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东京奥运会终于迎来了闭幕,每天在电视机前心系国家奖牌、为奥运健儿加油打气、关心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处境。这样正能量满满的生活暂时告一段落了,不少人感到还有些意犹未尽。


回顾这次奥运会,有不少热血沸腾的瞬间:杨倩拿下奥运首金;苏炳添破亚洲世界纪录,成为亚洲第一飞人;全红婵天赋与努力共存,勇夺跳水金牌。都是足以刻进体育历史的成就,国人们对此纷纷感到骄傲,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


不要神化运动员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要警惕的是,对奥运选手的赞美可以,但不要过度神化了。诚然,在全国上下宣传奥运文化、为广大运动员加油鼓劲,形成奥运热潮的浓厚氛围十分必要,但很多营销号让舆论有些过度娱乐化了,这倒是大众对于赛事的关注点有些偏移。


很多人把乒乓球、跳水当成必拿金牌的项目,觉得我们的运动员在这些项目上是稳赢其他国家的选手,确实,前几年大大小小的赛事上确实是我们国家的选手包揽了大部分的冠军,大家心里的期待线自然就拔高了许多,觉得国家乒乓球队拿金牌是必然的。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运动员越赢,大众就越骄傲,把他们捧得就越高。甚至营销号会拿运动员的身材、相貌大做文章,为了流量,屡屡强调乒乓跳水冠军十拿九稳,运动员得分成了理所当然,偶尔失分也成了礼让对手而一笔带过,在大众心里埋下了一种得冠军是理所当然的想法。这样不仅是对其他国家对手的不尊重,也是对我们运动员所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忽视。


每一个冠军都来之不易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运动员赢得越多,他们就越害怕。当大众的心里期待被无限拔高,那么失败的时候,迎来的将不是理解,而是谩骂和诋毁。


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为腿伤摔倒,人们选择遗忘掉他曾经获过的荣誉,破过的世界纪录,当初带来的自豪和感动。而是在网络上对他诋毁、讽刺。谩骂。大众群情激奋,甚至盖过了理性的声音。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又比如王璐瑶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上遗憾止步资格赛,只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自拍,就收获了无数网络暴力,无数人对她辱骂,甚至有好为人师者对她进行批评教育。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些人失去了一个吹嘘的资本,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付出了无数汗水、刻苦训练的运动员指指点点。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还有刘诗雯、许昕憾失乒乓混双金牌,让无数网友直呼遗憾。


事实上,国乓确实强了很多年,但代价就是会被其他国家当做研究的范本,前几年推出的养狼计划,向其他国家输出了一些优质教练和选手,其他国家的乒乓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同时乒乓球混双本就不是我们的强项,在其他赛事上,日本的混双也十分的有实力,与我们处于伯仲之间。这一次他们本土作战,同时也第一次将混双加入奥运会项目,明显是有备而来,所以我们运动员的每一分都是拼来的。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对于运动员自身来说,舆论过度的抬高,让年轻的新秀运动员容易迷失自我,让优秀的老将背负更大的压力,生怕在比赛失利,过于患得患失反而会影响心态。


运动员也是普通人,请允许他们输,也允许他们用于比赛之外的生活。


好在一些理性的网友们还是很理解,纷纷鼓励我们的选手,后背的支持令人暖心。



“你们已经很棒了”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比赛就是有输有赢,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永不服输!”

不要过度神化运动员,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运动员   混双   大众   世界纪录   来之不易   奖牌   其他国家   跳水   乒乓   赛事   金牌   选手   奥运会   确实   冠军   奥运   项目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