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指向文艺复兴,大流感催生职场女性,复苏之年也是探索起点

黑死病指向文艺复兴,大流感催生职场女性,复苏之年也是探索起点


我们正亲历拐点。



喜讯从法国比涅森林一个火车车厢中传出,巨大的震波扑向整个欧洲。


在耗时4年,死亡1600万人后,一战终于结束,时代重选轨道,世界进入复苏时刻。


复苏总从欢庆开始,伦敦大本钟重响,白金汉宫广场上,欢呼像潮水般起伏。


满街都是烂醉人群,1918年秋雨浇不灭举城狂欢。生活其实千疮百孔,但好在重新有规可循。


隔海的纽约,欢庆同样淹没都市,摩天大楼之上,悬吊着德国皇帝巨大人偶,人偶下面是载歌载舞的人们,愿厄运永不再来。


美国佐治亚州,人们开始佩戴鲜红的虞美人花,纪念逝去的人。不久之后,虞美人花传遍大洲大洋。


一个叫杜鲁门的炮兵,戴着小花静静回到家乡,开了家小服装店。他不知道将来会成总统,火爆生意让他心满意足。


每个复苏之年,都用欢庆作别过往,然后静候拐点到来。


欧洲的报纸上,开始连篇累牍地追问:世界重启之后,未来将会如何?


难得面对一个彻底改变的世界,你没有任何借口,只能行动起来!


踩着灰烬再次上路的人们,开始感受故事的转向。非典结束那年,北京同样在狂欢,朴素的喜悦如火山般爆发。


王府井敲响太平鼓,什刹海支起排挡桌,从成都来京出差的经理,被猛灌扎啤,恍如隔世:


“我中午刚从成都飞到北京,在机舱里还戴口罩,可刚下飞机就被几个接机的北京哥们儿把口罩给撕了——非典都成过去时了”


在东单街头,乐队高唱“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东安市场工作人员说:一场战争过去了,我们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


和一战结束相似,欢庆后的人们,都会快速重启生活。重启越快,就越能在新故事中抢占先机。


解禁夜,三里屯酒吧灯影倾泻铺开,有机敏的老板,利用闭店期装修,生意并无耽搁。


遭遇历史残章断句的人们,多有惊人适应性,命运惊涛骇浪,但总能找到栖身之所。


2008年6月,汶川公祭日之后,整个震区与整个国家,开始艰难复苏。


地震中失去烧腊店的店主,推出多年不用小车,沿街贩卖。


第一天卖钱,送给亲人解放军;第二天卖钱,给小孩子买课本;第三天卖钱,攒起来,等待未来开店。


感恩回报、重拾生活、积蓄希望,这是复苏之年的标准轨迹,真正穿越厄运的人,甚少绝望,因为绝望无用。


电视上,彭州受灾群众对镜头说,最急需的不是方便面矿泉水,而是速干水泥,来一车被能搬空一车。


那些水泥用来修灌溉水渠,不误农活。一切只要流动,就有希望。


剑南春恢复酿酒,麻将桌搬入板房,伤城都江堰的许多人,跳起广场舞,废墟前车流渐多。


汶川老人,在板房前养了四只小鸟,相比那些宏大叙事和沉重苦难,鸟叫是微小但倔强的反抗。


他坚信一切都将复苏,鸟一叫,生机就来了。



复苏之年,总有一个特殊时刻,一侧牵连着压抑的长夜,一侧藏着破晓的机遇。


黑死病肆虐欧洲时,慌乱无措的人们,追寻传说中的希腊医书,意外找回大量失传的文学典籍。


疫情结束后,沉睡千年的诗句飘荡在佛罗伦萨午后,文艺复兴至此拉开序幕。


灾难总让人被迫停步,然后在复苏之年修正方向。


1665年,23岁的牛顿,回到老家乡下,躲避鼠疫。


与世隔绝的乡间小屋中,他在百叶窗上开了小洞,光柱射入,穿过棱镜,在墙上散出彩虹。


世界揭开一角,更多好奇在他脑中徘徊,多年后他说:


