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活动开始前


  昨日一天,活动满满,收获多多。
  同行
  清早与巫晨兄乘车赶往扬州,参加“相聚文选楼,共缅阮公情·2019—2020学术年会”。同车交流,甚有得益。巫晨兄是仪征文史专家,对阮元的研究颇深。车上介绍了他与天长文史研究者姜培忠先生结识的过程,两人几次来往仪征和天长,同样的文史爱好让他们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后来巫兄又谈到与陶俊会长相识的故事,也颇有意思。
  收礼
  年会正式开始前,我在会场外接电话。有朋友找到我说:“曹主席在会场找你呢!”我一听就知是曹主席要赠我墨宝,因为前一天曹主席就提前告诉了我。
  前几天在淮安参加省楹会六代会时,我们住在一起,谈到了那次我在阮元家风讲堂做讲座时曹主席最后总结点评,即席口占的那副对联,因为公务繁忙曹主席忘记了书写,当即表示回扬州就书写。
  得到墨宝甚是开心,谢谢巫晨兄的摄影。

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曹永森先生赠联,巫晨先生摄影

  开讲
  这次会议首先由市社科联主席房学明同志作了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精神精彩宣讲,来自南京、天长、扬州三地的12名文化学者以及阮元后人,分别带着各自的阮元研究课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我所讲的标题是《究竟是谁为阮元盖棺论定》,纠正一些书报杂志的错误说法,明确“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出自咸丰皇帝御赐祭文之中,是咸丰帝为阮元盖棺论定,而不是道光皇帝。

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摄影:马恒福


  聆听
  我珍惜这难得的活动,认真聆听着阮元文化研究者、爱好者的交流发言。
  前文联主席曹永森对本次学术年会作了“广、深、温”点评,他说:“广”是指人员三地、形式广泛,除扬州本地外还有来自南京、天长的专家学者;交流课题有论文、有记叙文。“深”是指内容有深度,课题新颖,论点明确,资料翔实,引用精准,不是泛泛而谈;“温”是指外冷内暖。虽然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如同三春,暖意浓浓,交流发言者见解独到,给人耳目一新。
  扬州市广陵区文联薛增龙主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交流发言的专家学者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示十分钦佩;对各位为广陵文化铸区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高度的赞扬。
  阮元六世孙阮锡安表示,阮元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国内外阮元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共同心愿。研究中心将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名家讲座,开发阮元文化合作项目,为打造文化高地作出贡献。

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摄影:马恒福


  观游
  作为爱联者,我是每到一处必定要读联赏联的。
  位于扬州市区毓贤街8号的阮元家庙,我是第二次观游,去年来此做讲座时,时间紧未及细看。这次与巫晨兄同游,机会难得。有一位阮元研究专家亲自解说,并帮我拍照留念,这种待遇非同一般。巫兄从墙上的“福”、“出门见喜”说起,讲到家庙的布局,相关的历史。我们一副副对联细读,共同感受着乡贤的博学及伟大。家庙的对联知名度都较高,他日当慢慢赏析。

交流会友,走近名家

摄影:巫晨

  晚归
  我们在阮元家庙观游后,接着又参加了另一个活动。见到时常在扬州电视台露面的黄继林先生,以及其他新老朋友。曹永森会长和《扬州晚报》朱广盛老总商定了富有创新意识的文化活动,并约我参加,深感荣幸。
  万家灯火之时,满载收获,我和巫兄一起乘车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仪征   盖棺论定   天长   扬州   墨宝   文联   南京   研究者   会友   对联   专家学者   年会   文史   名家   讲座   主席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