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大选结果看日本政坛走向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从日本大选结果看日本政坛走向

金秋10月的最后一天,日本第49届众议院大选开票。因为这是日本在2017年10月以来时隔4年的大选,也是岸田文雄政权下的第一次大选,还是日本现行宪法下众议院议员第一次任期届满的大选,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日本9个政党的1051名候选人投身其中,用12天的时间“短兵相接”,对465个众议院议席做最后的一博。这个期间,岸田文雄首相的身影出现在日本24个都道府县,他在68个地方做了街头讲演。直至竞选的最后一天——10月30日,岸田文雄还奔走在埼玉县和东京都的“激战区”,做了9场街头讲演。每场讲演平均10分钟左右。日本媒体注意到,岸田文雄把最后一场街头讲演放在东京大井町车站前,与前首相安倍晋三任内选举期间总是把最后一场街头讲演放在东京秋叶原是不同的,意识到岸田文雄已经感到胜券在握,有意识地在涂刷自己的“岸田色”了。

选举开票之日,总是有人欢乐有人愁。选举之前,自民党在众议院有276个席位,选举之后,自民党在众议院获得了245个席位。虽然减少了31个席位,但仍然在众议院中单独保持了超过半数(233个席位)的席位。一向在选举中英勇善战并与自民党联袂执政的公明党,选举前有29个席位,选举后增加3席,最终获得32个席位了。如此一来,联合执政的自公两党就在众议院中获得了稳定的多数,这对未来政权的稳定持续运营,是十分重要的基础。

日本媒体曾经指出,这次大选,不仅仅是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与在野党的对决,更是选民对安倍晋三、菅义伟、岸田文雄三届政权的“总决算”。选举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日本选民愿意把政权继续交给联袂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这也是对他们9年来执政政绩的一种认同。未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如何一方面继承安倍晋三、菅义伟的路线,另一方面拿出自己的“绝活”,是他必须填写的一张答卷。

应该指出的是,岸田文雄10月4日出任首相就发动“奇袭”般地解散众议院,直到选举开票,整个“选举战”的时间也就只有12天。这是1945年日本战后以来最短的一次竞选“短期决战”,也让在野党感到“措手不及”。从表面上看,朝野政党都把话题集中在疫情对应以及经济成长的话题上,但似乎是黔驴技穷,谁也没有拿出解决财源、经济成长的具体战略,“无为而治”可能成为未来政权的走向。当然,这并不能排除为了表现“有为”而拿出的“大型经济对策”。但它很可能是“有名无实”的。

日本《产经新闻》认为,自公两党之所以能够在本次大选中获胜,是因为在选举期间日本的邻国朝鲜反复发射了弹道导弹,中俄两国联合舰队环日本列岛一周航行,让选民们感觉只有“自公政权”才能够保卫这个国家。这实际上是对未来新政权的一种错误诱导,也是试图把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的一种“转嫁”。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有人认为未来第二届岸田内阁将是一个“过渡内阁”,或是一个“短期政权”。但是,从有日本政界“破坏王”之称的小泽一郎在老家岩守县的落选,到一些曾经担任阁僚的朝野候选人的纷纷失阵,说明选民对陈旧的政治体系产生了不满,但又无可选择地把票投给了掌握着大量行政治理资源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如果不出意外,一心一意确保“安全运营”的岸田文雄首相任期至少会超过菅义伟首相的任期的。

相比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岸田文雄在众议院大选期间降低了对中国的嗓门,这更多的可能是由于中美之间出现了多次高层互动,让日本不敢轻易地选边站队,但也不能表明岸田文雄在内心中改变了对华政策。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已经几近为零,重新构建有建设性的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岸田文雄未来在中日关系中有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摇摆性,其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很可能成为“岸田色”的对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日本   自民党   东京   众议院   朝野   选民   中日关系   讲演   政坛   席位   任期   首相   政权   走向   街头   稳定   未来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