那是我一生中最旺盛的发明年龄,也是我一生中最专心于数学和哲学的时期。


两年后,牛顿带着满脑子奇思妙想回到伦敦,滞涩的文明齿轮轰隆重转。


他回来时,伦敦大火刚结束半年,城中尚有焦痕,大量建筑动工,因此吸引来大批跨海移民。


移民加速了伦敦重建,推动了港口升级,并诱发第一次炒房风潮以及保险公司诞生。


大人物有大人物宿命,小人物有小人物机遇,灾难以惨烈方式打开新世界,复苏之年,就是探索的起点。


1918大流感催生了女性职场和现代医院,2003年非典,改进了公共事件通报,并推行全民洗手习惯。


非典改变的轨迹不止如此,网民数量因隔离翻了一倍,腾讯推出QQ秀,新浪增开聊天室,淘宝京东相继发力,开启互联网黄金十年。


那年冬天,在河南老家躲避疫情的岳云鹏,拒绝家传的馒头蒸笼,重回北京。


寒风掠过公主坟的长街,此前他北漂失败,被饭店开除,非典后招工热潮,他找到新工作,不久后遇见郭德纲。


命运总在复苏之年转向。


新冠疫情之前,谁能料到大学只剩网课,出国游变成奢望,春节会倡导静止,谁又能料到,我们将坠入什么样的新命运?


2021跨年夜,横店上空无人机群飞起,幻化图案,祈福新年。


光影之下,仍有剧组跨年开工。去年上半年电影禁拍,下半年网剧火爆,变数无人能料。


命运轮转太快,他们无暇细想,只能全力奔跑。



穿越震荡,寻觅机遇,终究要向上的朝气支撑。


伦敦大火之后,被烧毁的圣保罗大教堂重建,规模远超从前。


开工第一天,工人在废墟间,随意找一块墓碑残块,做测量定位的记号。


那块石块上刻着拉丁文Resurgam,意为“我将再起”。冥冥中仿有天意。


人们因此斗志昂扬,英格兰从未修过如此高建筑物,但诗人詹姆斯赖特写道:从无到有,圣保罗将再次高耸入云!


重建持续30多年,大教堂终在1711年完工。那块“我将再起”石块,镶嵌在南门顶上,上方浮雕是重生的凤凰。


心志力量支撑人们重新站起,更护佑人们走过漫漫长夜。


2008年5月19日,谷歌搜索记录下一条奇怪曲线。当日下午14时28分,中国区搜索量断崖式跌落,曲线形如向下的刺针。


那一刻,中国几乎无人上网,全国默哀三分钟,悼念地震遇难同胞。


谷歌中国官方博客中写道:这是一条哀悼与团结的曲线,一个民族在悲痛中垂首,“当她擦干眼泪,她的头颅扬得更高。”


眼泪很快被擦干,朝气在震区汇聚。


在绵竹,简陋帐篷搭建的人力市场内,人们排长龙领取登记表。震后不到一个月,8万受灾群众中,14000人登记找工作。


绵竹劳动局局长说:


我们这里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不愿蹲在帐篷里等饭吃,我们要靠自己的手重建家园!


震后第一年,记者重访都江堰,昔日的旅游城市,如巨大工地,街上到处是装满石材的卡车。


那些石块上没有拉丁文,但仿佛每一块都刻着“我将再起”。


向上的朝气最终汇成气场,鼓励所有人乐观向前。


非典过后,流行短信中,重新解释SARS为“Smile And Retain Smile”,微笑,并保持微笑


当年6月24日,世卫组织解除对北京旅行警告。8848创始人老榕,约朋友一起去酒吧庆祝,但所有人都拒绝邀请。


疫情时,他和朋友无数次畅想,解禁那天要如何狂欢。但解禁之后,人人都在忙碌。


整个国度都在筹备出发,朝气如新。


那夜,老榕独自一人去了酒吧,却并不觉得孤单。世界又重启向前。


他在文章中写道:新生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




非典过后17年,大时代震荡又来,我们都是新冠疫情的亲历者。


2021年,成为所有人期待的复苏之年。虽然海外确诊居高不下,石家庄风雪封城,但正在普及的疫苗,有望在夏天,让我们重回生活。


届时,我们将开启重新生长,适应疫情后的世界,适应已改变的世界。而生长的勇气,来自全民的朝气。


春节前,李现拍了一个特殊的视频短片,用阳光朝气,迎接新的春天。


视频加载中...


短片中,李现童话般重回儿时模样,在老家屋中开心筹备新年。直到发小按起门铃,他才瞬间变回大人李现。


视频里那温馨的家庭,便是我们对生活秩序的期待;朋友间相聚的欢乐,传递着喜悦和乐观。


而推出视频的伊利,则希望传递新年期寄:人们如孩童般乐观向上,充满朝气奔跑在2021年。


现在起,使用支付宝AR扫描伊利logo或伊利春促产品包装上的冬奥吉祥物形象,可在弹出的“朝气领券机”中获取优惠券。


同时在微信上还可参加活动,积累朝气值,开启福袋,有机会获取各类奖品,迎接元气满满的新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绵竹   拉丁文   圣保罗   都江堰   黑死病   汶川   伦敦   欧洲   文艺复兴   石块   疫情   朝气   非典   北京   流感   命运   起点   结束   女性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