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热播剧《大宋宫词》画面唯美,道具用心,一开场就是皇权之争。说到这场皇权之争,就不得不提“金匮之盟”。


当年杜太后在临终时,曾命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在杜太后看来,儿子赵匡胤能坐上皇位,有很大的原因是周世宗突然离世时,他的儿子太小。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幼帝想坐稳江山是不可能的。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为了宋朝的江山稳固,她说服赵匡胤过世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并要求将遗言签字画押,放入金匮中保管,这就是“金匮之盟”由来。


据说在这个“金匮之盟”中,还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宋太宗赵光义过世后传位给弟弟赵廷美,而赵廷美过世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德昭。


杜太后的初衷是为了宋朝的江山稳定,可正是这份遗诏,将原有赵匡胤一脉继承的皇位,扩大至兄弟三人,进一步激化了宋朝初期的皇权之争。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一开始赵匡胤也是遵照杜太后的遗言,将御弟赵光义带在身边当储君培养。可随着弟弟的势力逐渐增大,赵匡胤感受到了威胁。且当时自己的儿子德昭也已成年,他开始着手培养德昭,同时有意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有种说法是,赵匡胤会突然驾崩是赵光义的手笔。赵光义以不正当的方式夺得皇位,他上位后就不放心侄子德昭、德芳,以及弟弟赵廷美,视他们为威胁。


要说以他们几人的实力,根本无法和赵光义抗衡。他真正担心的是他们会威胁自己儿子的皇位。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在赵光义在位期间,曾数次对辽作战,他经常将德昭带着身边。在辽宋高粱河之战中,赵光义和宋军主力失散,下落不明。大家以为他已遇难,为稳定军心就想拥立德昭为帝。后来得知赵光义还活着,这事就过去了。


战后德昭替将士们,向赵光义提出抚恤金的要求。赵光义借题发挥,当场翻脸,德昭回去后惶恐不安,自杀身亡。一年后他的弟弟德芳也不幸去世。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不久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被宰相赵普诬陷意图谋反,赵光义下令将其发配西京,两年后赵廷美客死异乡。


随着侄子和弟弟的相继身亡,对赵光义的皇权威胁都被清除,他也开始考虑储君人选。


最初赵光义中意的储君人选是自己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能文能武,且善骑射,原本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谁知因叔叔赵廷美含冤而死,赵元佐受了刺激,不仅胡乱砍人,还火烧宫院,赵光义对长子失望之极,将他贬为庶民。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随后储君的机会就落到了次子赵元僖身上,赵光义开始以储君的要求来培养他,谁知次子身体有疾,没几年也去世了。次子因病去世赵光义悲痛不已。


前有父亲帮他清除来自堂兄、叔叔的威胁,后有两位兄长相继被贬、离世。赵光义的第三子赵元侃能成为储君,也是他运气好。


《大宋宫词》:宋真宗能成为储君,多了一份幸运


在剧中我们看到,长子赵德昭是个懦弱无能之辈,次子赵元僖更像个小人。而赵光义一开始就想传位给三子赵元侃,且赵元侃坐上储君之位着实艰难,数次有性命之忧。


剧中这些和史料有很大的出入,那是因为《大宋宫词》是依据史料和传奇改编而成,人物有所虚构。不妨将其看作是一部唯美古装剧,娱乐欣赏就好。




感谢你的阅读,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图片来源网络,有侵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真宗   西京   江山   皇权   皇位   次子   宋朝   遗言   长子   侄子   太后   史料   剧中   人选   弟弟   幸运   儿子   体育   储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