国是绝对的霸主;

还有日本的柔道、英国的斯诺克、德国的皮筏艇、意大利的击剑、加拿大的冰球、牙买加的短跑等等,当然还有我们自己的乒乓球。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称霸国际篮坛的美国篮球梦之队


所以,即使你参加了奥运会,夺得奖牌的机会也非常非常小。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有41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这416人是中国人中的0.000032%,一共获得了获得了70枚奖牌(26金18银26铜),也就是说,这416人中也只有不到20%的人拿到了一枚奖牌。


此次东京奥运会共有金牌339枚,加上银牌和铜牌也就1000块左右,而此次奥运会共有一万一千多名运动员参赛,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运动员都将与奖牌无缘。


足以可见,在奥运赛场上得到一枚银牌或者铜牌,到底有多难。



05-没有拿到金牌的奥运健儿,应该被苛责吗?


他们可以自责,我们也可以失望,但我们不应该苛责。


网络与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对奥运比赛与奥运健儿们的表现更加了如指掌,同时也能在社交网络中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背景下,言论自由赋予了人们畅所欲言的权力,同时也无形中汇聚了一股“唯金牌论”的绑架行动。


金牌即成功,金牌即爱国主义,金牌即一切。


这在无形中扼杀了很多运动员的付出,也使得社会价值导向变得扭曲。很多同样努力付出得到银牌和铜牌的奥运健儿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责备,他们自身也陷入内疚与自责中。


7月26日,乒乓球混双比赛结束,被寄予厚望的国乒最终爆冷惜败日本队摘得银牌,赛后刘诗雯对着采访镜头落泪,一个劲的说“对不起”。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刘诗雯采访画面


08年奥运会杜丽痛失首金,湿润的眼眶,委屈自责的表情至今让人难以忘却。

16年冲击首金的易思玲没有为国家夺得首金,伤心的泪水再次让人揪心。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易思玲痛失金牌,泪洒赛场


当年孙杨获得400米自由泳银牌接受采访时,多次哽咽:没能为国家拿到金牌很遗憾,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父母,让你们失望了。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孙杨获得银牌,采访时哽咽


获得金牌当然值得高兴和欢呼,但得了银牌、铜牌同样也是至高无上的殊荣,怎么会变成苛责呢?你们已经很棒了,你们已经尽了全力了,你们仍然是我们的骄傲呀!


与金牌擦肩而过,最难过的不是在网络上各种嘲笑的喷子,而是运动员本人,十几年的坚持与付出,无数次大赛的锻炼与拼杀,为的就是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赛场。当与金牌擦肩而过,最难过的是他们自己。


所以,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开心,与他们一起难过,但我们真的没有资格苛责他们。



06-其实,国人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开放


笔者无意过度指责有人在网上或骂、或嘲笑没有得金牌的人,因为其实现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国人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


中国女排一直是我们的全民偶像,女排精神激励着我们很多人在低谷中再次站起。


赛前被寄予厚望的卫冕冠军中国女排,在此次东京奥运会开局遭遇三连败,在俄罗斯与土耳其分别战胜对手后,中国女排已提前无缘八强,这是所有国人都难以接受的结果。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中国女排


但是网络上的评论不再是一边倒的责备,我们看到了很多中立的,甚至是鼓励的话。


“结果确实很差,但好好总结吧”

“无论如何,女排精神始终激励着我”

“失败并不可怕,好好复盘,相信仍然可以王者归来”

“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昂起头,女排战将!”


看到这些评论,着实有些让人泪目。


还有,刘诗雯/许昕无缘金牌后,微博上出现了一个话题,叫做#刘诗雯 你很棒#,大家纷纷鼓励表示银牌已经很棒了,不要太过自责,继续加油。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微博热搜 #刘诗雯 你很棒#


这在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几乎很难看到的画面,成王败寇,没有拿到金牌就是失败,就会遭到各种嘲讽与谩骂,“唯金牌论”、“唯胜利论”占领了大部分人的心智,冠军才是唯一的标准。


而现在,我们国人开始为冠军而庆祝,为惜败而惋惜,为不公平而愤慨。


因为国人已经更加自信,我们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一枚金牌来证明我们祖国的强大,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有一种金牌叫奋斗。


唯金牌论的时代可能不会过去,但是国人的心智会成长,会成熟,更会包容。



07-如何树立更积极正向的奥运价值观?


这本不是我等普通人可以改变得了的,也不应该是我们去想的。

但,家事国事天下事,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是可以去推动改变的。

不仅是运动员心态的改变,更是全体国人、整个社会导向的改变。


第一就是媒体的导向,一定要改变。


当我们只报道金牌,“唯金牌论”,忽略了银牌与铜牌,忽略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辛苦坚持和付出,民众的眼睛里一定只有金牌。


让我最近很开心的是,央媒已经不断的在为银牌、铜牌甚至为没有拿到奖牌的奥运健儿加油鼓劲。


引导国民的心智更加成熟,这是一个媒体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第二就是企业的导向,希望可以改变。


为什么只有奥运冠军可以做代言人,为什么只有奥运冠军才有商业价值,我认为所有代表国家拿到荣誉的运动员都应该成为偶像,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某某奥运会亚军、某某奥运会季军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代言人,让他们也能有更多的价值体现。


第三就是运动员体制的导向,期待给退役运动员更多的保障。


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当他们老了、退役了,没有力气再为祖国争光的时候,很多人一下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甚至过着居无定所、无法养家糊口的日子。


比如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伤病退役后以搓澡为生;夺得世界冠军的体操运动员张尚武,跟腱断裂退役后在地铁站卖艺乞讨;还有靠摆地摊为生的马拉松冠军艾冬梅等等。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伤病退役后以搓澡为生


奥运会赛场上拿到一枚银牌或铜牌,到底有多难?

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伤病退役后以搓澡为生


只有得到金牌、拿到冠军才能功成身退,很多银牌、铜牌的运动员默默无闻,也很难有很好的保障,理所当然的,大家只会把目光聚焦在金牌上了。



08

写在最后:什么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作为竞技体育的顶级赛场,奥运会上的每场比赛都是顶级高手的对决,每一个站在奥运赛场上的选手都是历经艰苦训练、冲过层层选拔,实力与付出毋庸置疑。但奥运比赛所带来的失望,以及竞技体育赛场上的不确定性,本身也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


战术上我们重视每一块金牌,战略上我们又要藐视每一块金牌。


奥运精神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不以金牌论英雄,不是不看重金牌,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比赛,更重要的是收获体育精神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激励。


就像新的奥林匹克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当我们不再只看着金牌,我们才能看到更加纯粹的奥运精神;


当我们不再只盯着金牌,当我们开始为银牌、铜牌喝彩,甚至为没有奖牌点赞,我相信这才是中国真正走向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开始。



·end·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铜牌   银牌   里约   赛场   奥运会   东京   奖牌   中国   运动员   国人   金牌   冠军   奥运   女子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