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加拿大温哥华有一座古典园林,名字叫中山公园,这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公园面积不大,整体是苏州园林风格,有错落有致的山石、蜿蜒迂回的小径和芳香怡人的花草。亭台楼阁,灰砖白墙,幽静宜游。园中有涵碧榭,悬挂着叶嘉莹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语云:
  池水一泓碧;
  天光万古涵。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这副五言风景联言简而义丰,诗意盎然。上联从空间落笔,就地写实;下联以时间拓开,想象无限。
  初读此联,极易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泓,指清水一片或一道。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清昭梿《啸亭杂录·京师园亭》里的文字似乎也可以形容此地:“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泓,形声字。从水,弘声。本义为水深而广,也常常和“碧”连用,指水色清澈碧绿,亦指清澈碧绿的水。明李东阳《南溪赋》:“乘舟而泛,则泓碧长曳,汰痕圆晕。”
  叶先生的上联也许在引导我们联想到唐·方干的那首《贻亮上人》:
  秋水一泓常见底,
  涧松千尺不生枝。
  人间学佛知多少,
  净尽心花只有师。
  下联中的“天光”,犹天色。唐李白《愁阳春赋》:“天光青而妍和,海气绿而芳新。”而“天光”两字还指自然的智慧之光。《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成玄英疏:“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这智慧之光穿越时空,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照耀着“万古”,如水般地浸润、滋润着古往今来的人事景物。联末的这一个“涵”字,让人觉得“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正是: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
  上下联的末字嵌进了“涵”和“碧”,与涵碧榭紧扣。嵌名无痕,是创作嵌名联的最高境界。我们细观悬挂之联,这上下首尾四字仿佛在提示游人——这里 “天池涵碧”,别有情趣。
  一副对联,由景入情,由情至理,情景交融,理趣同生,仔细揣摩,受益良多。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叶嘉莹先生的这副对联由谢琰先生书写,经王克文先生刻成木匾,后悬挂于园中双廊一侧的涵碧榭内。
  对联的书写者谢琰先生为温哥华书法家,其书法颇有成就。谢夫人施淑仪女士雅好诗词,多年来追随叶嘉莹先生学习古典诗词,师生常有诗歌唱和。叶先生有《尘霾二首寄淑仪女弟》,谢夫人以《读迦陵师<尘霾二首>奉和》回应。
  叶嘉莹先生是诗词大家,也是楹联高手,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欣赏了这副远在加拿大悬挂的对联,我们更加敬仰叶先生: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附:
  对联照片上有英语解说,但无论怎样翻译,对联的意蕴是无法用外语表现出来的。
Pond waters
mysteriously green,
Sky light
eternally enshrined
机器人翻译成汉语如下:
池塘水域,神秘的绿色;
天空之光,永恒地奉献。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天光万古涵——叶嘉莹先生对联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天光   南溪   茹古涵今   对联   天池   温哥华   阳春   形声字   静安   加拿大   上联   下联   碧绿   清澈   诗词   体育   叶嘉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