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电影一开始就揭示,对于画不出来的东西,画家海伦娜‧谢芙贝克会将其跟画作一起毁掉。或者完整,或者毁灭。她之所以一直画不出自己的自画像,是因为总是感到自己不完整。

这其中,还要起源于当她的作品被远道而来的画商看上时,一个男人也走入了她的生命。她以为这个男人是她命中注定来完整她生命的人,然而,等待着她的却是粉身碎骨。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藏爱的画像》并不是一部从头说起的电影,但是却撷取了海伦娜最能代表其人生,最高潮起伏的一段:

在这一段里,她从无人知晓到发迹于市,从寂寞芳心到春心荡漾,几乎是枯木逢春似的盼来了一个懂得欣赏她的画作、更懂得欣赏她的男人艾纳瑞特,他知道她喜欢用的颜色,也知道她不喜欢用哪些颜色,当她需要有人替她调整画展的光线时,是他伸手细腻的替她调整布幔。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他是个手细的男人,拨动住在乡下、长期隔绝于世的海伦娜的心。两人一起谈论艺术,一起出游,一起作画,平时总是不施脂粉的她脸上也竟泛起了幸福的粉红色,身边的风景也灿烂起来。无论是面向空无一人的画室,或者是一波光粼粼的大海,源源不绝的光涌入。

然而也是他,让海伦娜被送进精神病院,让她在阴暗的病房里颤抖,连站都站不起来。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电影撷取的时段正是海伦娜这一段从最幸福到最痛苦,再到走出的过程。

艺术总是受滋养于痛苦,在孤独中被孕育,无论这点适不适用于所有艺术家,至少在海伦娜身上一点也没错。无论是爱情的到来或者离去,都对她的创作造成了深深的影响。从第一次看到男人时,画上的男人就是用复抹技法画出来的,之后她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法创作。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我们在片中的这一段时光里,就能从她与他人的相处里看到主导她人生的几段关系:

不论是她与她的母亲之间相爱相杀,既充满口角又时有温情的互动,还是她与哥哥那种时有温馨却又时有距离的互动,亦或是她与好友,一名芬兰女性主义联盟干部间那种互相依偎的羁绊,还是作为本片重要主线的艾纳瑞特与她之间像朋友又像情人的暧昧。海伦娜长期隐居,远离城市,生命里的人屈指可数,因此这些人无一不对她人生造成重大影响,尤其艾纳瑞特。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不过两人之间是爱情吗?毫无疑问的海伦娜对艾纳瑞特的眼神早说明一切,但艾纳瑞特却与她没有肌肤之亲。当两人一起去作画、睡在外面时,两人是睡在两张床上,当镜头带到艾纳瑞特起床后,一度误导观众他会去触碰海伦娜,然而他却是走去看海伦娜为自己画的肖像画,作为替她写传纪的交换。海伦娜要求艾纳瑞特让她画,于是艾纳瑞特得六小时都不动而且画还没画完。

或许海伦娜并不想把画画完,因为画画完的时候,似乎就是他们的缘分尽了的时候。只是她想都没想到,画还没画完,艾纳瑞特就离她而去,而且还是她一手促成。这是莫大的讽刺。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她希望同样喜欢艺术、喜欢画画的男人去体验她体验过的旅行,去她体验过的圣地。为了让他更了解她,看到她看过的风景,结果却促成他与当地一名十八岁小姑娘结婚。而她,比男方大上十几岁的女人,只能愤恨地收到男方报喜的信件。

艾纳瑞特或许根本不知道她爱着他。因为她之前在某次餐桌上,错过了向艾纳瑞特表白的机会,艾纳瑞特还特地再问一次海伦娜想谈什么,海伦娜却只能故做镇定的说什么都没有。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她本打算将自己的秘密在他经历与自己一样的旅程后再告诉他,她却不知道:餐桌上这次,会是最后一次机会。

她砸烂了画室,将颜料与画笔散落一地,坐在一大团混和在一起的色彩里,用力将他们抹上自己的衣裳还有脸,仿佛是要将他们用颜料盖过一样。

芬兰影后劳拉伯尔尼在这部电影的表演就跟这部电影的光影一样令人惊艳且充满变化,也如同片中作为背景的朝霞与晚霞,美得令人心碎。角色就在这样的背景中获得令人心碎的体悟,与辽阔且壮美的风景交错,另一种风景则是摄像机对海伦娜的特写,还有更靠近的大特写,处处挑战着演员的技术。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如果你去查劳拉伯尔尼的照片,你会发现她就是个标致美人。但她在这部片里却必须被化成双眼充满皱纹,枯槁,没抹口红也不画眉毛的朴素女子,因为她是个住在乡下,时常必须听母亲命令做家事的独身女子,你会像画商一样认不出她是所谓高大上的艺术家。但只要她一动起来,那张脸就会充满色彩,那是冷静、惊讶、喜悦、陶醉、惊愕、愤怒、忧伤、疲倦……那张脸充满情绪,也充满眼泪。

女画家就不能够为男人哭泣吗?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与自己同住二十年的母亲一方面处处对哥哥偏心,另一方面却又严格要求她,不要为男人哭泣,甚至连她的女性主义联盟干部朋友都没有制止她这样做,她的母亲却只会想当然耳的说风凉话,用最残酷的话跟女儿说:「你以为会发生什么?男人终究更喜欢年轻女孩。」对她而言,那是一颗与自己契合的心被其他人夺走,对母亲而言却只看到男人与女人。

然而也是这样的母亲,艾纳瑞特在她出院后要上门拜访前,主动提出要替她做一件新衣,甚至说自己之所以要跟她住,是因为怕她一个人孤单。如同那个开口向她要求交出卖画的一万元收入的哥哥,同时也在母亲要求要让男人先吃肉时把放到自己盘子上的肉给她,还有在她在疗养院床上颤抖时,握住她的手告诉她自己将会照顾她。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这个作画时用刀子的女人,如今却要自己讨厌的哥哥陪伴在自己身边。而朋友来探望她时念的每一句诗,都勾起她与心爱男人往日时光的记忆,记忆既甜蜜又割心,被撕裂成短短的碎片,一片片刺痛她的心。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要知道,艺术家所面对的是复杂的现实,而当艺术家感知到这一点时,创作就不再容易,从渴望被爱到自爱,片中那段与《水漾的女人》一样的巴哈协奏曲道尽了一切。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艾纳瑞特看到了她,但最终能永远看着她的。

电影巧妙地使用劳拉伯尔尼的脸在各种光影、情感、状态下的清晰变化,对应海伦娜那模糊不清的自画像,展现出她的自卑还有痛苦,以及对这两者的克服。最终她没有将为艾纳瑞特画的作品毁掉,而是送给了对方,并和他成了到死的好友,维持书信往来千封以上。

被爱情主导的人生,画家从幸福走向痛苦,何时才能逃脱心中的牢笼

看《藏爱的画像》,像是在一个宁静下午,漫步看了一场双重意义上的芬兰国宝级画家海伦娜的画展,既是她部分作品的展示,也是她部分人生的展示,而这两者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就像双股螺旋一样,构成了这个在自己画作里面貌模糊的女画家的清晰面貌,是值得大银幕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海伦娜   伯尔尼   劳拉   画商   芬兰   女画家   人生   画作   牢笼   画家   艺术家   主导   痛苦   哥哥   走向   母亲   心中   风景   幸福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